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脍炙人口且涵义深刻的成语和故事,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
其中“乐不思蜀”就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它源自三国时期的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而与之相关的蜀汉后主刘禅,更是历史上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
那么,“乐不思蜀”究竟是怎么来的?刘禅又是否真的昏庸呢?
“乐不思蜀”的故事也是有历史记载的,它源自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而《三国志》本身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据记载,蜀汉灭亡之后,蜀国后主刘禅便被带到了魏国的首都洛阳,封为了安乐县公,与司马昭一同生活。
一天,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故意让伎人表演蜀国的乐舞,以试探刘禅的心意如何,从而打趣他。
刘禅的左右随从人员看了,都流露出悲伤之情,并流下了眼泪。
然而,刘禅却毫无反应,反而沉浸在了欢快的歌舞之中嬉笑自如,完全没有一点点悲伤的亡国之恨。
司马昭看后,不禁摇摇头,叹了一口气,对魏国的一位大臣说:
“人之无情,乃至于此啊!即使诸葛亮没有死,也没法长久扶持这样的一位国君啊!”
司马昭问刘禅:“安乐公,颇思蜀否?”
意思是说:你是不是很想蜀国呢?
刘禅连忙答:“此间乐,不思蜀也。”
意思说:我在这里很快乐,我不想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