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全集,说文解字详解全集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10:10:56

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已经到了115多课,越来越发现,关于《说文解字》的一些入门常识需要做系统的普及,今天就把这些内容汇总一下放在这篇里,做为《说文解字》的入门补充资料:

一、《说文解字》的作者、成书经历。

说文解字全集,说文解字详解全集(1)

(漯河许慎文化园里的许慎像)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许慎(约58-149),汉代汝南召陵(现在的的河南漯河)人,唐代张彦远在《法书要录》里说:“慎少好古学,书正文字,尤善小篆,师模李斯,甚得奇妙。”足见许慎的小篆书法是很优秀的。许慎性格淳厚安静,很小的时候就博学经籍,经学大师马融非常赞赏他,他又师从经学大师贾逵(不是三国末那个跟司马懿同期的贾逵,是课本里收的那个隔篱偷学的贾逵。)学习经学,当时的评价他“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无双许叔重。”

说文解字全集,说文解字详解全集(2)

(经学大师马融像)

看上面许慎的生卒年(生年不准确),许慎活了90多岁,是个长寿的人,可见要取得足够大的成就,活得足够长很重要。

《说文解字》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已基本完稿,但许慎并没有急着定稿,而是继续查遗补漏,又连续修订十年,直到汉安帝建光元年才由交由许慎之子许沖进献给新帝。一个古文字学家,修订一本书,就用了十年,足见《说文解字》的份量。

二、《说文解字》的书名及内容

《说文解字》的书名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说文;一是解字。文与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慎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解字序》)仓颉开始造字时,依照万物的形状临摹创造了一部分图画似的符号叫做“文”;后期 形与形,形与声结合的符号就叫“字”。“文”是描绘事物本来的形状,“字”是后来的滋生,繁衍。这跟我们现代汉语里的文和字的概念并不相同,应当注意。

说文解字全集,说文解字详解全集(3)

(中华书局《说文解字》内页)

《说文解字》内容共分十五卷,以小篆为研究对象(所以它成了后来元朱文篆刻的典范),同时参照小篆以外的古文、籀文,其中一至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十五卷为叙目。共收汉字9353个,重文(包括古文、异体字等)1163个,分归540个部首统属,字头以小篆为准,兼有古文、籀文等异体。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着力讲解9353个字头汉字。

三、《说文解字》如何归部排序,又是如何解释一个汉字的?

《说文解字》把所有的汉字归属在540部里,这540部的先后是“以形之相次”排序的,即主要依据字形排序,一部之内的汉字各字先后“以义之相引为次”,即每一部里的汉字以字义为排序标准。

《说文解字》里的每一个汉字“凡篆一字先释其义,次释其形,次释其音,合三者以完一篆”。每一个字,先解释字义,再分析字形,最后说读音。

四、《说文解字》的众多版本,何谓“大徐本”,何谓“小徐本”?

《说文解字》作于东汉,印刷术还不发达,所以能看到流传下来的最早的《说文》版本,是唐人的写本,一部是《木部》残本,一部是《口部》残简,现都流落日本。

1、大徐本和小徐本

接下来的版本关于两兄弟,即徐铉、徐锴。

这两人是兄弟,但一般记载弟弟徐锴(920-974)是南唐人,哥哥徐铉(916-991)是北宋人。原因是两人早期都服务于南唐李煜(这位词国皇帝大家都熟悉),弟弟徐锴当北宋军队围城时(975年,南唐灭国,他没等到),忧惧而死,只活了55岁,所以他是南唐人,哥哥徐铉随李煜投宋,到991年才死,他的成就多在北宋时取得,因此称他为北宋人。

弟弟先去世,先说弟弟徐锴。因为许慎的《说文解字》传世全靠手抄,到了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很自负,于是他传抄《说文解字》就大量修改了他认为许慎解说文字不准确的地方。徐锴觉得李阳冰很多地方改的不对,于是又编了一套《说文解字系传》对李阳冰版本进行修正袪妄。这其实是《说文解字》唐以后的第一个版本,这个版本,其中有专门一篇就叫 《祛妄篇》专祛李氏之妄,驳李氏臆说五十多条;

说文解字全集,说文解字详解全集(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