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啼啭的意思,啼啭的意思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20:37:50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译文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对景物气候的变化才格外敏锐。

云霞从海上升起带来曙光,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和风吹拂送来黄莺的声声啼啭,晴日照耀着摇曳的蘋叶。

忽然听到有人唱起高亢而古雅的曲调,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止不住热泪长淌揩湿了巾帕。

声声啼啭的意思,啼啭的意思(1)

词句注释

⑴和(hè):指用诗应答。

⑵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

⑶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

⑷宦游人:离家作官的人。

⑸偏:出乎寻常,特别。

⑹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

⑺淑气:和暖的天气。

(8)黄鸟:即黄莺,又名仓庚。

(9)晴光:谓春光。

(10)蘋(pín):水生植物绿萍,浮萍。

(11)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12)巾:一作“襟”。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作。此诗写诗人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这是一首和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

声声啼啭的意思,啼啭的意思(2)

创作背景

杜审言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大约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他到江阴县任职。此时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在江阴县任职时,杜审言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应为《早春游望》,内容已不可知。此诗是杜审言为唱和而作。

声声啼啭的意思,啼啭的意思(3)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和诗,作者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诗人却像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在言外。

诗一开头就发感慨,说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言外即谓,如果在家乡,或是当地人,则习见而不怪。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这一开头相当别致,很有个性特点。

声声啼啭的意思,啼啭的意思(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