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余光中课文预习,乡愁余光中原文格式抄写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17:49:50

走进作者

余光中(1929~),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

当代诗人和诗评家。

作品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背景介绍

诗人是1949年离开大陆的。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成为他诗歌作品中重要的内容。

诗歌分析

乡愁余光中课文预习,乡愁余光中原文格式抄写(1)

乡愁余光中课文预习,乡愁余光中原文格式抄写(2)

乡愁余光中课文预习,乡愁余光中原文格式抄写(3)

乡愁余光中课文预习,乡愁余光中原文格式抄写(4)

乡愁余光中课文预习,乡愁余光中原文格式抄写(5)

重难点分析

1、如何理解作者的乡愁?

答:诗人的“乡愁”中更深的是一个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思念,是对台湾回归的一种期盼。这不只是诗人一个人的心声,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心声。

2、体会诗歌中“母亲”“新娘”这两个意象,想一想,他们仅指诗人的母亲和新娘吗?

答:不是。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这种思乡情结,不只是诗人一个人才有的,是千千万万台湾人民共同的心声。 对“母亲”“新娘”的思念绝不只是诗人一个,而千千万万的台湾人民。

3、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借助时空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同时也表达出诗人一生之中那缕缕不断、绵绵悠长的思乡情结。这不仅是诗人一个人的情感体现,也是整个台湾人民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