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简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共几句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0 13:08:44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简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共几句(1)

〔简析〕

这首诗是咏雪送人之作,它通过写边地的风雪与苦寒来反映从军将士的边塞生活,并表现出作者与友人惜别的深切感情。

开篇四句紧应题面,极写塞外的风猛雪早,生动绘出一幅具有鲜明特色的西北边陲雪景图。"忽如一夜春风来"二句以春花喻冬雪,以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取譬恰切,设想新奇,极得咏雪之妙。接下来四句通过人的感受描写了塞外的严寒。让读者从严寒中感受出"风雪"来,以表现戍边将士的英武精神和豪迈气概,颂扬了他们的战斗意志。"瀚海阑干百丈冰"二句,以夸张的笔墨表现出瑰奇壮阔的塞外风光的磅礴气势,其间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感情。以上十句重在咏雪。"中军置酒饮归客"四句,用酒宴上热烈饯行的场面,渲染了一种庄严沉滞的气氛;这种气氛深切地映现出主人深挚而凝重的惜别情意。结尾四句,通过对眼前景物的体察感受,细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言尽而意不尽,以景结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后八句重在送别,但送别又始终不脱离对雪景的描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简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共几句(2)

《白雪歌》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特色。一是气势雄伟,色彩鲜明,善于捕捉边塞自然奇观,以矫健的笔力,写阔大的景物,充满了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二是作者充分利用歌行体的特点,使换韵与转换画面相结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三是运用比喻、夸张、对照、反衬、寓浓于淡等多种手法,强化语言,浓化诗情。这些独到之处,很值得借鉴。

[注释〕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是天宝十三载(754)到至德元年(756)岑参任伊西、北庭度判官时所作。武判官:未详何人。判官: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故称。京:指唐代京都长安。

〔2〕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他的边塞诗长于描绘西北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想象丰富,气势豪迈,情辞慷慨。

〔3〕白草:西北边境的一种草,秋天变白,冬枯而不萎。

〔4〕胡天:指塞外西北一带。

〔5〕梨花:指雪。

〔6〕锦衾:锦缎被子。

〔7〕角弓:用角做装饰的硬弓。

〔8〕控:引,拉开。

〔9〕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10〕着:穿。

〔11〕瀚海:大沙漠。

〔12〕阑干:纵横的样子。

〔13〕百丈冰:一作"千尺冰"。

〔14〕惨淡:阴暗。

〔15〕 中军:主帅发号施令之所,此指轮台节度使幕。

〔16〕辕门:军营的门。古时行军扎营时,用车环卫,出入处是把两车的车辕相向竖起,对立如门。

〔17〕掣(che):牵,指风吹。

〔18〕轮台:地名,唐时属庭州,隶北庭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东。

版权声明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