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76年,40岁的苏轼在密州担任太守。此时他的人生谈不上多么顺利,却也没有经历太多的坎坷。他已经感觉到京城当中并非久留之地,所以自放外任,来到了密州。
他在这里写出了第一首豪放诗词,也就是那首著名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事实证明,四十不惑的词人在这一段时间收获了太多经典的诗词。除了那首豪放词之外,另外一首写秋月的宋词,字字精美,句句含情,千百年来一直传唱,却无人能够望其项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宋词就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关于这种诗词的内容我们恐怕再熟悉不过。少年时代所学的古典诗词当中,这一句是最为经典的名篇,而且我们也是最容易背的过去的。
今天的我们甚至还在歌曲的传唱当中不断的加深印象,以至于虽然离开校园几十年,对于这首古诗,这首诗词依然念念不忘,对于其中的经典意境之美,更是有切身的感知。
在这首宋词的一开篇有几句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远在密州,中秋之夜喝的酩酊大醉。毕竟在词人的世界当中,饮酒,赏月是世界上最为快乐的两件事,中秋之夜饮酒,更是让人感觉到如此美丽。而且在这个夜晚,他还想起了远方的弟弟,就拿这诗词来表达对对方的思念,也可见兄弟情深。
诗词的一开始就写出了词人不凡的气魄。他“把酒问青天”,继承了屈原《天问》、李白《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文学传统,直刺明月的起源,更能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接下来的诗句就是他的想象了。“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此时的天上是什么日子?他现在还想亲自的去到月球上去谈看一番,“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但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直留在他的心头。
下片则是由天边的月亮想到人间的离别,感慨人生的悲欢离合。夜已深,苏轼大醉却无法安眠。毕竟此时他还思念远方的亲人。中秋之夜就是团圆的日子,但是在他的身边只有他自己。
他埋怨月亮: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但随之又为他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最后则是词人美好的人生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十个字是沉甸甸的人生祝福,也是所有中秋之夜,人们共同的心里盼望。
这首诗词意境豪放而扩大情怀,乐观而旷达。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能给人带来独特的美学感受。
古往今来写月亮诗词的诗词不计其数,但无人能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