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宋史》312卷 韩琦传
【原文】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为英宗山陵使。琦执政三世,或病其专。御史中丞王陶劾琦不赴文德殿押班为跋扈。琦请去,帝为黜陶。永厚陵复土,琦不复入中书,坚辞位。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入对,帝泣曰:"侍中必欲去,今日已降制矣。"赐兴道坊宅一区,擢其子忠彦秘阁校理。琦辞两镇,乃但领淮南。
【译文】神宗继位,任命韩琦为司空兼任侍中,并且为上一任皇帝修建皇陵。韩琦执政三朝,有人担忧他专权。御史中丞王陶弹劾韩琦不赴文德殿值班为跋扈。韩琦请求离职,神宗为此将王陶贬职。永厚陵复土,韩琦不再入中书任职,坚决辞去官位。授职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入朝言对,神宗流着泪说:“侍中一定要辞去,今天已经降制了。”赐予兴道坊住宅一区,提拔他的儿子韩忠彦为秘阁校理。韩琦辞去两镇之职,就只兼任淮南之职。
【解析】韩琦在宋朝是个能够能武和范仲淹是齐名的大宰相。对于控制权力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心得,权谋网详细解析这背后的权力规律:
一、究竟谁在敲打韩琦?
1、表面是王陶
我们表面感觉王陶很冤枉,看到韩琦飞扬跋扈,出面弹劾,维护皇帝利益,非但没有受到皇帝的表扬,或是对韩琦处罚,反而自身受到贬职处理。王陶弹劾的就是韩琦的专权,既然是专权跋扈,你一个简单的弹劾能够扳倒?所以明知道是摸老虎屁股的事情,为什么王陶会干?
2、实际是皇帝
因为王陶摸透了皇帝的心思,原因是,新皇帝上位,面对一个飞扬跋扈的三朝老臣韩琦,自然心里不爽,自己对韩琦没有恩,韩琦自然不会太尊重自己,韩琦的实力又大,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清除掉。只能通过王陶的弹劾,有打击王陶,直接讨好施恩韩琦,表明皇帝对韩琦的信任,拉拢关系。
3、幕后是韩琦
那么问题来了,王陶为什么什么好处没有,会愿意给皇帝当枪使?其实这背后真正的操盘手是韩琦,因为韩琦历任三朝,积累的矛盾不少,新皇帝上位,必然其他的朝臣,必然会蠢蠢欲动,韩琦必须通过小事情的来进行引蛇出洞,故意范小错误,引蛇出洞,来一个权力测试!
二、为什么韩琦会测试?
1、测试新皇帝的态度
韩琦是个权谋高手,面对新皇帝故意要犯点小错误,看看皇帝的对自己的态度。果然皇帝的立即就处理了弹劾自己的王陶,给众大臣释放了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那就是韩琦的政治地位是谁都无法撼动的,即使是新皇帝上位,自身的依然是地位稳固。
2、测试朝廷竞争对手
王陶跳出来指责韩琦非常跋扈,这其实就是韩琦的引蛇出洞,因为很幕后的政敌,会利用这个事件煽风点火,添油加醋,什么牛鬼蛇神都会跳出来,这样就能够看到被压制的反对势力,让自己看到谁才是自己真正的敌人,方便之后逐一剪除。
3、测试自身权力稳定
除了王陶没有人跳出来,集体反对,韩琦很满意,这时候,以退为进,不做任何的辩解,坚决辞职,表明自己没有跋扈的心态,一来,算是给皇帝的一个态度;二来,测试自己的权力稳定,看看皇帝是不是真心,要重用自己;三是,看看自己的背后势力,会不会背叛自己。
三、给我们的职场启示?
1、用小错误让上级施恩
作为老臣和新领导关系薄弱,如何加强和皇帝的关系呢,这时候,故意犯一个小的错误,这就是故意把小的把柄交到皇帝手里,让领导有了施恩的机会。这样一个不参加值班的工作小错,就是创造了皇帝和大臣之间的亲密关系。让皇帝有奖罚权,演绎一场上下级之间的和谐关系。
2、以退为进会得到更多
如果韩琦牢牢的占着位置不走,新皇帝并没有更多的位置和权力给与他,不能给他恩裳,自然心里就不踏实。赏无可赏,只能*掉。所以,韩琦自己故意放弃位置,这就为后来,皇帝施恩给他,留下了极大的操作空间,能够让皇帝拥有施恩权,让皇帝有一种权力操纵的快乐。
3、势力永远比位置重要
韩琦表面是不贪恋权位,恰恰获得了更多的权力,这是高风亮节的道德品质?其实不是,这是权力操作的魅力所在,因为真正的职场高人,并不是看重表面的位置,而是背后的势力。韩琦三朝的经营,到处门生故吏,自己的实力在,外部的危机在,朝廷不得不再次启用自己出山。
文章的最后,很多人有个疑问王陶的结局呢?宋史329卷有记载,终身不被皇帝看重“薄其为人”。原因是王陶就是韩琦提拔起来的,通过配合韩琦测试,遭皇帝贬官。韩琦的真正对手吕公著给皇帝说,王陶他是韩琦提拔起来的,又反对韩琦,这样的小人“反覆不可近”。顺水推舟的就除掉了韩琦的一员大将,让韩琦和王陶都吃了哑巴亏。权力斗争的魅力就在这里,高手都是幕后交锋!
更多干货请关注微 信 公 众 号“权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