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从5岁那年随父亲从吉尔吉斯坦来到四川。又从25岁到42岁之间,一直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对祖国山川疯狂的热爱,他写了很多山水诗,那咆哮愤怒一泻千里的江河,无限挺拔的山峦,与前代以及后代的山水诗相比,明显的体现出他个性的特色和盛唐气象,诗《望庐山瀑布。》: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诗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将 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奇壮丽、气象万千,可以看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又如诗《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边来。
诗中壮丽山河的展现,气势磅礴,又有一种青春的旋律,给人一种无限的展望,这正是盛唐诗歌的普遍特征。
3、游仙寻道诗--飘逸洒脱,盛唐自由,解放个性。李白信仰道教,其诗中也有它的体现喜爱自然,颇有老庄风范,渴望达到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那狂傲不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与道教思想相得益彰。
道教为李白的诗歌表达提供了广阔的意象空间,诗《游泰山》"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天门阙""之女"等也都与道教离不开。
宗教的昌盛是政治扶持的结果,唐玄宗,大力推广道教,社会风气也变得如此。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里面的仙人、天台、五岳、云之君等充满了唐朝道教的文化色彩,全诗又是一场梦,也只有盛世之下才有如此闲情逸致,如若是战乱年代,又怎会这样写。
李白人格的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这是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是盛唐精神的高度升华的产物。
4、个性风格诗--热烈追求,大胆批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个性鲜明的体现。风格即人,什么样的风格就会创作什么样的艺术,李白的诗词中,大部分描写的都是他自己内心独特的想法,还有一部分是对现实的批判。
《将进酒》,直言自己饮酒作乐和朋友们一起清谈狂论,豪情万丈,散掷千金。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只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在此在此之上才能展现出人物的艺术创作水平。轻狂的李白,不愿如常人一样借酒消一时之愁,他要消去万古的忧愁。有愁也不会"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而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