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日报
设备算不上专业,却记录下一个个平凡人不平凡的行动,让我们收获温暖和感动,燃起勇气和希望
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防止疫情向全国蔓延。这一天,家住武汉的视频博主林晨拿起熟悉的摄像机,记录下不复往昔热闹的武汉长江大桥、楚河汉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日子里,许多人开始用视频日志的方式记录日常生活、志愿服务、社区联防和医务工作。这些记录者有记者,有医生,有患者,也有不少像林晨这样的普通市民,视频日志多由一两人完成拍摄剪辑,设备算不上专业,却记录下一个个平凡的中国人不平凡的行动,让我们收获温暖和感动,燃起勇气和希望。
这是一群助力城市运转的热心人。
在视频日志《武汉日记2020》中,视频博主“蜘蛛猴面包”一边做志愿服务,一边记录城市日常。他说:“一开始,我只是想做一个记录者,但现在,我肯定先是一个志愿者。”
志愿者是《武汉日记2020》记录最多的一个群体。他们是义务运送捐赠物资的司机、给医护人员提供住宿的酒店经理、帮医护人员剪发的理发师、为医院送餐的餐厅老板。他们尽己所能照顾在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而每当问到为什么做这些的时候,回答通常都这般朴素:“因为我们是武汉人,这是我们的城市。”平凡的想法,平凡的坚守,支持着这座城市的不停运转。
2月23日,曾在《武汉日记2020》中出镜的外卖骑手吴辉,在国新办记者见面会上,讲述了他的故事。临近春节,就在吴辉打算停止接单的时候,通过视频看到一线医护人员的年夜饭就是一碗泡面,吴辉骑上电动车,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给医护人员送餐,给市民跑腿代购。有一次送外卖,两位老人看到后问他,“现在还能点外卖?”吴辉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出现,是能够给人们安全感的,这个城市运转离不开自己。
这是一群疫情防控一线的守门人。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外防输出(入)、内防扩散,社区干部、基层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还有大批志愿者,全力以赴、不怕繁难,换来社区居民的安心。
2月17日,为进一步控制疫情,武汉市各社区开始为期三天的地毯式上门摸排。武汉市江汉区的万松社区,是一个有87栋单元楼的老社区。这里楼层错落繁杂、人员居住密集,并且没有安装电梯,摸排工作量非常大。72个小时,87栋单元楼,3595户居民,却仅有25个工作人员。他们将如何完成这一任务?镜头里,社区网格员一次次背上40斤消毒水爬9层楼,努力多迈一个台阶,多摸排一户,多喷一桶消毒水,给居民们多一份安心。
沈胜文是武汉百步亭的一名社区民警,自腊月廿九凌晨接到派出所打来的电话起,20多天没有回家。沈胜文说:“我得把门守好,门守住了,大家才能安全!”为保障交通畅通,陕西合阳交警赵旭东一直在一线值守。“你脸咋了?”赵旭东摘下口罩才发现,自己的脸因为长时间暴晒成了“口罩脸”,这是赵旭东和同事们连日辛苦的印记。
这是一群迎难而上、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
在武汉塔子湖方舱医院,除了每天例行查房、巡检、送餐,医护人员们还在想方设法改进每个流程环节,为患者增加娱乐活动,注重患者心理调节。2月17日,网名“麦兜妈”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拍摄下一段温暖动人的生日会视频。这场特殊的生日会由医护人员策划,“寿星”们是全舱2月份生日的患者。医护人员动情地说:“希望可以陪着你们一起,战胜疫情,我们一起早日回家!”这一刻,感受着手牵手、心贴心的踏实力量。
另一个镜头里,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ICU护士孙青疲惫不堪,片刻休息后继续投入工作,病房里的一位老人恳切地嘱咐:“休息好,莫搞病了。你们为我们服务,把你搞病了,我们就对不起人。”1998年出生的许雯娇是江苏支援湖北医疗队最年轻的一位护士,她用镜头记录下自己忙碌的一天,在父母眼中她还是没长大的孩子,在病人眼里她是最可靠的肩膀。
以生命守护生命,将白衣作为战袍。从未谋面的英雄们,有多少人想在你们彻底脱下紧裹的防护服和口罩的那一刻,给你们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是我们所有人的战“疫”。3000余名警力全力值守武汉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方舱医院,疫情不退,他们不退;4万多名驰援的医护人员和湖北武汉同行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全国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千万个普通人心手相连,汇聚无穷的力量,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