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传统节日“上巳节”,也是春天的庆典日。《诗经·郑风》中唱道:“士与女,方秉蕳兮”。在草长莺飞、群芳绽放的阳春三月,上巳节是一个美好而诗意的节日。
上巳节从何而来?
三月三,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为什么叫上巳节呢?古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上巳节起源于汉代,魏晋以后该节日改为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唐宋时期最为繁盛,被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庆祝。
古时上巳节人们都做些什么?
祓 禊
古时,拥有特殊香气的兰草,被视作灵草,人们认为其有驱除邪祟的神奇功效。暮春三月,正是季节交替,乍暖还寒之时,易感风邪侵体,在这一天,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祛病,将兰草浸水沐浴谓之“兰汤辟邪”,也称为“祓禊”。在周朝,这一风俗发展为全民参与的国家礼制,每年三月,人们于郊外水滨举行去晦仪式,待到礼毕,便结伴邻水洗濯,以柳枝蘸取浸泡兰草的药水清洁身体,以求驱赶邪祟,祈求福祉降临。
曲水流觞
觞,是一种小酒杯。上巳祓禊后,文人墨客们会聚到一起,选一段婉转曲折的小溪,把盛着酒的觞放在水面上,随水流自上游向下漂浮,漂到谁那里谁就即兴赋诗并饮酒,以增添趣味。这种饮酒的方式称为曲水流觞。在《晋书·束皙传》中:晋武帝问三月三日曲水流觞一事的由来,束皙回答说:“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二汉相续,皆为盛集。”后来,人们每到上巳节时,还会修建流杯亭,凿石制作曲水流杯池。到唐宋时,曲水流觞非常流行,各地都有相关名胜古迹。
▲文徵明《兰亭修禊图》局部
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游戏要数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友人在会稽兰亭的聚会了。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人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酒之觞放于溪流,觞浮水中,途经九弯十八折,徐徐而下。按照约定,无论其于何人面前打转或停留,该人须得即兴赋诗并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