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案板书设计,岳阳楼记教学板书设计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0 08:03:06


初中语文教案《岳阳楼记》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理解长难句

2.整体感知文章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习作者的理想和抱负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品味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情境导入

借助多媒体的帮助,让学生欣赏到我国的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黄鹤楼(湖北)、鹳鹊楼(山西)、滕王阁(江西),最后定格在岳阳楼上。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会感受到洞庭湖水和岳阳楼的交相辉映之美。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心旷神怡的情境,对文章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和渴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课前预习,课上交流背景资料

学生展示自己在上课前收集的资料, 主要是作者范仲淹的简介、岳阳楼的介绍、作者的写作时代背景介绍,同时还有范仲淹其人及励志故事,让学生对课文,以及作者和写作背景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者的情感和理想抱负。通过课前展示,教师把学生和作者之间拉近了距离,促进了学生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

2整体感知,形成初步认识

阅读文章,准确理解生词,理解文章结构,掌握阅读技巧。

3 解决词句

(1)注音

滕(ténɡ)谪(zhé)日星隐耀(yào) 淫雨(yín)霏霏

浩浩汤汤(shānɡ) 薄雾冥冥(bó mínɡ) 偕(xié)皓月

樯倾楫摧(qiánɡ jí)岸芷汀兰(zhǐ)

(2)通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3)难句翻译示例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4.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 段):简介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 段):为全文主体,第二段写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第三、四段两个排比段分写“览物之情”,一悲一喜,一明一暗,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 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叙事分析,感受背景

(1)作者在写《岳阳楼记》的时候时候不是直接写的而是通过一定的背景,在这里是通过叙事的方式来进行写作的。文章写了滕子京的政绩,用到了“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说明了什么?

(2)滕子京虽遭贬谪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者为什么要写到这件事?

2 写景赏析,体会美景

(1)美景欣赏:

文章中有很多描写景物的语句,请找出来,加以分类:

写天气的:

写动物的:

写植物的:

(2)重点品读

第2 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3)作者进行景物描写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抓住词语来表现特点的?景物+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修辞=景物特点。

3 自主探究,感受精神

(1)自主探究任务:

①“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②“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③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2)小组讨论:

①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人”的“悲”和“喜”?这样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现代社会中还有借鉴和教育的意义吗?

(3)总结

作者的政治思想是什么?

明确: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用来勉励滕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表现了他旷达的胸襟。

(四)品读课文,总结艺术特点

1 再次有感情朗读这篇课文

2 总结本文艺术特点:

结构严谨,剪裁得当;出色的景物描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散文辞赋化。

(五)小结本课,总结主旨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人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

(六)课后作业,延伸学习

1 背诵课文四、五段。

2 积累文中四字词语,如: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淫雨霏霏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薄暮冥冥

3思考:你熟悉历史上哪些迁客*人?下节课交流。

四、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教案板书设计,岳阳楼记教学板书设计(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