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诗人卢延让有诗《松寺》云:
山寺取凉当夏夜,共僧蹲坐石阶前。
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衣汗稍停床上扇,茶香时拨涧中泉。
通宵听论莲华义,不藉松窗一觉眠。
然辛弃疾的《西江月》将其中一句稍作改动: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卢诗虽不失为一佳作,但对比之下便稍显逊色。“欲为雨”将天气的变化直白道出,而改后的句子则更加含蓄,先说天上只能看到零星的七八颗星星,以此告诉读者云层很厚,也就不难推测出快要下雨了。如此看来,高下立辨。
汪精卫行刺清摄政王载沣,事情败露后被囚。狱中曾作五言绝命诗: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宁汉合流后,有人将此诗改为七绝,用以讽刺其投敌叛国:
当年慷慨歌燕市,而今从容做楚囚。
恨未引刀成一快,可怜辜负少年头。
前者慷慨激昂,宁死不降,爱国之心天地可鉴;后者则与前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红楼梦》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林黛玉进贾府一节中,形容黛玉外貌的诗句出现了两个版本: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程乙本》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黛玉的两眼常常湿润,“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对应“含露”二字更加恰当。而且,“似蹙非蹙”的“蹙”是皱眉的意思,皱眉应是身体不适或心里不快时的一种表情,正合了“似泣非泣”之意。
更何况曹雪芹对林黛玉这个形象倾注了大量心血,绝不会用“含情”这样风尘气满满的词去轻薄了她。
晏殊的作品《浣溪沙》可谓流传甚广: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在这首《浣溪沙》之前,他还写过一首诗,题为《示张寺丞王校勘》: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晏殊对自己的佳句可谓爱得深沉,三句话,只改动了一个字。但由于尾句的明显变化,后者比起前者,感情基调更加昂扬,而前者则更强调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