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有何特点,辛弃疾做过哪些事简短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14:36:14

辛弃疾有何特点,辛弃疾做过哪些事简短(1)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最近,一部小制作成本电影《辛弃疾1162》刷爆网络,瞬间勾起大家“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读书时的回忆,网友纷纷表示,原以为辛弃疾是个诗人,没想到还这么能打。是的,辛弃疾不但文采出众,而且还武艺高强;武将中他最有文采,诗人中他最能打。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不顾朝野的反对,决意发兵南侵,灭掉南宋。于是,完颜亮便开始大规模地征募军队,四处搜刮粮食、马屁等军用物资,根本就不顾国内百姓的死活。河北、河南、山东等中原地区的汉族百姓不堪重负,揭竿而起。在这种情况下,辛弃疾也组织了一支起义军,他不仅要反抗金国的残暴统治,还要实现他恢复宋朝故土的愿望。

后来,经过辛弃疾一系列花式操作,先是单骑诛*叛徒义端,后又带领几十轻骑直闯金军大营,擒获叛徒张安国。1162年,辛弃疾率领数十万义军南归,一时间朝野轰动,这一年,辛弃疾只有23岁。辛弃疾南归后,宋高宗赵构授予他官职,这让他看到了实现个人抱负的希望。然而,辛弃疾自从23岁南归,一直到他68岁去世,始终没有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也只能带着“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式的失望,在郁闷中离开了人世。

三起三落

第一次

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宋高宗禅位于孝宗。宋孝宗即位之初,颇有奋发图强的意思,起用了许多被秦桧迫害的人,追封岳飞官职,积极筹备北伐事宜。

辛弃疾当时就任于江阴,当他看到朝廷的这些积极变化后,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认为一血靖康之耻的时间到了。他去面见右丞相兼枢密使的张浚,从宋金两国的形势和兵力,陈述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江淮、川陕等地派重兵把守,请求张浚让自己领兵攻取山东。然而,尽管张浚当时负责北伐,但朝内反对的声音也很大,再加上宋孝宗在战与和的问题上也摇摆不定,张浚就没有采纳辛弃疾的建议。

辛弃疾有何特点,辛弃疾做过哪些事简短(2)

辛弃疾

隆兴元年(1163年)四月,张浚正式出兵北伐。北伐之处,宋军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但后来由于宋军内部将领的不合,使得宋军指挥混乱,结果就是十三万北伐军队一夜之间溃败。这次惨败让张浚陷入了困境,不得不引咎辞职。宋孝宗初年的北伐便这样匆匆结束,朝廷又开始与金国议和。

辛弃疾对北伐的失败深感痛惜,痛惜之余,他反思北伐失败的原因,思考如何才能恢复故土。为此,乾道元年(1165年),辛弃疾不顾官职低微,毅然越职上书《美芹十论》。在这篇上书中,他追忆了自己的家世和南归的经历,表达了对张浚北伐失败后朝廷又开始对金国求和的担忧。但是,他详细分析了宋金两国的优势和弱点以及用兵之策,对恢复宋朝故土还是充满了信心。

尽管第一次北伐失败,但宋孝宗并未完全放弃收复中原之志,他起用在采石之战中大败金军的虞允文为相,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布置军务。因此,当他读到辛弃疾的《美芹十论》后,宋孝宗非常高兴,并召见了辛弃疾。事后,辛弃疾被任命为司农寺主薄,掌管朝廷粮仓、籍田和园囿等事务。这些都是打仗之时的后背物资,辛弃疾自然明白物资对战争的重要性,因此,他对自己的这个职位极为用心。

但是,令人痛惜的是,辛弃疾此次的准备又因为形势的变化,而付诸东流。宋孝宗急于洗刷上次北伐失败的耻辱,就经常催促虞允文尽快出兵;而虞允文吸取上次北伐失败的教训,在军力和财力没有完成成熟的情况下,是坚决反对仓促出兵北伐的,一再将日期延后。

乾道九年(1173年),宋孝宗决定强制出兵,虞允文知道皇帝是铁了心要立即出兵,如果自己再推迟,恐怕会引起皇帝的猜忌。于是,虞允文就日夜奔走,筹备粮草,积极备战,但没想到,由于过于操劳,虞允文竟染病不起,不久就病逝了。

虞允文的去世,对宋孝宗的打击很大,一时间,主和派的势力在朝中占据了上风,而太上皇赵构也处处牵制宋孝宗,使得宋孝宗无法全力抗金,不由得意志消沉,放弃了恢复中原的计划。

辛弃疾面对这样的局面,悲愤无比,但又无能为力。更令辛弃疾失望的是,自己的军事才能无法用在抗金的事业上,还不得不被朝廷派去镇压茶商的起义。事后,辛弃疾开始了频繁的职位调动,淳熙八年(1181年)被弹劾罢官。

第二次

辛弃疾被罢官之后,就来到了江西上饶居住,这一闲住就是十一年。虽然被罢官,但还是不忘初衷,时刻想着恢复故土,他在与许多主张抗金的人士如陆游、陈亮等人积极交往,经常写一些豪情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当时,宰相王淮爱惜辛弃疾之才,便向宋孝宗建议让辛弃疾复出,但可惜的是,宋孝宗没有采纳王淮的建议。一直到绍熙三年(1192年),辛弃疾才被宋光宗起用,奔赴闽南任职。

辛弃疾为实现自己的抱负,曾上书光宗,建议加强荆湖一带的防御能力,但光宗不予理会。

绍熙五年(1194年)七月,宋光宗禅位于宋宁宗,外戚韩侂胄因拥立新帝有功,却没有升官,因此与宰相赵汝愚发生了矛盾。

后来,随着韩侂胄掌权,便对赵汝愚一党进行打击报复,赵汝愚提拔的官员如朱熹、陈傅良、陈亮等自然也无法幸免。由于辛弃疾与朱熹、陈亮等人关系密切,也受到了牵连,最后被罢官。辛弃疾无辜地被卷入了党争之中,雄心壮志不能实现,便归隐起来了。

这次罢官对辛弃疾打击很大,在这期间他创作的诗词中均透出一丝无奈和悲凉,如“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类词句经常在他的诗词中出现。

辛弃疾有何特点,辛弃疾做过哪些事简短(3)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第三次

再次被罢免的辛弃疾,开始不问世事,对朝廷感到失望和灰心。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韩侂胄掌权之后,为了收拢人心,想借建功立业来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宋宁宗也想有所作为。君臣二人经过一番商量,觉得收复中原、洗刷靖康之耻是最大的功绩,因此,宋宁宗和韩侂胄都主张北伐,并付诸行动。

韩侂胄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就起用了许多之前被贬的人士,辛弃疾军事能力出众,颇有名声,自然是宋宁宗和韩侂胄此时需要的人。

嘉泰三年(1203年),辛弃疾就职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辛弃疾在任上颇有作为,得到了宋宁宗的召见,不久又被任命为镇江知府。镇江地处抗金前线,朝廷让辛弃疾担任镇江知府,意图是很明显的,表明要加强边防,准备北伐。到了镇江后,辛弃疾立即招募新兵,还派人深入金国境内打探金军的情报。

辛弃疾正在做着积极准备,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他没有等到北伐的开始,便于开禧元年(1205年)第三次被朝廷罢免。辛弃疾被罢官的第二年,宋宁宗正式下诏北伐,宋军的表现可谓是是虎头蛇尾,开始是打了一些胜仗,但紧接着却是连吃败仗,形势对南宋非常不利,南宋又不得不与金国议和。韩侂胄难以接受金国苛刻的议和条件,便想再次出兵北伐,但被吏部侍郎史弥远所*。韩侂胄的被*,标志着南宋北伐彻底的失败。

在此期间,虽然朝廷想多次授予辛弃疾官职,但此时的辛弃疾已年过六旬,对朝廷已经彻底死心,就拒绝了朝廷的召唤。

辛弃疾壮志难酬的原因

辛弃疾无法实现理想的原因,除了南宋朝廷本身的软弱之外,还很大程度上与他的性格有关系。

辛弃疾自小就在祖父辛赞的教育下,养成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与雷厉风行的做事方法,并且还眼中揉不进任何沙子,这一点可以从他斩*叛徒就可以得到证明。

当初,辛弃疾在中原揭竿而起,投奔了另一支力量更大的起义军,即耿京所部。当时,与辛弃疾素有往来的和尚义端也聚集了千余人,辛弃疾便将他引荐给了耿京。但是,义端并不是真心要抗金,竟然在一日夜里将耿京的帅印盗走,送往金营。

辛弃疾知道这件事自己也有责任,如果义端将义军的情报泄露给金军,将会使义军陷入危险境地。辛弃疾就单枪匹马追赶上了义端,砍掉了叛徒义端的脑袋。

后来,义军叛徒张安国*害了耿京,辛弃疾更是带着几十人,就敢闯金军大营,将金军*得胆战心惊,成功把叛徒张安国抓回南宋。

从以上两件事就可以看出来,辛弃疾不但是胆识过人,性格无疑也是那种刚毅耿直之人,眼里是揉不进任何沙子。

而恰恰是辛弃疾的这种刚毅性格,与南宋懦弱宽忍的世风格格不入。辛弃疾在江西任职时,见赣州官员罗愿廉洁清明,处理政务得当,便向朝廷大力举荐。而另一官员施元急功近利,对百姓过于严酷,弄得百姓怨声载道,辛弃疾见此情况,立即上书罢免了他的官职。辛弃疾曾任湖北安抚使,当时他手下有个军官纵容部下殴打百姓,当地百姓担心官官相护,敢怒不敢言。但是当辛弃疾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勃然大怒,下令严厉惩处闹事的部下。

辛弃疾有何特点,辛弃疾做过哪些事简短(4)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虽然辛弃疾对事件的处置得到了百姓的拥戴,但他也因此被调职。这说明,在当时的南宋官场,官官相护的现象非常严重,而辛弃疾却偏偏打破官场的一些潜规则,自然无法得到同僚们的认可。一个官员如果不被周围的同僚认可,那就是被孤立,被调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辛弃疾经常被调职的原因。

另外,辛弃疾不惧怕权贵的性格,也给他带来了很多的麻烦,进而影响自己的仕途。当年韩侂胄为了打击朱熹,将其理学定为伪学,禁止理学流传,这就是“庆元党禁”。朱熹的一些门上和崇拜者为了避祸,纷纷与朱熹划清了界线,而辛弃疾却并未因此疏离朱熹,反而与他来往更加密切,显示对朋友的一番真诚。后来,朱熹去世,很多人不敢给他送葬,而辛弃疾却置生死不顾,毅然前往悼念,并为朱熹写祭文,评价朱熹“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辛弃疾这种鲜明的性格,还体现在有关宋金战事上。辛弃疾曾在湖南主管科举考试,当时有一位考生文笔极好,辛弃疾很是赏识。但是,当辛弃疾发现那位考生的名字叫“赵鼎”后,不由得勃然大怒。原来,绍兴初年朝廷有个宰相叫赵鼎,他在宋金议和问题上首鼠两端,使秦桧的投降政策才顺利进行,这让辛弃疾对宰相赵鼎很不耻。现在见到一个同名同姓的人,辛弃疾竟然也迁怒于他,但是辛弃疾翻阅考生赵鼎的试卷,觉得确实是个人才,就录取了他,这个赵鼎后来也成了著名的抗金将领。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辛弃疾有时候也会感情用事,在关于国家的问题上,更是爱憎分明,这种性格拿到现在来说,无疑就是个愤青。这种性格会经常得罪人,要想在朝廷苟且懦弱的世风下生存,无疑是很难的。

辛弃疾,作为一个北宋遗民,他不忘国耻,毅然南归,为收复失地呕心沥血。他经历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这四朝尚是南宋国力强盛之时,但都不能成功收复故土。辛弃疾北伐的愿望一次次落空,只能空留遗憾,把满腔的热情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名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