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zhāng】,金文字形的上面是“辛”,为錾凿的意思;下面像是一个玉璧,本义应是雕琢纹章,是会意字。在金文中是用作玉璋的“璋”,这是玉制礼器的一种。之后才引申为乐曲终了的意思。
说 文 解 字
《说文解字》把“章”字归在了“音部”,《康熙字典》则将其归在了“立部”。
“《說文解字·音部》章:樂竟爲一章。从音从十。十,數之終也。
段玉裁注:歌所止曰章。會意。”
许慎与段玉裁的解释依据的是篆文。而金文的“章”字是从辛,而不是从音、从十。
以“章”作偏旁的形声字有:
玉璋的璋、彰显的彰、漳水的漳、樟木的樟、蟑螂的蟑、獐子的獐、幛子的幛、障碍的障、层峦叠嶂的嶂、乌烟瘴气的瘴……
文 献 选 读
“
《詩經·小雅·六月》:
織文鳥章。
”
织文,是“识纹”的假借,指士兵衣服背后的标识、徽号。
鸟章,是指旗帜上鸟隼的纹章图案。
“
《詩經·小雅·大東》:
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
织女星是由三颗星组成的不等边三角形,所以说是“跂”,即不正。
织女星在每一个时辰要移动(襄)一次位置,但仍然织不成花样纹章。
报,是往复;章,是指纹章。
“
《詩經·小雅·裳裳者華》:
維其有章矣。
”
这里的“章”,是指谈吐有文采,做事有章法、有教养。
“
《詩經·小雅·棫樸》:
追琢其章。
”
追琢,即雕琢。章,指外表的气度。
“
《周禮·冬官考工記》:
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五采備謂之繡。
”
青色与赤色相搭配称做“文”,赤色与白色相搭配称做“章”;白色与黑色相搭配称做“黼[fǔ]”,黑色与青色相搭配称做“黻[fú]”,五色皆备称做“绣”。
“
《周易·坤卦·六三》:
含章可贞。
”
“含章”,含,是包含、蕴含;
章,是绚丽的纹章。
“可贞”,即所占问的事情是可行的。
“
《周易·垢卦·彖傳》: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
”
品,是众多。
咸,是皆、都。
章,是彰显。
当天地的阴阳之气相遇在一起时,万物都彰显出其兴旺繁荣。
“
《論語·公冶長》:
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
我门下的那些学子,志向高远,文章有条理、有韵味,很值得看。我不知怎样去裁剪他们。
成 语 典 故
出口成章
口才好,文思敏捷,说出话来就成文章。
“
《詩經·小雅·都人士》:
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
率由旧章
率由,即遵循、沿用。
指严格遵循前人留下来的旧典章制度。
“
《詩經·大雅·假樂》:
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
断章取义
只是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章节,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顾全篇的内容。后指引证文章时,只取其中的一两句,而不顾及全文的本义。
“
《春秋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
”
寻章摘句
只从别人的文章中摘抄片言只语,而缺乏自己的创造性。
“
裴松之注《三國志·吳書·孫權傳》引《吳書》:
吳王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雖有餘閑,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書生尋章擿句而已。
”
章甫荐屡
章甫,是戴在头上的帽子。
荐屡,即垫在鞋子下面。
比喻上下颠倒。
“
《史記·屈原列傳》:
章甫薦屨兮,漸不可久;
嗟苦先生兮,獨離此咎!
”
约法三章
刘邦灭秦之后,废除了秦朝繁缛的法律,只简单地与民众约定三件事不能做。
后来指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的事
“
《史記·高祖本紀》:
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