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记原文及阅读答案,虎丘记翻译完整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2 06:28:12

《虎丘记》是明朝文学家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中的代表作。袁宏道任吴县令时曾六次游览虎丘,两年后辞官时,又故地重游写出《虎丘记》。

该文记述了中秋夜苏州人游虎丘的情景,其中写得最精彩的是有关唱歌的场面。从开始"唱者千百"到最后"壮士听而下泪",层层深入,情景交融,把读者引入到一个若有所失,但更有所得的境界里。

<原文>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蓄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鱗,檀板丘积,樽疊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chi)自别。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xing)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 ,四 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 去 。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虎丘记原文及阅读答案,虎丘记翻译完整版(1)

<翻译>

虎丘离城约七八里路,这座山没有高峻的山峰与幽深的峡谷,只不过因为靠近城市,因此奏着音乐的游船,没有一天不到那儿去。凡是有月亮的夜晚,开花的早晨,下雪天的黄昏,游人来往穿梭,犹如织布一样,而以中秋最为繁盛热闹。 每到这一天,全城闭户,携手并肩而来。上至士大夫乡绅、大家妇女,下至贫民百姓,全都涂脂抹粉,鲜衣美服,重重叠叠地铺设席毡,将酒肴摆在大路边,从千人石一直到山门,如梳齿鱼鳞般密集相连。檀板聚积如小山,樽疊似云霞般倾泻,远远望去,犹如成群的大雁栖落在平坦的沙滩,彩霞铺满江面,电闪雷鸣,无法具体描绘它的形状。 刚开始安设筵席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如团聚在一起的蚊子,没法分辨识认。等到分批安排,争相以歌喉比高低;雅乐和俗乐各各陈献后,美和丑自然区别开了。不多时,摇头顿脚按节拍而歌的,只不过几十个人而已。一会儿,明月升到天空,月光照在石上犹如洁白的绢绸,所有粗俗的歌曲,不再发出声响,跟随着唱和的,只有三四个人。一支箫,一寸管,一人慢慢地打着歌板唱着,管乐伴着歌喉,声音清脆浏亮,使听的人深受感动。等到夜深,月亮西斜,树影散乱,于是连箫板也不用,一个人登场,四围的人屏住声息,声音如细而直上的毛发,响彻云端,每吐一字,几乎拖长达一刻之久,飞鸟听了为之回翔盘旋,壮士听了感动得流下眼泪。剑泉深得无法测量,陡峭的岩石如

斧削一般。千顷云因为有天池等山作为几案,山峰峡谷,争奇斗秀,是请客饮酒的好地方。但是过了中午便阳光逼人,不能久坐。文昌阁不错,晚上林中的景色尤为迷人。朝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没有遮拦,仅仅远远望见虞山,如小小的黑点。堂荒芜已经很久了,我和江进之商量修复它的办法,想在里面供奉韦应物、白居易等人,但不久生了病,我既然已经辞了官,恐怕进之的兴致也消尽了。山川的兴旺和荒废,确实有它的运数啊!在吴县作了两年官,登虎丘山六次。最后一次和江进之、方子公一起登,坐在生公石上等候月出。唱歌的人听说县令到来,都躲避开了。我因此对进之说:"做官的横行气盛,衙役庸俗粗野,是多说:"做官的横行气盛,衙役庸俗粗野,是多么厉害呀!以后不作官了,有不在这石上听歌的,有月亮为证!"现在我有幸得以免去官职客居吴县,虎丘的月亮不知道还记得我的话吗?

〔简析]

虎丘是苏州名胜之一,山岩绝秀,古人盛称它是江左丘壑之表。这篇游记并不在山水上多作文章,而着重写虎丘中秋月夜游人云集的情景。作者以简洁细腻的笔触,把眼前中秋月夜的景色,描写得相当生动逼真。而那漫山遍野的红男绿女,欢聚虎丘狂欢高歌,竞斗歌喉的盛况,更描写得绘影绘声,色彩瑰丽,生动引人,使虎丘山色也因之增辉。不过作者的用心所在,主要还不是虎丘山色和游人的歌声笑语,而是借此抒发胸中的郁愤。作者是怀着与民同乐的心情登游虎丘的,但由于"乌纱之横,皂隶之俗",使他同群众之间隔绝起来,"皆避匿去"。作者对此深有感慨。这些看似闲余之笔,却透露了封建社会统治阶层与人民的深刻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官场生涯的鄙弃。是有积极意义的。

文章共分五段。

第一段交代虎丘的地理位置和往来游者众多的情况。从这段简括的描述中,可以看到由于虎丘占着"地利"的优越条件,离苏州城"可七八里","独以近城",每天都有"箫鼓楼船",月夜、花晨、雪夕,游人往往多到"纷错如织"。文章特别点出到了中秋月夜,更要胜过平时。这里虽没有"高岩邃壑",却吸引了大批游人。这些描述,笔墨虽然简括,却写来自然真实,并且有着一种吸引人的力量,很有感染力地引起了下文。

第二段侧重写中秋日,百姓们来虎丘赏玩的盛况。文章写到了这一天,百姓倾城而出,纷纷举家来此游乐,就连那些家境并不富裕的小门小户的群众也梳妆打扮起来,穿得漂漂亮亮地带着席子、酒食来虎丘饮酒作歌,使这山丘上上下下色彩纷呈、乐音层现。一时之间,这里真是热闹非凡。这一段用"倾城阖户,连臂而至"写百姓来此玩逛者之多,写的是中秋夜苏州人的虎丘热;用"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写百姓逛虎丘山时热烈饱满的情绪;又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云泻"等富有夸张意味的比喻句,形象地再现了游者痛饮欢歌的高昂游兴;最后写远望游虎丘的热烈场景,又用了"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等比喻句,生动地写出充溢着各种声音和光彩的赏玩盛况。繁音富彩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难怪作者也要赞叹为"无得而状",感到描述不尽。这一段描述,看似简括,其实相当细腻生动,读后,那游虎丘的盛况历历如在目前。而且作者多用短句,节奏感强,文中每个字简直象一首奏鸣曲中的个个音符,文句富有诗情画意,就连那环境中的气氛也被作者渲染得十分浓烈。

第三段写虎丘群众欢歌的情况。这一段写得很有层次:先写群众开始布席时的群声欢唱。再写分批对唱,见出雅俗、美丑,写出了听者手舞足蹈的赞赏情态。然后写了"明月浮空"时,人群为赏月而"寂然停声",此时三四人的唱和,萧笛伴奏下的缓板独唱,产生了"清声亮彻,听者魂销"的效果。接着又写了"月影横斜"时,一人登场独唱的情景。"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的描写,和"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的艺术夸张,都极写了演唱者的技艺。这一段把美妙的歌声铺排得令人神往,很有艺术魅力。

第四段写虎丘的自然景物。剑泉、千顷云与天池诸山、文昌阁、平远堂等美景写来虽落墨不多,却写出了各样景致的特色:写剑泉用"飞岩如削"突出"剑"字;"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写来颇为生动,拟人状物画意甚浓;写文昌阁、平远堂,点点画画,也有写意之妙,由此并生发出"山川兴废,信有时哉"之感,可算怀古的诗情了。

第五段写作者以县令身份登虎丘见到扫兴场面,顿生郁愤,有了"去官"念头,鄙弃起自己的官场生涯来。这一段的感慨深化了本文题旨。那种厌官场,发誓弃乌纱、舍皂隶,以"称吴客"为乐的情趣不能说不是高洁的情趣。

这篇文章有景有情,景物写得生动、形象,尤其中秋月夜苏州百姓来虎丘欢聚饮酒、竞相歌唱,赏月游乐的盛况,写得绘声绘色,笔墨不凡,在古文中是不多见的。虎丘的几处景物,略加点染,就写出了各自的特点,历历如画。修辞上多用比喻和夸张,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使人如身临其境。文笔清新流利,情趣又不同凡俗,这就使本文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虎丘记原文及阅读答案,虎丘记翻译完整版(2)

[注释〕

〔1〕《虎丘记》:选自《袁中郎全集》。虎丘:山名,又名海涌山。山高十余丈,周约二百余丈,在今江苏苏州西北闾门外约八里路的地方。春秋时,吴王阖(he)间(lu)葬在这里,传说葬了三天,有白虎蹲踞他的坟上,因称虎丘。

〔2〕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末湖北公安人。曾任江苏吴县县令,很有政绩。因厌弃做官,自请却职。他是晚明反文学复古主义运动的健将。他和兄袁宗道(伯修)、弟袁中道(小修)形成一支重要的文学流派,并称"三袁"。因为他们是公安人,所以称为"公安派"。三人中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他大力反对前、后七子所提倡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拟古剽窃的形式主义逆流,主张文学作品要充分表现作者个性,即所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这些主张及其创作实践对推动当时的文体解放、文学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袁宏道的散文具有清新明快的风格,语言平易近人,在游记小品方面表现出高超的描写能力。著有《袁中郎全集》。明人张岱说:"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琅媛文集·跋寓山注其二》)对他的游记文评价是很高的。

〔3〕去城可七八里:离苏州城约七八里。城:指苏州城。可:约。

〔4〕邃壑:深山沟。邃(sui):深。壑(he):山沟。

〔5〕独以:只因。

〔6〕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所以这里鸣箫击鼓的楼船,每天都有来的。楼船:有楼饰的华贵游船。

〔7〕游人往来,纷错如织:游人来来往往的,纷繁交错象一幅幅织锦的图画。

〔8〕是日:这一天。指中秋月夜。是:这。

〔9〕倾城阖户:全城的人举家(来游)。倾:歪、倒,这里有"全"的意思。阖(he)户:全家。阖:同"合"。

〔10〕连臂:互相挽着手臂。这里形容人多。

〔11〕衣冠士女:穿戴讲究的男男女女。指官宦人家男女。

〔12〕下迨篩屋:下至贫苦的百姓。迨(dai):及,至。(bu,又读pou):遮光明之物。屋:贫寒人家昏暗的房屋。这里借指贫苦的百姓。

〔13〕靓妆丽服:漂亮的妆饰打扮。靓(jing):美丽的妆饰。

〔14〕重茵累席:指铺陈席垫。茵(yin):席。累:重。

〔15〕交衢(qu)间:通衢,四通八达的路口。衢:大道。

〔16〕千人石:是一块象刀削过似的大石,卧于虎丘山的中心处。石面平坦,面积很大。石的北面有一座生公讲坛(即下文说的生公石),传说是高僧竺道生讲法的地方。

〔17〕栉比如鳞:形容游人众多。栉(zhi)比:象梳齿那样密集。栉:梳子和篦子的总称。如鳞:象鱼鳞。

〔18〕 檀板丘积:形容到处都是歌声。檀板:用檀木做的板状乐器。

〔19〕樽器云泻:指人们开怀畅饮。樽慢(lei):酒器。

〔20〕雷辊电霍:意思是象雷鸣闪电那样交织着各种声音和色彩。雷辊:象雷声轰鸣。辊(gun):车轮转动声。电霍:象电闪。霍(huo):迅速。

〔21〕无得而状:无法形容。状:描写,形容。

〔22〕分曹部署:指分批对唱。分曹:分成若干群,分部。部署:安排,布置。

〔23〕雅俗既陈,妍媸自别:高雅的粗俗的已经拿出来表演了,好的坏的自然分清了。陈:陈列,这里指露演。妍(yan)媸(chi):美丑。

〔24〕未几:不一会儿。

〔25〕摇手顿足:手舞足蹈的样子。形容听者赞赏兴奋的情态。

〔26〕石光如练:石被月光照映得象一条白绢。练:白色熟绢。

〔27)瓦:瓦锅。粗俗的歌舞有时敲瓦锅打拍子。这里借指粗俗的歌调。釜(fu):古代的锅。

〔28〕属而和者,才三四辈:接连唱和的,只剩下三四个人了。属(zhu):连接。和(he):应和,跟着唱。辈:表示多数(指人),这里指个、位。

〔29〕寸管:一种象笛的管乐器。

〔30〕缓板而歌:缓缓地敲着檀板唱歌。板:即檀板,这里用作动词。

〔31〕竹肉相发:乐器声与歌声相伴和。竹:箫管的声音。肉:歌唱的声音。〔32〕比至:等到。比(bi);及,至:等到。

〔33〕荇(xing)藻:水生植物。这里喻指月光下花树浮动的影子。

〔34〕度:按曲唱歌。

〔35〕几尽一刻:几乎占了一刻的时间。刻:古时把一昼夜分为一百刻。

〔36〕剑泉:又名剑池,在千人石北边。水深一丈多,终年不涸。两侧崖高百尺如削,传说是秦始皇用剑劈开的。

〔37〕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天池山好象千顷云的桌案一般。千顷云:山名。天池:山名,又名华山,在苏州闾门外三十里。案:几案,桌。

〔38〕最可觞客:(这里)最适宜于请客饮酒赏景。觞:酒器。这里用作动词,请人饮酒。

〔39〕仅虞山一点在望:只有虞山的一点轮廓可以看得见。虞山:在江苏常熟县西北。

〔40〕江进之:名盈科,字进之,常德桃源人,万历年间进士,曾任长州县令。

〔41〕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想用来祭祀韦应物、白居易诸公。韦苏州:唐朝诗人韦应物,做过苏州刺史。白乐天: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祠(ci):祭祀。

〔42〕病寻作:不久得了病。寻:不久。作:发作。

〔43]乞归:封建官吏请求退职回家叫乞归。

〔44〕阑(1an):尽。

〔45〕山川兴废、信有时哉:山水景物的兴盛荒废,实在要看碰上(什么)时机了。信:信实,实在。

〔46〕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在苏州做官两年(期间),六次登上虎丘山。吏:官吏。这里用作动词,做官。吴:吴县,即今苏州。六:六次。

〔47〕迟月生公石上:坐在生公石上等待月亮升起来。迟:用作动词,等候。〔48〕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官吏的盛气凌人,差役的庸俗粗野,实在太厉害了。乌纱:帽名。晋时宫官戴乌纱帽,后来在私人饮宴中皆戴之,到唐代才定为官服。这里借指官吏。横:骄横。皂隶:衙中的差役。因着黑衣,故名皂吏。皂:黑色。俗:粗野庸俗。〔49〕如月:意思是向月亮发誓。"如……",古时誓词的一种格式。

〔50〕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现在我有幸卸掉官职,称得上到苏州作客的普通人了。

[51〕尚识余言否耶:还记得我的话不?识(zhi):记。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