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列几条常见因素,看看你认为哪几条会对孩子的教育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 家庭完整(相对于单亲家庭来说的)
- 全职妈妈
- 为了孩子最近搬到了较好的小区
- 定期带孩子去博物馆
- 时常打骂孩子
- 孩子经常看电视
- 每天读书给孩子听(注意不是孩子自己阅读)
- 参加过启智计划(政府提供的旨在为贫困儿童提供早教、卫生、营养和家长参与服务,有点类似教培,但又不完全是)
我还没列完,但忍不住要先告诉你,上面所有这些因素与孩子是否优秀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我去,一直不是说原生家庭如何重要,全职妈妈一点儿促进作用都没有?呃……与我的预想真的大相径庭。
无论你是否相信,统计数据的确表明以上因素与孩子优秀与否没有任何影响,强调一下,是没有任何影响。
在试着给出我的解释之前,先一起再看几条与孩子优秀程度强相关的统计因素:
- 妈妈生育头胎的年龄在30岁以上
- 家长是家委成员
- 家中藏书较多
- 家长学历高
- 家长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 父母在家里日常用英文交流
- 孩子出生时体重偏轻
- 孩子是被收养的
也许你已经看出来了,这个项目是美国的(等我发财了,我一定要赞助类似的儿童教育研究,因为我觉得这个庞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后面我会说下我的看法)。这个名为“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的项目,是上世纪末美国教育部主持开展的。
该项目意在测算2万多名儿童从幼儿园到五年级期间的学业发展,研究对象从全国各地抽取,可以说统计数据准确体现了美国小学生的构成。
除了统计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是首要的评价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项目还收集了每名孩子的一般信息,上面所列出的16条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拥有了庞大的真实数据之后,对数据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比如除了家长是否家委成员这一因素外,选取其他条件都差不多的孩子,然后通过对比,我们就很容易看出这一因素与孩子成绩的相关性。
特别强调,上面列出来的因素只是表明与孩子的成绩是否有相关性,而不是原因。
比如妈妈头胎在30以上的,她们的孩子成绩普遍优秀,有非常强的正相关性,但数据并不支持说明30岁以后生的孩子成绩就一定好。
所以,试着思考分析一下这些相关性背后的真正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教育孩子。但一分析起来立马又很尴尬,因为与孩子成绩正相关的那些因素基本不需要我们特别为孩子做什么。
除了家长是家委成员以外,其它的如妈妈生育头胎的年龄在30岁以上、家中藏书较多、家长学历高、家长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在家里日常用英文交流、孩子出生时体重偏轻、孩子是被收养的等等因素,早在孩子出生以前就已注定。
30岁以上生头胎的孩子比较优秀,这个从我身边来看还真是!也许与教育有关,毕竟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拿我自己来说,自己都没整明白,又如何谈教育孩子?
更重要的,30多岁的父母一般事业有成,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再或者工作更加稳定,精力的重心可以适当从事业往家庭上转移。但奇怪的全职妈妈又对孩子没有影响。
其它几条如家中藏书较多、家长学历高、家长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无疑也印证了这个推测。
如果类比一下父母在家里日常用英文交流的话,那我们就是用普通话,而不是地方语言与孩子交流。确实周围的孩子越来越多的在说普通话,但这种类比可能并不恰当。
孩子出生时体重偏轻,这一点与孩子的成绩是负相关的。这个好理解,孩子天生体质就偏弱,没有好的身体想在学习上胜出无疑难度会大很多。
还有更深一层的问题,即怎样的父母才会生出一个体重偏轻的孩子?会不会是因为没有认真的备孕备育?如果真是如此,多少也说明父母对孩子并不够重视,成绩自然可想而知。
做为对比的是,我们现在出生的孩子大多体重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