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什么是人,成语什么什么什么人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2 05:29:35

“什么是人?这是一个问题出在问题本身的问题。”

01什么是人

什么是人?什么是xx人?这个问题很深奥,牵扯到的理论没有八百,也有一千。如果我们用定义的方式去看待这个词语,我们就会迷失在无穷无尽的意义空间之中。“人”这个字的意义空间太过于庞大,庞大到足以囊括目前已知的一切事物。人是“人”所衍生而来的,每个人都是人,但是每个人又都不一样。

纠结于“什么是人”,就好像不断追问“我是谁”一样。在不断地将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清明明朗,我们反而更加混沌迷糊。认识我们自己这一个独立的个体,已经需要燃烧掉我们几乎所有的精力,而认识我们所在的这个种族则更加让人抓狂。通过定义,很难找到一种绝对权威的结构来组织起“人”这个概念。

因而,为了理解“人”,我们不得不将原本庞大的意义空间进行选择性的遮蔽,将无关的概念进行悬置。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尽可能地完成对“人”的解释。但要谨记,这是片面的,始终都只是不完整的理解。

02庞大的幻想

我们谈到“人”的时候,更多的是从社会框架中截取出部分符号结构。人,虽然带有明显的生物属性,但是“人”往往是在符号框架中被得以广泛运用。“人”不仅仅只是一个词语,其意义空间连接的是更为底层的符号学框架。我们在讨论“某某人是什么人”的时候,或许会一定程度上指代其生理结构,但更多的则是试图形容其在符号学上的社会含义。要想弄清楚自己是什么人,这本身已经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更何况是要从最本质的结构出发,去弄清楚“人”是什么。

当我们询问“什么是人”的时候,我们不仅仅在问“我们是谁”,同时也在询问整个符号学结构的存在根基。但是,虽然人创造了符号学秩序结构,并且将其包装为文化体系。但是,人是无法直面这个结构的。因为这个结构不存在。包括人所幻想的自己被承认的“我”,其实也不存在。这一切可以看作是整个符号学结构的生长土壤。我们无法直接面对我们心中早已经被改造或捕获的心灵结构,这会给我们带来烦躁,抑郁,焦虑,甚至癫狂。

不去面对自己心中的乱七八糟的狂想,只需要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过好自己的每一天,这便是能够彻底扼*掉所有精神和心理的问题。这也是“人”这个概念的复杂之处。和外在的问题不同,人的问题,尤其是内在的问题,往往呈现出一种问题生长在问题上的逻辑毒花。人的问题就是问题本身,这样荒唐的逻辑漏洞,却在人身上屡试不爽。通俗意义上来说,不去想心里的问题就不会有心里的问题。但问题往往不是如何不去想心里的问题,而是为什么别人不会意识到心里的问题,而“我”却意识到了。要解决的心理问题,不是这个问题的内容,而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存在。

人对于符号学结构的言听计从已经不是一年两年。如果没有觉醒,就会一直困在自己所处的文化结构中。这不是一件坏事。毕竟,觉醒换来的成果是“知道什么是自由”,但是代价是“从此永远不可能达到自由”。与其在虚无和绝望中逐步陷入癫狂,不如于无知和愚昧里享受平凡。世上的许多知识都是都有益于成长,无论是否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唯独与精神和心灵相关的知识,不但有可能不会带来成长,甚至会带来退化。

03无法知晓的残缺

要弄清楚“什么是人”,并且摒弃一切人为设计的规矩规则来界定,是极其困难的。包括我在写的这篇文章,以及正在看文章的你们。我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阻力,使得我落笔之时感到艰难。这种艰难在于搜肠刮肚,也难以将这个问题进行阐明。更可怕的是,在撰写的过程中,逻辑总会无缘无故崩解。

因为人的意义空间无法被完整认识,使得人只能够面对一部分“人”。这里的“人”可以理解为文化意义上的“文化下的人”。也就是每个人对于“什么是人”的理解都将会是残缺片面的,也不可能有一个权威的答案。但是,每个人却都会将自己理解的“人”视为世界的人。这一点和通俗点意义上的“人生观”有相似之处,但是“人生观”作为一种认识论,所涵盖的意义仅仅不过是“人”的意义空间的千万分之一。

一般的逻辑语言只能够描写出“人”的意义空间的有序部分,而对于那些无章可循却又实际存在的却无能为力。如果用逻辑的思路,就像是对待外用的科学一样来研究“人”,则很容易陷入到机械式的理解之中。而实际上,“人”的意义空间是庞大却又灵活的。或许让所有人变成没有想法只知道工作的机器,的确算是彻底消灭了精神心理疾病,但是这样做也是同时消灭了“人”。

成语什么是人,成语什么什么什么人(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