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同道合词语的由来,志同道合典故出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9 23:12:46

什么是“志同道合”?传统的解释是:形容彼此理想、志趣一致,或所从事的事业相同。人们已经如此理解和使用数千年,似乎并无不妥。但是,人们只是理解和使用了其中“志同”的涵义,却忽略了“道合”的重要性。

“志同道合”是一个成语,语出《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也就是出自三国时期曹操第三子曹植的传记。原文是:“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这段文字是曹植向其兄长曹丕请求被任用做事的上书,大意是:昔日伊尹不过是陪嫁的小臣,可谓低贱;吕尚也只不过屠夫、钓叟般人物,也可以说是鄙陋不堪,但他们遇到了商汤和周文王后,却志同道合、大显神通,辅佐他们成就了大业。(怎么可以只是依靠亲近和熟悉的人举荐,因是身边的人而倍加庇护呢?)

原文里是“道合志同”,形容的是伊尹、吕尚与汤武、周文的关系,其提到的首先是“道合”,强调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止是目标、理想一致,更重要的是他们所行之“道”相合。什么是道,从《周易》中可知,道分两种,无非是一乾一坤。就是说,两个人目标一致只能算作是“志同”,只有二者一乾一坤、主从明确、相辅相成,才能称其为“道合”。这也符合曹植所要表达的臣服和辅佐之意。

所以,志不同、道不合,自然是无法合作;而志同道不合或道合志不同都无以成事。不能忽视的是,志“同”道“同”也是难以有好结果的,只有志“同”道“合”、刚柔相济才是成事的黄金组合。

白丁

2022年11月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