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狼有关的成语20个,狼和什么有关的成语大全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11:21:06

与狼有关的成语20个,狼和什么有关的成语大全(1)

导学案

18 狼

学习目标

  1. 熟读,理解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 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素养。
  3. 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4. 理解文本主旨。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体会现代汉语与古代语法之间的区别。

难点:把握文章主旨,并理解“狼”这一形象在古人思维中的意义。

知识链接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学法指导

1.该篇文章是一篇小故事,趣味性强,相信同学们一定喜欢,建议同学们去看多的《聊斋志异》小故事。2.在阅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关注部分文言词汇,如: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可通过工具书或互联网对这些字的古字形进行分析探讨,便于加强掌握。

一、课前预习 基础梳理

【字音梳理】1.分别给下列加横线生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1)眈眈相向 A.dān B.chén

(2)苫蔽 A.zhàn B.shàn

(3)少时 A.shǎo B.sáo

(4)弛 A.cǐ B.chí

【字词解释】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 目似瞑( ) (2)意暇甚( )
  2. 屠自后断其股( ) (4)乃悟前狼假寐( )
  3. 缀行甚远( ) (6)两狼之并驱如故( )
  4. 一狼乃从( ) (8)屠大窘( )

【文学常识】3.蒲松龄(1640-1715)字 ,一字剑臣,别号 ,世称 ,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 。

二、独立思考 课文初探

1.借助注释初读课文,然后合上书,尝试用自己话讲述该故事。

  1. 请你逐段分析本文,简要阐述各个段落所描写的内容。

三、集思广益 合作探究

1.同学们,本文情节波澜起伏,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和动词的合理使用生动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请同学们互相合作,将这系列动作描写与动词找出来进行分析。

示例:“缀行甚远”、“并驱如故”一个缀字与一个驱字,生动表现了狼的贪婪与凶狠形象。

  1. 搜集与狼相关的成语,看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与同学共同搜集狼的有关资料,看看狼的真实形象是怎样的,并说说你的收获。

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意义或用法

(1)顾野有麦场( ) (2)屠乃奔倚其下( )

(3)乃悟前狼假寐( ) (4)屠暴起( )

(5)以刀劈狼首( ) (6)盖以诱故( )

2.下边句子中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 )

A.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狼亦黠矣,而倾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说明其中的语法现象,并翻译该句子

  1.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1.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参考答案

  1. 课前预习 基础梳理

1.(1)A (2)B (3)A (4)B

2.(1)闭眼;(2)空闲;(3)大腿;(4)睡觉;(5)紧跟;(6)原来;(7)跟从;(8)困窘急迫

3.留仙;柳泉居士;聊斋先生;《聊斋志异》

二、独立思考 课文初探

1.略。

2.第一段描写了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是故事的开端;第二段写屠户畏惧狼,两次投骨不能摆脱狼的追踪,表现了屠户的谦让和狼的贪婪。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第四段讲屠户*狼,表现屠户的警觉和狡诈艰险,这是故事高潮和结尾。第五段发表议论,点明主旨,说明人类的聪慧将永远战胜邪恶势力。

三、集思广益 合作探究

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不前二字表现了畜生的谨慎,眈眈又表现了狼的凶恶。“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等都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表现了屠夫的害怕和侥幸心理;“顾”“倚奔”“弛”“持”等,变现了屠户决心斗争的觉悟。“暴起”“劈”等动作描写表现了屠夫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2.成语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狼吞虎咽等等,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邪恶狡诈形象,通常用其形象表现恶人或邪恶势力。狼实际上是一种十分有特性的的动物,它们群居,拥有十分团结的力量,它们对自己的配偶忠诚,护犊爱幼,这是在人类世界中都值得深为赞赏的品质。如此看来,狼并非是一种十恶不赦的动物,我们对它也存在着片面的看法与误解。故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课堂检测

1.(1)看见 (2)于是 (3)才 (4)突然 (5)用 (6)用来

2.C

3.(1)前进,形容词用作动词。翻译:狼不敢前进,瞪着眼朝着屠户。

(2)像狗一样,名词活用作状语。翻译: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的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3)打洞,名词用作动词。翻译: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想钻洞进入来攻屠户的后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