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他正举首遥望,金陵城外的景色犹如电影中的广角镜头一般,在词人的眼前徐徐而过:奔腾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色的绸带,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澄江似练,脱胎于南朝诗人谢朓的“澄江静如练”,与“翠峰如簇”针锋相对,不仅在语词上对仗严谨、工整,构图上还以江水的曲线绵延与群峰的散点铺展相映成趣。这画面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跃然纸上。
接着,词人的视线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他将视线聚焦在江面上,并给江面上往来行驶的船只给了一个特写的镜头:白绸带一样的江面上,来往的船只穿梭于绚烂的夕阳中。其实,这一句也是金陵航运业和商业繁华的体现。
接下来的“背西风、酒旗斜矗”,是词人视线的平移,他将视野由江面移向江岸,只见江岸上,高楼鳞次栉比,而酒楼又是这些建筑物中最为显眼的,因为酒楼的旗子颜色鲜明,辨识度很高,西风吹来,只见那酒楼上高悬的旗子随风飘动,别有一番动人的滋味。
江面上的船只,江岸上的酒楼,是词人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残阳与西风,是深秋黄昏时节的特写镜头,也是纯自然风光的描摹;酒旗与征帆,是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旅与人事匆匆的特写镜头,也是建筑群落与商旅活动的描绘。
词人的笔触与视野由自然风光过渡到人物活动,场景由静态过渡到动态,画面顿时活跃、喧嚣了起来。而这一过渡又是这样的自然而然,毫无顿挫感,也没有衔接上的痕迹感,由此也能看出词境与词人心境的高度契合。
在词人行云流水般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长江两岸巍峨绵延的青山,浩浩荡荡、奔涌东流的江水,翩跹起舞的白鹭,迷人的沙洲,以及那极富商业气息的酒楼旗子。
金陵晚景美不胜收,江山如此妩媚,词人难以尽述,因此以一句“画图难足”,总收上片。这是词人的视觉体验,也是词人对金陵山水的热爱之情和无限深情的自然流露。
然而面对眼前的自然美景,词人也流露出了世事沧海桑田的感触,因为就是在词人脚踏的这块地方,曾经上演了一幕幕“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结局。
所以在下片开头,词人一气呵成,写下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金陵,是六朝的中心,是六朝兴起之地,也是六朝覆亡之所,空留下诸多历史故事,正是在这个地方,陈后主在兵临城下的境况中,仍与妃子们寻欢作乐,终致国破家亡。
历史上,在金陵建都的王朝更迭频繁,灭亡原因也颇相似,常因管理者治国无方,在歌舞管弦声中走向消亡。可叹啊,南朝各国相继覆亡于此,虎踞龙盘的钟山与浩浩荡荡的长江,不知见证了多少盛衰兴亡。
历史在金陵积淀了层层底蕴,整座古城可以说就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历史文库,人们瞻顾前朝遗迹的同时,也就是在翻读着一页页让人扼腕叹息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