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次上班会课,我们讲得一清二楚,学生也听得明明白白,但是用不了多久,总会听到班上最热心、最爱打小报告的同学急冲冲地跑进办公室,冲着你就喊:
“老师,XXX和XX打架了”
“ 老师,XX随地乱扔垃圾”
“XXX在班上追逐打闹”等等。
我想,如果你当过班主任,上面的场景,你一定不会陌生!
此时,可能我们心中在想,为什么我们制定了班规却形同虚设?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呢?为什么如此简单的规则,每个人都知道,甚至都能背诵,但是让学生执行起来却如此困难呢?
其中必有原因,其实,我们需要学生做到地很简单,就是四个字:学以致用。
学生们为什么难做到学以致用?原因在美国的肯·布兰迪等人编写的《知道做到》一书中就阐述了三点:信息过载、消极过滤、缺少跟进。
所以,今天也将书中的一些观点分享给诸位,希望大家新学期在制定班规时可以注意下面3点。
1
谨防信息过载
很多时候我们制定的班规既多又乱,事无巨细,密密麻麻用一张纸也写不完,用一节课也不能把PPT上的班规从头到尾讲完。
如果说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自己都记不住繁杂的班规,又谈何让十多岁甚至更小的孩子来记住呢?
而我们中小学的班级日常管理,简单概括无非就是那么几方面:安全、德育、纪律、成绩。
所以我们不是盲目地让学生接触大量信息,而应该少而精。这就要求我们制定班规时要追求简单明了、准确清晰、容易执行。学生看完就知道、看过就能去做。
不要这样做
你应该这样做
事无巨细,样样包含
简单明了:抓好安全、德育、纪律和成绩这几方面,允许一定范围的弹性。
内容宽泛,指向不明
准确清晰:明确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奖惩分明(奖励及处罚的方法不必包含)。
追求文采,复杂难懂
易理解、执行:用简短的文字表达,看到班规不用思考直接可做。
2
莫要消极过滤
《知道做到》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
作为孩子,他们会尽量通过自己的成就来赢得关注,从父母、老师那里寻求表扬和认可。然而这是一个充满挫折感的过程,因为很多时候,父母、老师总是倾向于强调那些消极的事情。
当孩子表现良好时,父母、老师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就什么也不说;而一旦我们做错某些事情,就会大发雷霆。
其实不但是孩子,甚至是成年人,他们的积极行为同样需要得到强化。可见,强调消极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需要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引导学生带着一种开放、积极的心态去聆听老师的教诲。
我们要改变学生对于班规“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的刻板印象,就必须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以他们喜欢的方式来接受、拥抱新的班规。
如果能把班规串联成一首歌谣,或是一段通俗易懂的话并能朗朗上口,那么学生思维中的抵触情绪就不会那么强烈。
例如:
“上下放学人行道、生命安全大于天;
教室里,不追逐不打闹,安安静静学习好;
别人碰疼提醒他,文明用语劝服他,必要时候找老师,老师处理还公平;
上课时,多举手抢回答,活跃气氛靠大家;
今天作业明天交,不得偷懒耍赖皮。”
3
不可缺少跟进
在办公室我们总会听见有些老师无可奈何地埋怨着:
“这是什么鬼,上个星期还好好的,这个星期就全乱套了,这些学生都跟疯了似的,班规都管不了了。”
正如彼得.德鲁克说的“没有什么好事是偶然发生的。”如果让学生在接触了新的班规之后,没有制定一个跟进计划,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很快就会恢复旧习惯。
因此,在改变行为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等到学生完全做对一件事之后才去表扬他们。
《知道做到》一书中告诉每位老师:
刚开始,他们(学生)的表现可能只是接近于正确,但这时你就应该提出表扬。因为你所面对的目标总是在不停地移动,所以你一定要按照进度表提出表扬。然后你再纠正他们,这样他们才能继续改进自己。”
所以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良好的跟进学习系统:
告知
(告诉如何做、做到一个什么标准)
↓
演示
(亲自示范)
↓
尝试
(让学生尝试,不断试错,不断改进)
↓
观察
(观察学生的行为)
↓
表扬进步或进行修正
(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或不足的地方给予指导改正)。
我们简单概括地说,要想学生遵守班规,能够学以致用就要做到:
- 追求少而精;
- 及时强化积极行为,引导学生积极聆听;
- 制定一个跟进计划,及时跟进。
当然,做到了上面这三个方法还不够,还需要不断地去重复,因为“重复是克服所有知行差距的三个问题的关键。”
当然,这里的重复实际上指的是间隔性重复,这种重复不仅仅是不间断地重复,更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之后再重复。
今天就讲到这,希望对每一位新班主任有所启发,也推荐大家可以看看《知道做到》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