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阅读答案,对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的理解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0 19:38:27

揭阳市2023年普通高中高三级教学质量测试

语文

本试题共9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气象”一词,在唐人笔下已经出现。王湾《江南意》结联作“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是指山川的气象。杜甫《秋兴八首》之八“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指朝政的气象。皎然《诗式》说“气象氤氲,由深于体势”,则是指诗歌的气象。从以上用法可以看出,“气象”之词多用于宏伟壮阔的事物。

严羽认为:“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盛唐气象”这个概念便是由他奠定下来的。把盛唐诗歌的风貌归结为"雄壮”与“浑厚“,究竟有什么根据呢?在我看来,厚实来源于作品充实的内容,没有这种刚劲有力、明朗阔大的精神气魄,没有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和饱满的政治激情,就谈不上唐诗的“厚“与“雄”;至于浑成,则跟作品的艺木表现有关。正是由于唐代诗人创造出了一种精练、含蓄、自然、清新的诗的语言,用以概括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构成外形鲜明而又内蕴深沉的艺术境界,雄厚才能返归于浑成。照这样看来,气象浑厚并不是什么不可捉摸的东西,它就是唐诗诸要素的结合体,是唐诗的最基本的质态。这种浑厚的气象在盛唐诗中表现得特别充分,所以人们常用“盛唐气象”作为唐诗凤貌的典型。

贞元、元和之际,诗风有了急遽的转变。李肇《国史补》云:“贞元之风尚荡,元和之风尚怪。”“荡”是狂放,“怪”是险怪,这确是当时诗风的显著特点。不过我以为,奇险与恣纵似还不能完全包括元和诗坛的精神面貌,像元稹、白居易诗歌里的平易流畅的作凤,就很难归入“荡”与“怪”的范畴里去。虽然如此,元和诗人的致力于独辟蹊径、开拓诗境,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他们在题材、结构、语言、体制各方面都有大胆的实践与创新,可以说是于汇万状,尽入笔底。借用“雄厚博大”四个字来称许这一时期的诗凤,应该是比较恰当的,“荡”与“怪”不过是它的极端表现罢了。

晚唐以后,流派歧出,风气庞杂,而作为晚唐诗的大宗,自应以李商隐、温庭筠一派为代表。温、李的诗凤,襞绩层深而命意婉曲,文辞精美而音韵谐和,正是唐诗重韵味、讲声律、求“兴寄"的结晶;而境界狭小,笔力茬弱,情长气短,文浮于质,则是他们的致命伤。以温、李为代表的晚唐诗,自然达不到气象浑厚的胜境,那种精深婉丽的作风,恰恰成了宋词(以婉约派为正宗)的先导,从而构成了唐诗质变的另一种形态。

由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唐诗的气象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以盛唐气象作为自己的典型形态,而在其他历史阶段又会有种种变形。而盛唐气象之足以代表唐诗,是因为它实现了唐诗各个要素的比较圆满的结合,是唐诗自身风格发展成熟的标志。

(摘编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

材料二:

盛唐气象的形成,主要决定于盛唐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孕育出未的当时人们特定的心理状态和审美趣味。

唐朝自建国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经济高度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大,政治也比较开明,思想禁锢很少,思想文化领域比较自由。而且科举制度的实行,给士人提供晋身之阶。唐代国力强盛,疆域辽阔,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士人们眼界开阔,所有这些因素,便形成了盛唐文人士子情绪积极、抱负宏大、气魄豪迈、胸襟开阔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并形成一种开朗、乐观、健康、雄壮的审美理想。

但是盛唐气象的形成,又不仅仅决定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它还与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有关:一方面盛唐诗歌离不开前代仇秀诗歌创作遗产这些“思想材料”;另一方面,南朝诗风流传已久,至隋代唐初已呈必变之兆,至盛唐诗凤之变已成必然之势了。所以“盛唐气象"的形成,是文学发展的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相契合的结果。

不过,文学有其独立性,文学的发展有时并非与政治盛衰的阶段完全合拍。从政治意义上来看,唐代自唐太宗贞观年代开始就很兴盛了,超然客公众号 史学家羡称“贞观之治”,但诗歌的发展比起政治慢了一拍,在此时尚未呈现出“盛唐气象”。欧阳修说:“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在这个时期,六朝骈俪习气仍非常浓厚并顽强地笼罩着诗坛。所以贞观这个政治意义上的盛唐,只能列入诗史分期的初唐。真正反映出盛唐气象的诗歌,是自开元中期开始的,离贞观(政治上的盛唐)相差几乎一百年之久!再说自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开始,唐朝已由盛极而转衰了,但传统的文学批评,却把安史之乱以至大历初年的诗歌都列为盛唐诗。的确,盛唐诗人崇高的理想、伟大的抱负、不凡的气度和艺术上高华壮丽的审美趣向,是在盛唐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长期影响的积淀中形成的,它来自太平盛世,然而盛唐诗人的审美理想一旦形成,就具有某种历史惯性。安史之乱后,政治上的盛唐时代结束了,但诗歌上的盛唐气象还在延续。盛唐诗人的理想、抱负和气度,他们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并没有立即消失。乱世残酷的现实,还刺激看许多诗人写出雄浑悲壮的作品,而杜甫的诗歌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呈现了最夺目的光芒。

中晚唐的诗风与盛唐气象相比,差异很大,这当然也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盛唐时代迥然不同而造成的,但同时也有文学风格变化的内部规律在起作用。没有一种永恒不变的风格,文学风格总是不断流变因革。

(摘编自吴承学《中同古典文学风格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严羽认为,盛唐诗产生“雄壮”“浑厚“气象,是以明朗阔大的精神气魄、丰窝的社会生活体验以及饱满的政治激情为前提的。

B.元和年间的诗人在题材、结构、语言、体制各方面都有大胆的实践与创新,“荡”“怪”的流行诗风因此形成。超然客公众号

C.晚唐诗达不到盛唐诗浑厚的气象,却以其精深婉丽的风格成为婉约派宋词的先导,从而构成唐诗质变的另一种形态。

D.盛唐气象形成的内部原因是盛唐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当时人们特定的心理状态和审美情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代诗人阎宽的诗句“回眺佳气象,远怀得山林”中的“气象”与王湾《江南意》中的“气象“含义相近。

B.唐代士人结交中亚商人、日本僧侣,享受来自海外的生活用品,这些因素在无形中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C.“上官体”诗歌出现在贞观时期,内容空泛,骈佪对仗,风靡一时。这表明文学发展与政治兴衰并非完全同步。

D.安史之乱带来的残酷现实,使许多盛唐诗人写出了雄浑悲壮的作品,从而使盛唐气象得以延续。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盛唐气象”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B.杜牧《造怀》:“十年一觉扬州梦,品得青楼沥幸名。”

C.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六):“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D.崔颍《雁门胡人歌》:“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贺贻孙认为:“开元、天宝诸公,诗中灵气发泄尤余矣。中唐才子,思欲尽脱窠臼,超乘而上……然变至此,无复可变矣……遂不觉成晚唐苦涩一派。”请结合材料二评价此观点。(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在阿吾斯奇 董夏青脊

云霭封锁了雪峰之间偶尔显露的天际远景。阴冷彻骨的北风越刮越大。靶场上掀起少尘,落到正在一座墓地上挥动铁银、铁铲的几个人身上。

来靶场之前教导员跟他讲,上世纪七十年代连队骑乘巡逻,一个战士的马在山口甬道的雪崩中受惊。被甩下马背的战士一只脚被马铨挂住,拖行近一公里才挣脱,事后昏述不醒,等不及送下山医治人就没了。

拾拴骨殖装箱时,烈士的弟弟跪倒在地,放声恸哭……

回到连队,通讯员热了饭菜端上桌。“营长,来。”教导员冲他扬了下下巴。

“您是这儿的营长?“烈士的弟弟问。

“忘了介绍。”教导员说,“这是南疆军区来指导工作的殷营长,他弟弟是咱们连队的三班长。”

“那这正好能跟兄弟见面了。”烈士的弟弟说。“三班长现在正在总医院住院……休养好了就回来。“教导员说。“生病了?"烈士的弟弟问。

他拿起盘子里教导员掰剩下的半块馔,没作声。

这两年不知说过多少回要来阿吾斯奇,可想不到有一天在这儿了,会是帮小弟收拾放在连队的被褥衣物和储藏室的行李,然后带走。

去年阿吾斯奇的雪下得早、下得多。连队烧锅炉,攒的煤渣子多了没地方放,拖拉机上山运煤渣的时候没油了,驾驶员给连队打电话,说车没油了,让人快给送来。小弟一听就拿上一桶油,开着辆皮卡去给拖拉机送。路上,小弟将皮卡车停在窄道边,跑下去找拖拉机。送完油顶着风雪往回跑时,对面驶来一辆扛粮食的大半挂车,司机没刹住,车头把皮卡车推出去十几术远,小弟当时就站在车斗后边,被撞进砌在路边的雪堆里埋住了。

小弟还活着,至少将来睁开眼是躺在一张干干净净的病床上。

他端起热水瓶冲了杯茶,起身拉上窗帘。这时屋门被推开,教导员走进来。“我跟指导员说了,下午你跟他们一块去巡逻。到界碑看看,你弟去年刚带人上去描的字。”教导员说。他点点头。

坐在勇士车的副驾驶上向外看,而前灰暗、阴沉的天空,已经被清澈明亮、瞬息万变的光芒冲破,无垠无底的草野上闪耀着星星点点。

“快看,殷营长!”一个战士抱着枪站起来,头盔撞到车窗上。他顺着战士手指的方向,看见几匹棕黑色的马忙立在山坡上。

“那是我们班长养的马!“旁边的战士摇下车窗玻璃,头伸向窗外朝着那几匹马吹口哨。“那他跟你们说过,他去俄罗斯给普京表演吗?“他苦笑道。

“班长和我说过!”二条兵大喊,“班长去看了克里姆林宫,然后走总统办公室的特殊通道去的红场。”

小弟被送进少林寺那年,他正在高三复读。二00九年,小弟在给他的一封信中说,少林寺受邀参加第一届俄罗斯国际军乐节,普京总统亲自接见了他们。信的后半部分,小弟提到身边很多师兄弟已开始寻求未来更好的出路。小弟说,他有两条路可选,一是大师兄推荐他去曼哈顿的华人街当私人武术教练;另一份工作,是和同班一个德国同学回他在巴伐利亚的老家支教。信的末尾小弟问他,到底是选美元还是欧元。

他那会儿已在南疆部队当班长,深夜趴在锅炉房的地上给小弟回信。信中写到童年时奶奶家的老屋,晚上到处是老鼠的叫声,夏天雨水大,室内的积水没到脚脖。哥俩每天吃的面饼磨嗓子,印象中最好的一顿饭是猪油酱油热水泡煎饼。奶奶家有两只羊,每天奶奶都背着筐出去打草。

他在信里拉杂说了两页纸才切入正题。他说,希望小弟参军,为家庭争得荣誉。

信寄出后的第三个月,小弟入伍进验。先在团里的步兵营待了几年,后被调往阿吾斯奇。超然客公众号

二十八号界碑与哈萨克斯坦的边防哨楼毗邻。车开不进去,人走进去稍不小心也会摔倒。走过一截铺着碎石子的土路快进草滩时,指导员招呼大伙停下,各自栓查裤腿和袖口是否扎紧。指导员向他解释,草丛里有一种叫草瘪子的虫,专把脑袋钻进人的肉里吸血。

“报告营长,上回班长带我们来给界碑描红,被草疼子咬了。”见他没反应,二条兵沉下脸,正了正头盔。

“营长,我亲眼看见的,班长小腿那一块都烂了。”“正常。”他说,“他身上有各种各样的伤。”

“班长说他在少林寺的时候没有买保险,有病就自己冶。”

太阳当空,界碑上新描的红色字眼看起来醒目极了。他站在界碑前向四周远望,阳光在光滑舒缓的大地上流泻。

招待室旁的图书室敞着门,屋里有灯。他经过时,看军医正坐在长条桌前翻书。见他走进来,军医起身摘下老花镜向他打招呼:“三班长有一回给我说你要他多看书,我就推荐了曾国藩的传记和家书,还有苏东坡的传记。曾国藩和他的兄弟连心,仗打得好。苏东坡和他的弟弟苏辙,两个人同朝做官,官做得明白,文章也写得好。”

他回到招待室时已响过熄灯号。外头下雪了。广大空旷的天地间,每一片雪花都标示出风的力道和方向,在窗外,在他眼前连缀而下,蕴藏着沉甸甸的寒光。

那晚在阿吾斯奇的图书室,军医从书柜里拿出一幅字赠他。他接过字在桌上展开。写的是:但愿人长久,于里共婵娟。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叙述烈士弟弟接遗骸的情节,表明了戍边战士生存条件的恶劣,为下文小弟受伤埋下伏笔。

B.风、雪在文中多次出现,凸显阿吾斯奇的地域特征,渲染凄冷压抑的氛围,烘托人物愁苦沉重的心悄。

C.放弃美元与欧元而选择参军的小弟和常年驻守边关的哥哥,是用青春和生命保卫祖国的戍边军人的缩影。

D.军医给小弟推荐曾国藩与苏东坡的书,并直言希望小弟能够提升修养,尽心办事,争取立功表现。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的界碑多次出现,既交代了戍边战士的活动环境,也暗示了战士的使命,暗扣小说主题。

B.小说多用细节描写场景,如小弟雪地送油被撞,哥哥信中回忆童年趣事;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C.小说语言质朴,情感表达克制,故事具有悲剧性却不过分渲染,深厚的情感隐藏在冷静的叙述中。

D.殷营长的回信中提及童年的美好场景,奶奶家的老屋、哥俩的伙食与戍边的艰苦生活形成对比。

8.请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塑造小弟这一“不在场的在场者”形象的。(6分)

9.小说以军医的赠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王图,字则之,耀州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梒讨,以右中允掌南京翰林院事。召充东宫讲官。"妖书“事起,沈一贯欲有所罗织,图,其教习门生也,尽言规之。累迁詹事,充日讲官。进吏部右侍郎,掌翰林院。兄国,方巡抚保定,廷臣附东林及李三才者,往往推毂图兄弟。会孙丕扬起掌吏部,孙玮以尚书督仓场,皆陕西人。诸不悦图者,目为秦党。而是时郭正域、刘曰宁及图并有相望。正域逐去,曰宁卒,时论益归图。叶向高独相久,图旦夕且入阁,忌者益众。适将京察,恶东林及李三才、王元翰者,设词惑丕扬,令发单咨是非,将阴为钓党计。图急言于丕扬,止之。群小大恨。初,图典庚戌会达。分校官汤宾尹欲私韩敬,与知贡举吴道南盛气相诟谇。比出闱,道南欲劾宾尹,以图沮而止。王绍徽者,图同郡人,宾尹门生也,极誉宾尹于图,而言道南党欲倾宾尹并及图,宜善为计。图正色却之,绍徽怫然去。时宾尹已为祭酒,其先历翰林京察,当图注考,思先发倾之。乃与绍徽计,令御史全明时劾图子宝坻知县淑抃赃私巨万。且谓国素疾李三才,图为求解,国怒詈之,图遂欲以拾遗去国。国兄弟抗章力辩,忌者复伪为淑抃劾国疏,播之邸抄。图上疏言状帝为下诏购捕乃己及考察卒注宾尹不谨褫其官明时亦被黜由是其党大啋。秦聚奎、朱一桂、郑继芳、徐兆魁、高节、王万祚、曾陈易辈,连章力攻图。图亦连章求去,出郊待命。温诏屡慰留,竖卧不起,九阅月始子告归。四十五年京察,当事者多宾尹、绍徽党,以拾遗落图职。天启三年召起故官。进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明年,魏忠贤党刘弘先劾图,遂削籍。寻卒。崇祯初,赠太子太保,谥文肃。

(节选自《明史·王图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图上疏/言状帝为下诏/购捕乃巳/及考察/卒注宾尹不谨/褫其官/明时亦被黜/

B.图上疏言状/帝为下诏/购捕乃巳/及考察卒注/宾尹不谨/褫其官明时/亦被黜/

C.图上疏/言状帝为下诏购捕/乃己及考察/卒注/宾尹不谨/被其官明时/亦被黜/

D.图上疏言状/帝为下诏购捕/乃已/及考察/卒注宾尹不谨/褫其官/明时亦被黜/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讲官,明朝皇帝的讲读官分“讲筵官、日讲官”两类,“日讲官”多以翰林侍读官充任,讲读经书。

B.京察,旧时吏部定期考核京城官吏的制度,明朝每六年考核一次,清朝改为每三年考核一次。

C.会试,由各省乡试合格的举人参加的考试,每年春天在京城由礼部主持,录取者称为“贡士”。

D.“欲倾宾尹”的“倾”是“倾毅”的意思,与《琵琶行并序》中“往往取酒还独倾”的“倾”意思相同。超然客公众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图是进士中有潜质的人,曾为皇帝起草诏书,担任讲读,华记注撰文之事,进而入职东宫,沈一贯想借“妖书”案排除异己,王图反对并极力规劝他。

B.王图名望日隆,早晚要进入内阁,因此有越来越多的秦党人忌恨他,他们造言生事,想要借此倾覆李三才、王元翰及东林党,王图进言制止,反而更遗忌恨。

C.汤宾尹的门生王绍徽是王图的同乡,他在王图面前赞美汤宾尹,排挤正义直言、不肯徇私的吴道南,遭到王图拒绝后,就想借诬陷王图的儿子来倾覆王图。

D.皇帝下诏追查,及时处分了诬告生事者,可王图仍遭到反对者的接连攻击,他只好上书回乡,虽又短暂复职,但仍未躲过党争,最终被剥夺官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兄国,方巡抚保定,廷臣附东林及李三才者,往往推毂图兄弟。(4分)

(2)比出闱,道南欲劾宾尹,以图沮而止。(4分)

14.“文肃”有博闻多见、身正人服之意。请结合文本中的事例,分析王图的谥号为“文肃”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15~16题。

杂诗(其十一)陶渊明

我行①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鹍②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注】①行:行役。元兴三年春,陶渊明东下任镇军参军。②鹍(kūn):一种像鹤的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货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以叙事起笔,“惨风”一语双关,既写气候变化,也叹人生多艰。

B.“春燕”往往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但在本诗中却带有一丝悲凉的意味。

C.迁徙途中的大雁居无定所,却一代代不辞辛劳回归北方,有自况之意。

D.本诗既有直抒胸腔,又有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行役在外的无限愁苦。

16.“鸟”是陶渊明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本诗中的“离鹍”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这两个意象的特征及蕴含情感的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他认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的原因。

(2)《将进酒》在敦煌文献中有一版本为《惜销空》,其中有“古来贤圣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的论断,《将进酒》中能佐证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流水具有多变、柔弱、连绵的特点,在古典诗词里经常被用来表达连绵不绝的愁思,如“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

第一次见到福建土楼,一定会为之震撼。清晨的薄雾还没有完全散去,层层梯田映村下,5座依山而建的巨型建筑_______①______——这是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

福建土楼是由生土夯筑而成的大型围拢型建筑,主要分布在我国闽西南山区,建造形态独特,被称为 超然客公众号 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田螺坑土楼群是福建土楼的重要代表,由4座圆形土楼和1座方形土楼组成。站在村中的观景台远眺,5座土楼_______②_____,无论移动哪一座,都会破坏眼前和谐的美感、视觉上的协调。

田螺坑土楼群居住人数多,生活气息浓。人们在这里,仍可以观察到土楼内____③_____的生活。推开土楼厚重的木门,仿佛进入了一片自成体系的小天地。周末早上8点,进门处,人们三三两两聊着天;老人从菜地里摘回新鲜蔬菜,中年人忙着准备一家人的早餐,小孩们搬出凳子开始做作业……或圆或方的空间里,是一幅幅流动的生活景象,充满温暖的烟火气。

漫步村中,鹅卵石铺就的乡间小路上,处处生机蓬勃。阳光照射下的土楼,散发着一抹橙黄色的暖意。如果将镜头拉远,从空中俯瞰,一座座庞大的、或方或圆的土楼,带看土壤的肤色,散落在绿色深处的山峦与河流之间,像时光长河中的一颗颗明珠,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也诉说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段段悠悠岁月。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田螺坑土楼人们充满烟火气息的群居生活,请简要分析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4分)

20.比喻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比喻手法进行简要分析。(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l(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地球上有多少蚂蚁?这不仅是一个有关好奇心的问题。在生物学家眼中,_______①______,观测蚂蚁就能获取关于生态系统的许多重要信息。为此,许多科学家都尝试过估算全世界蚂蚁的数量。2022年9月,香港大学科研团队领衔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当前地球上的蚂蚁总数超过2亿亿只。

作为一种数量极多、分布极广、种类极丰富的昆虫,蚂蚁几乎遍布每个大陆,拥有众多栖息地。除了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___________。蚂蚁在全球的各个生态系统中起看重要的作用,例如传播种子、促进凋落物降解、与其他动植物共生、作为捕食者促进能量流动等。

“比起大型哺乳动物,蚂蚁等无脊椎动物对变化更敏感,而且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毕竟它们数量多,种类丰富,依赖的生态系统也更小。“生物学博士王润玺表示。

尽管如此,目前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主流方向还是围绕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脊椎动物展开。反之,____________,人类对于蚂蚁的了解还相当有限,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存在一定的空白。

21.下列选项中的引号,与文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传言称“吃两百根香蕉相当千拍一次胸片”,香甜软糯的香蕉就这样和辐射扯上了关系。

B.手机恢复出厂设置,不会改变系统版本,是通过“抹掉所有内容和设置”功能来实现的。

C.氮、磷污染物中含有一些营养元素,它们的增多就好比是给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施肥”。

D.学校把推进校城融合发展作为重大发展战略,将全面融入到“两湖”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中去。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超然客公众号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宋代及以前,梅以白色居多,诗人咏梅多赞其素净并不与时世推移,而苏轼却更喜红梅。他在《红梅三首》(其一)中有言:“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与被盛赞的白梅不同,红梅不绝对地抗拒时俗,它因害怕不合时宜,为自己染上了跟桃花、杏花一样的颜色;但也不彻底跟随时俗,而是保留了属于自己的姿态。在融入百花与保持自我姿态之间,红梅很好地找到了平衡,这应该正是苏轼喜欢它的缘故。

红梅的立身处世之道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作为当代青年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1.【理解分析】(3分)

参考答案:C(A项,“盛唐诗产生‘雄壮’‘浑厚’气象,是以明朗阔大的精神气魄、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以及饱满的政治激情为前提的”是材料一中作者的观点,并非严羽的观点。B项,“‘荡’‘怪’的流行诗风因此形成”说法错误,材料-第三段表述为“他们在题材、结构、语言、体制各方面都有大胆的实践与创新”,产生的结果是形成了“雄厚博大”的诗风,“‘荡’与‘怪’不过是它的极端表现罢了”。D项,盛唐气象形成的内部原因是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

2.【分析推断】(3分)

参考答案:D(盛唐气象是在盛唐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长期影响的积淀中形成的,它来自太平盛世,一旦形成,就具有某种历史惯性。安史之乱后,政治上的盛唐已经结束,但是诗歌上的盛唐并未中断,安史之乱也并未起到延续盛唐气象的作用。)

3.【分析推断】(3分)

参考答案:B(B项诗句的意思:“在扬州放荡十年,醒悟后发现原来是一场梦,只落得青楼内一个‘薄幸’的声名。”这两句诗诗风哀婉又愤愤不平,没有盛唐诗中“雄壮”与“浑厚”的特点。)

4.【分析思路】(4分)

参考答案:①首先运用举例论证来表明唐人已经对“气象”一词进行使用。②接着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分别阐述盛唐、元和、晚唐三个时代的“唐诗气象”的特征。③最后总结了“唐诗气象”的发展特性以及“盛唐气象”能代表唐诗的原因。(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第一段列举王湾、杜甫、皎然的作品证明唐代已经开始使用“气象”一词;第二段引用严羽的观点提出盛唐诗“雄壮”与“浑厚”的特点,并且指出“盛唐气象”是唐代诗歌的典型风貌;第三段引用李蟒《国史补》的观点指出贞元、元和年间诗风“荡”“怪”的特点,又列举元稹、白居易的例子证明当时更多是"雄厚博大"的风格;第四段以李商隐、温庭筠为例阐述晚唐诗歌精深婉丽的特点;第五段总结了“唐诗气象”的发展特性以及“盛唐气象”能代表唐诗的原因。第二段到第四段合并,分别阐述唐诗三个时段不同的诗风。

5.【评价观点】(4分)

参考答案:①贺贻孙认为,盛唐诗人充满灵气。中唐诗人则想大胆创新,超越盛唐。晚唐时无法再改变,最终形成苦涩的特性。②贺贻孙的观点表明诗歌没有一种永恒不变的风格,总是在不断流变因革。这是其合理性。③贺贻孙关注的是诗风之变已成必然趋势的内部原因,没有从社会背景等外部原因进行探讨,这是其不足之处。(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首先,贺贻孙的话的内涵盆要解释,盛唐诗人充满灵气,中唐诗人则想大胆创新,超越盛唐诗作,但诗风无法再改变,最终形成晚唐时诗风苦涩的特性。其次,超然客公众号 根据贺贻孙的观点能够分析出唐代诗歌不同时期的变化符合最后一段“没有一种永恒不变的风格,文学风格总是不断流变因革”这一论断。最后这一观点仅属于贺贻孙个人的观点,且仅是从诗歌自身的发展出发,并未看到社会背景这一外因,并不全面。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6.【分析理解】(3分)

参考答案:C(A项,“为下文小弟受伤埋下伏笔”说法错误,烈士弟弟接哥哥的骸骨与下文小弟受伤是两个独立事件,前者没有为后者埋下伏笔。B项,“渲染凄冷压抑的氛围”和“烘托人物愁苦沉重的心情”说法错误,选文里的风、雪在不断变化中,但随着情节的发展,文中的氛围和人物心情也在变化。D项,“直言希望小弟能够提升修养,尽心办事,争取立功表现”于文无据。)

7.【分析鉴赏】(3分)

参考答案:D(“与戍边的艰苦生活形成对比”说法错误,兄弟二人的童年生活也是艰苦的,与戍边生活无法形成对比。)

8.【分析形象】(6分)

参考答案:①“不在场的在场者”指的是小说中的“小弟”在全文中没有出现,而小说通过第三者的对话与回忆来塑造这一形象。②对话。如小说中二条兵与殷营长的对话,凸显了小弟的责任感以及他在士兵心中的崇高形象。③回忆。小说通过哥哥的回忆,再现小弟成长为一名优秀戍边战士的历程,使小弟的形象更加饱满。(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题干中“不在场的在场者”的含义,再结合文本分析效果。

9.【分析悄节】(6分)

参考答案:①情节上:题字的内容是苏东坡的词,呼应了上文军医推荐小弟阅读曾国藩、苏东坡的书籍,使军医与殷营长谈起小弟的情节更合理自然。②主题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原本是苏东坡写给弟弟的词,表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沈军医有意送这两句词,是有感千殷营长和小弟同为戍边战士、同有为同奉献的精神,深化了小说的主题。③表达效果上:用词句结尾,为小说增添了几分词意,形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情节设置的作用。作答本题,可从情节、主题和表达效果三个角度组织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文言断句】(3分)

参考答案:D(正确标点:图上疏言状,帝为下诏购捕,乃已。及考察,卒注宾尹不谨,褫其官,明时亦被黜。)

11.【文化常识】(3分)

参考答案:D(“往往取酒还独倾”的“倾”是“倒出来”的意思,两者意思不同。)

12.【文意理解】(3分)

参考答案:B(根据原文“诸不悦图者,目为秦党”可知,应是王图被视为秦党。)

13.【文言翻译】(8分)

参考答案:(l)他的兄长王国,正在保定担任巡抚,依附东林党和李三才的朝廷大臣,往往推举玉图兄弟。(“方”“推”各1分,“廷臣附东林及李三才者”定语后置句1分;句意1分)

(2)等到离开试场,吴道南想要弹劾汤宾尹,因为玉图阻止而停止。(“比”“以”“沮”各1

分,句意1分)

14.【综合理解】(3分)

参考答案:①进士出身,学问深厚。他历任的官职庶吉士、检讨、右中允、东宫讲官,只有博闻多见之人才能担任。②超然客公众号 为人正直,不畏权贵,仗义执言。“妖书”案、孙丕扬被惑事件、汤宾尹徇私事件,王图均保持正义立场,及时发声。(每点1分,答出两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王图,字则之,耀州人。万历十一年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梒讨,凭借右中允的官职主管南京翰林院的事务。接受召见并被任命为东宫讲官。“妖书”的事情发生,沈一贯想要陷害没有罪的人,王图,是他教习的门生,竭尽语言规劝他。他多次升迁至詹事,担任日讲官。又晋升为吏部右侍郎,掌管翰林院。他的兄长王国,正在保定担任巡抚,依附东林党和李三才的朝廷大臣,往往推举王图兄弟。恰逢孙丕扬出山主管吏部的事务,孙纬凭借尚书的身份总管仓场,(他们)都是陕西人。所有不喜欢王图的人,视他们为秦党。而此时郭正域、刘曰宁和王图均有成为宰相的希垫。郭正域被驱逐,刘曰宁去世了,当时的舆论更加倾向王图。叶向高独自担任宰相很久了,王图早晚要进入内阁,忌恨他的人更加多了。恰逢将要考核京官,憎恨东林以及李三才、王元翰的人,假托言词迷惑孙丕扬,下令发放文函询问是非,准备暗中制造组织私党的奸计。王图赶紧劝告孙丕扬,阻止了他。小人们大为恼恨。起初,王图主管庚戌年的会试。分校官汤宾尹想对韩敬徇私,跟知贡举吴道南大动肝火,互相责骂。等到离开试场,吴道南想要弹劾汤宾尹,因为王图阻止而停止。王绍徽,是与王图同郡的人,也是汤宾尹的门生,在王图面前极力赞美汤宾尹,说吴道南一伙想要倾覆汤宾尹和王图,应该好好制定一个计策。王图严肃地回绝了他,王绍徽很不高兴地离去。当时汤宾尹已经做了国子监祭酒,他在这之前经历过翰林院官员的考核,当王图考核的时候,他想先发制人倾覆王图。于是与王绍徽谋划,命令御史金明时弹劾王图的儿子宝坻知县王淑抃私受巨额钱财。并称王国一向厌恶李三才,王图替他寻求和解的办法,王国怒骂了他,王图就想借纠正帝王过失的名义让王国离开。王国兄弟上奏极力辩解,憎恨他的人又伪造王淑抃弹劾王国的奏章,在邸抄上传播。王图上奏陈述情况,皇帝为此下诏令悬赏缉捕,这才平息。等到考察的时候,最终评注汤宾尹不谨慎,革除他的官职,金明时也被罢黜。因此他们的党徒大肆吵闹。秦聚奎、朱一桂、郑继芳、徐兆魁、高节、王万祚、曾陈易等人,接连上奏极力攻击王图。王图也接连上奏请求离去,在京郊等待命令。皇帝多次下达温和的诏令对他安砫挽留,他坚持卧病不起,经过九个月才准许他退休回乡。万历四十五年考核京官时,掌管这件事的多是汤宾尹、王绍徽的党羽,借纠正帝王过失的名义解除了王图的官职。天启三年,皇帝召见他让他官复原职。升任为礼部尚书,协助管理詹事府。第二年,魏忠贤的党羽刘弘先弹劾王图,于是王图被剥夺官籍。不久去世。崇祯初年,被追赠为太子太保,谥号为文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超然客公众号

15.【内容赏析】(3分)

参考答案:C(“一代代不辞辛劳”说法错误,“代谢”的意思是时节变换。)

16.【赏析评价】(6分)

参考答案:①特征:“离鹊”指离散(或离乡)之鸟,特征是离散(或离乡);“羁鸟”即笼中之鸟,特征是被束缚。②情感:本诗中诗人借历经夏暑与秋霜,在清池边鸣叫的离群(或离乡)鹊鸟,表达终日奔忙却与自己的理想相背离的愁苦;《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借笼中之鸟留恋山林,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古诗文默写】(6分)

(1)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2)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3)示例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示例二: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第(3)题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18.【成语的辨析与运用】(3分)

参考答案:①映入眼帘②错落有致③原汁原味(每处1分,符合语境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以及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空,“映入眼帘”的意思是某物进入视线之内。前文提到第一次见到福建土楼,加上后文的解释“这是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此处意为5座依山而建的巨型建筑出现在面前。故填“映入眼帘”(本空不填意为“震撼”的成语,因为已有“巨型”修饰)。第②空,“错落有致”的意思是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后文提到“无论移动哪一座,都会破坏眼前和谐的美感、视觉上的协调”,由此可知此处应填给人带来美的情趣的成语。故填“错落有致”。第③空,“原汁原味”指食物原有的味道和汤汁。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特性等。由后文“周末早上8点,进门处,人们三三两两聊着天;老人从菜地里摘回新鲜蔬菜,中年人忙着准备一家人的早餐,小孩们搬出凳子开始做作业”可知,这里人们的生活是简单的、原始的。再由前文的“仍”字,可以推知这里人们的生活没有受到其他的影响。故填“原汁原味”。

19.【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①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铺叙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聊天、采摘蔬菜、准备早餐、写作业……突出了温暖的烟火气。②逐一描写“老人”“中年人”“小孩们”的生活景象,突出了田螺坑土楼群中和谐有序的群居生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审题时,要明确题干中包含“烟火气息”和“群居”两个关键词,这是作答思路。其次,要寻找画横线部分中,哪些内容能表现出“烟火气息”,哪些内容能表现“群居”。

20.【修辞手法】(4分)

参考答案:①“土楼”与“明珠”是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②分布特点相似:“土楼”是散落在山峦与河流之间的,“明珠”是散落在时光长河中的。形状相似:“土楼”是圆形建筑,“明珠”也是圆的。视觉效果相似:阳光照射下的“土楼”带着土壤的肤色,散发着橙黄的光彩;“明珠”闪烁着明亮的光芒。③将“土楼”比作“明珠”,化平淡为生动,凸显了土楼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绽放着奇光异彩。(第③点必答,前面两点答出一点即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首先,明确“土楼”与“明珠”是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其次,分析“土楼”与“明珠”之间的相似之处。分布特点相似:“土楼”是散落在山峦与河流之间的,“明珠”是散落在时光长河中的。视觉效果相似:阳光照射下的“土楼”带着土壤的肤色,散发着橙黄的光彩;“明珠”闪烁着明亮的光芒。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化平淡为生动,凸显了土楼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绽放着奇光异彩。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21.【标点符号】(3分)

参考答案:A(文中的引号和A项中的引号都表示引用,B项中的引号表示突出强调,C项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D项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22.【表达连贯】(6分)

参考答案:①蚂蚁在自然界承担着重要角色②它们几乎无处不在③对蚂蚁等无脊椎动物的研究就很少(每处2分,符合语境及字数要求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由前文“在生物学家眼中”可知,本空应埴写与“蚂蚁在生物学中的作用”意思相关的内容。再结合后文“观测蚂蚁就能获取关千生态系统的许多重要信息”可知,蚂蚁在生态系统中很重要。综合分析,本空可填“蚂蚁在自然界承担着重要角色”。第②空,由前文“作为一种数屈极多、分布极广、种类极丰富的昆虫,蚂蚁几乎遍布每个大陆”可知,蚂蚁随处可见。因此本空可埴“它们几乎无处不在”。第③空,由“反之”可知,本空填写的内容应与前文“目前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主流方向还是围绕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脊椎动物展开”相反,因此本空应填写与“对无脊椎动物研究少”意思相关的内容。由后文“人类对于蚂蚁的了解还相当有限”可知,本空还应提到“蚂蚁”一词。综合分析,本空可填“对蚂蚁等无脊椎动物的研究就很少”。

四、写作(60分)

23.【写作】

题目解析:

一、审题提示

本作文题采用近年全国高考使用的新材料作文题型,属于关系类作文,考生需在阅读题目给出的材料后,按要求写作。

二、材料分析

材料主要内容分四层:第一层,交代宋代以前更多的诗人赞美白梅,因其不与时世推移,而苏轼更喜欢红梅;第二层,引用苏轼《红梅三首》(其一)中的诗句;第三层,将红梅与白梅进行对比,表现出红梅既不抗拒时俗,也不追随时俗的独特品格;第四层,进一步点出苏轼喜欢红梅的缘由。

把握红梅的立身处世之道带给我们的启示意义,需要重点抓住“在融入百花与保持自我姿态之间,红梅很好地找到了平衡”两句,对群体和个体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辨性思考。群体和个体是一种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关系。个体无法脱离群体而存在,在群体中得以飞速成长,而群体中存在更多有独立意识的个体,也能够反过来帮助群体的持续发展。我们的立身处世应同时具备群体意识和个体意识,并且在这两种意识之间达成某种平衡。

三、任务分析

写作引导语,规定了写作任务。

1.“红梅的立身处世之道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指的是红梅在立身处世中为了更好地处理时俗(百花)与自我、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而采取的策略、所秉持的理念启发考生领悟的道理。即通过对红梅的立身处世之道内涵的准确理解,考生领悟到的道理。

2.“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结合材料”要求以材料为起点,作文的主题要由材料得出;中间要提到材料,以材料作为重要论据;结尾要回扣材料。不可置材料于不顾,不可抛开材料写作。

3.“体现你作为当代青年的感悟与思考”。“当代青年”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感悟和思考”中的“感悟”是指有所感触而领悟,“思考”指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想活动。

四、关于是否符合题意

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内,主要看能否围绕材料中提供的红梅的立身处世之道及其蕴含的启示意义,表达自己作为当代青年的感悟和思考。同时,能够完成题目要求的三个写作任务。

任务一:把握红梅的立身处世之道对我们的启示意义。

任务二:结合材料,既要结合材料内容,又要结合材料含意。

任务三:体现作为当代青年的感悟和思考。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