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是在描述雪越下越大,漫天雪花飞舞的大场景,在广袤的天地间,眼前无数片雪花从天而降,冰天雪地的白雪覆盖在了鲜红的梅花上,也掩盖不住梅花的颜色,大雪纷飞,而寒梅则傲立雪中,斗寒吐妍,一红一白,呈现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
虽然这首诗中,郑板桥没有过多的歌咏雪的特征和品格,只是选取了其色白的特征。但郑板桥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并没有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进行比较,而是认为雪和梅是相辅相成的。
整首诗还有一个绝妙之处,虽然是一首咏雪诗,全文却没有一个“雪”字,几乎都是数字堆砌而成,从一到千再到万,看似数字庞大却丝毫没有累赘之意,反而让人更容易理解和背诵。
虽然没写雪,却句句在说雪,足以见得郑板桥的才华!
03 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清正廉洁深得民心在扬州卖画为生,补贴家用的同时,郑板桥仍然在为科举考试而努力着,二十年后,年近四十的郑板桥终于中了举人。
又过了四年,他进士及第,奋战数十年,他终于考取了功名,在家满心欢喜地等候朝廷授予官职。
然而,因为家世卑微,在朝廷中也没有人能够扶持推荐,在家中等了足足六年,郑板桥才被委任为范县的县令,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坎坷的身世让郑板桥饱尝人世间的艰辛,也让他对百姓怀有深深的同情,进入官场的他立志成为一名为民谋福利的好官。
在其位谋其职,郑板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他确实做到了成为一名好官。
初到范县就任县令时,范县的交通还很闭塞,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地区,当郑板桥来到瓦草相间的县衙时,一向淡泊名利他并没有任何怨言,而是直接坐在里面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因为出身贫寒,他深知百姓生活不易,走马上任后便以公自约,以廉自律,爱民如子。
在郑板桥为官的时候,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百姓们的生活疾苦,郑板桥经常深入到百姓之中去。
他常不坐轿子,也不许鸣锣开道,不许打“回避”“肃静”的牌子,而是身着便服,脚穿草鞋到乡下察访。即便夜间去查巡,也仅差一人提着写有“板桥”二字的灯笼引路。
因为他常常微服“陇上闲眠看耦耕”,有时候上级官员来找他,都见不着人影。
久而久之,在郑板桥就任范县县令期间,他勤政为民,整个县的各类公事,都能得到及时解决,而且都被妥善处理。百姓们的冤屈也在郑板桥的深入调查下得到伸张。
在郑板桥管辖的地区,“讼简刑轻”,甚至能够做到“卧而理之”,郑板桥的业绩也被百姓们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四年后,郑板桥被调署潍县。在潍县任上七年,竟有五年发生旱蝗水灾,生民涂炭,饿殍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