达芬奇在作画的过程中,见到过女儿邂逅心上人的喜悦,也见过女儿无奈抗拒命运的容颜,他始终无法完成女儿的面部。
究竟是画一张甲方想要的喜悦脸,还是画一幅自己看到的冷淡脸呢?
一边碎银几两,一边抱负理想,再加上旁边女儿的一怂恿,20来岁的达芬奇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抱负理想。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张著名的苦瓜脸。
但后果可想而知,甲方爸爸毫不留情的裁了达芬奇的画作,还说,自己一分钱都不会付给他。
就这样,达芬奇为自己的理想埋单,失魂落魄的回到工作室。
不久以后,老爹给的资本金即将耗尽,而就在这个时候,达芬奇突然又接到一个大活儿——要为佛罗伦萨市政厅画一幅祭坛装饰画,画面的构思甲方已经确定了,是耶稣诞生的时候,三博士来拜,按理说这项业务非常好干,按甲方要求画就好。
然而,画作却至今都没有完成,原因未知,很可能是达芬奇不想按照甲方的构思来画,当然也有爱好者猜想,这幅画中其实出现了异教祭坛的影子,很可能达芬奇从《博士来拜》的故事中发现了异教的影子,而他又只能画出自己看到的东西,所以,他最终选择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