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光源说,
点击右上角红字关注我们!
春天是什么味道的呢?
朱自清说:春天是淡淡的青草味;春天是浓郁的百花香;春天是酝酿在春风里的,是融化在绵绵细雨中的,是系在风筝上的。
朱自清说:春天的味道可妙了,但是我的文章结构也很妙,可是最经典的。
那么朱自清的《春》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的散文名篇。那么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呢?
总分总结构这篇文章中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盼望春天、描绘春天和赞美春天3个大部分。这三个部分之间是总分总的关系。
作者朱自清首先总写人们对春天的期盼之情,并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对春天的景物景象具体的描写,最后作者通过三个拟人句构成排比总写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如果仅仅是因为这篇文章是“总—分—总”结构就认为朱自清在结构布置上很高明就太武断了。这篇文章在大框架上除了是“总—分—总”的结构之外,还在于前后之间的呼应。特别是第一部分对春天的盼望和第三部分对春天的赞美在结构上形成呼应。第一部分对春天的盼望是春天还没有到来时的情感,而最后一部分则是春天来临之后的情感。二者在情感上形成了呼应。
所以在“总分总”中作者还隐藏着前后呼应的结构,这是朱自清的高明之处。
分写并列式朱自清在具体描绘春天的景物的时候选取了春天的草、春天的花、春天的风和春天的雨以及春天的人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构成了五幅画面,这些画面之间是相互并列的并不相互包含。把这五副画面单独拿出来也是可以形成一副美丽的画面的。
所以在总分总的大框架之中,作者采用了漂亮的画面并列将春天的各种景物的特点展现了出来。
在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中,我们需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绘春的五幅画是否可以调换顺序?仔细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朱自清在结构处理上又一高明之处。春天的小草是最先感受到春意的,天气转暖就会破土而出,人们通过春草感知春天的到来。而春天花的开放是一个过程,花从花苞的开放需要更高的温度,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花在草之后。而春风中的气息混杂着春草和春花的味道,故而将春风放在春草和春花之后。
当然春风让人感到舒服的时候是在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如果是冷风,那么人们无法从风中感受到春意。春雨和春风的位置作者是按照“和风细雨”的顺序来写的。当春雨来临时,春天的温度已经升高了,人们披上蓑衣的时候,春天已经快接近夏天了。
春天的意蕴越来越浓的时候,人们摆脱冬天的寒冷,有没有夏天的酷热,人们更愿意走出家门,做一份自己的事情。
这五副图虽然是并列的,但是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作者按照“春天越来越浓”的意境层层推进,营造出一个美丽的春天。
你说朱自清这篇文章的结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