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人与自然观后感,纪录片人与自然观后感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10:35:28

最近看到一则网上的视频,说四川省夹江县属下太平村一农妇被邻居一宠物狗咬伤,11天后暴毙,当地医院诊断为狂犬病发作。当时整个村炸了窝,当地村民组织打狗队对涉事狗只进行击毙。但事情并未因此结束,打狗队继续对附近几条村所有狗只进行捕*。三天后附近几条村700多只大大小小的狗全部捕*精光,有的甚至是*的母犬。这段视频曝光后引起不少网民和爱护动物组织积极反响,有赞成捕*的;有认为狗只携带狂犬病毒,一旦咬人后引发狂犬病发,死亡率100%。有认为狗只到处大小二便,污染环境,对小朋友造成威胁。有不赞成捕*的:有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对人类也有贡献,如搜救犬、工作犬等。有认为狗通人性,如成为人的伴侣等。有人更提出狗也是地球生物的一员,不应滥*无辜。看到这里,再翻开网上对狗只问题的种种骂战,我觉得这已经是部分人对狗的一种仇视问题,一时半刻已不能用科学去说服这部分人。不妨静下心来,看看一些文章,或者可以从中理清一些东西。

最近读了熊育群先生的《钟南山:苍生在上》文章。不妨从熊老师如何解读钟南山老先生谈:苍生在上。也许能解开部分人对狗的仇视问题。熊育群——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他创作的纪实文学《钟南山:苍生在上》尤为引入注目。它在《收获》杂志刊登后,登上《光明日报》等报刊的重要版面,并入选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

《钟南山:苍生在上》共分6个章节,围绕钟南山的家庭成长环境、求学之路、医学追求、婚姻家庭、抗击“非典”、迎战新冠肺炎等方面,深度挖掘钟南山在时代变迁中的奋斗故事和心路历程,刻画了医者仁心、敢医敢言的“钟南山”。

“ 强者,大成就者,挫折就是人生的阶梯,有挫没有折。”在熊育群笔下,钟南山的奋斗历程充满了坎坷和挑战:在山东乳山乡下劳动时,脚踝曾严重受伤;35岁的他刚调回广州,对简单的“咳血”还是“呕血”都判断失误,遭到患者的质疑;43岁的他到英国留学时,被人不信任和怀疑;正如他所说““我当过农民,干过宣传队,当过锅炉工人,当过北医校报的编辑,什么都干过。我并不觉得后悔,因为这些经历让我懂得了社会的酸甜苦辣,知道珍惜自己的时间,知道珍惜得到的学习机会。”由于有着这份对学习的执着,最终使他坚持下来,1971年,他再次调回到阔别多年的广州。几经转岗,最后落脚在“慢支防治小组”,一干就是30多年,最终成为呼吸疾病的权威。

到抗击“非典”时,在巨大压力下,他向媒体讲出了真相;而迎战新冠肺炎疫情时,也是他在第一时间发布“人传人”的消息……医者仁心源于本性,但敢医敢言的品质绝不是天生,而是在后天的磨炼中越发闪亮的。

2003年,钟南山——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呼吸内科专家,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在SARS(中国大陆地区民间通称为“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时期,钟南山不但始终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还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因功勋卓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被广东省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称号。

2020年春钟南山作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领军人物出现在众人的眼前,被国务院授予共和国卫士的称号。有人问道是什么力量能使一个80多岁的老人站出来,走在抗疫的第一线,面对国内外专家的质疑表现得大义凛然,坚持真理。可能就是他老人家口中所说的“苍生在上”的坚持。

“苍生在上”是使人们重逢了久违的崇高品格,这不会与“以人为本”相冲突,恰恰是“以人为本”的根基。站在科学的角度,人类要地球上得以持续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大自然环境与动植物资源存在微妙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我们所崇尚的“以人为本”就是使我们能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的关系,而“苍生在上”就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之间良好关系的崇高思想。人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同样也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包括一切大自然的生命。人不能以任何借口和利益,去随意践踏生命。

2003年爆发的非典型肺炎和2019年爆发的新冠肺炎,虽然原因不明,索源困难,但细想一下,也能看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危机,这可能是人们为了利益不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原因吧。人们应该要有“苍生在上”的崇高思想,不能有想要凌驾在“苍生之上”的想法,为个人利益去践踏生命,否则最终会自食其果。

回到事件的开头,一名农妇被狗只咬伤触发狂犬病发作死亡,进而引发村民的大规模捕*狗只,本应是属于个别偶发事件,需要科学地去调查原因,而不应是引发人与狗之间的群体矛盾。作为生物圈顶端的人类当然比狗只高等得多,但也不应随意践踏其他狗只的生命,毕竟狗与人已共存几万年,与人类关系密切,有些更成为人类的伴侣,或成为人类的工作犬。狗作为被饲养的动物,本身的行为是没有过错,有过错的是饲养人。饲养人应对狗只进行健康检查,注射疫苗,对狗只行为进行管理。因为饲养人的过错,狗只要承担饲养人的过错,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对于狗只本身有点冤,但又显得很无奈。所以也呼吁爱狗人士,爱狗的话应对它负责,也是一种“苍生在上”,“以人为本”的思想。

事件看似偶然,但其实也是必然,因为人们的频繁活动必然会影响到部分动物的生存空间,不单是狗只,还可能是其他的动物,一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动物,甚至一些低等生物。如果我们还抱着高高在上,对生命不尊重,对生命不敬畏,对生命随意践踏,那么最终我们会自食其果的。钟南山院士谈到的“苍生在上”为人类敲响的警钟,越来越频繁的极端环境影响也为人类敲响的警钟。希望在警钟长鸣之下,我们能改变些什么,或许善待一些动物吧,或许是我们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写到捕*狗只事件最后,后来因为事件引发比较大的影响,部分权威动物学家发声,根据科学的狂犬病狗咬人的“十天观察法”,如果狂犬病狗病发十天后必然死亡。病发期咬人才会把病毒传染给人,否则是不会传染病毒的,而根据村民描述,涉事狗只到十一天后被捕*还健康的,因此这只狗看来有点冤,最起码能给它个说法,检验一下它是否有狂犬病。看来又是对生命有点草率了。

观看人与自然观后感,纪录片人与自然观后感(1)

观看人与自然观后感,纪录片人与自然观后感(2)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