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乐观的名人素材,关于乐观的素材名人事迹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2 08:42:45

图片来自网络

1069年,苏轼服满还朝,仍授本职。此时,北宋的政坛正是危机之时,宋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恩师欧阳修在内,因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也不同意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此事激怒了王安石,于是,苏轼被迫离京,调任杭州任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他曾在密州灭蝗,在徐州抗洪,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公元1076年中秋节,在密州期间,苏轼非常想念弟弟苏辙,乘着酒意,写下了千古名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后人赞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关于乐观的名人素材,关于乐观的素材名人事迹(5)

这样大概过去了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公元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于是,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罪,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后经宰相王安石说情,以“圣朝不宜诛名士”的理由,苏轼得以赦免。

公元1079年除夕前,苏轼在被关押了130天后,终于走出了乌台监狱,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公元1080年正月初一,苏轼在漫天风雪中踏上前往黄州的旅途,此时的他遍体鳞伤,前路漫漫。苏轼经此遭难,已变得心灰意懒,黄州在北宋时还很荒凉,此处将是苏轼的人生转折之地,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就是他的桃花源。

关于乐观的名人素材,关于乐观的素材名人事迹(6)

在黄州的职位很低微,并无实权,生活是如此拮据,为了养活一家大小,苏轼毅然放下读书人的身段,挽起袖子,带着一家人开垦、种地,俨然一个农夫。他深爱这片亲手开垦的土地,将它命名为东坡,自称“东坡居士”。从此,他从苏轼变成了苏东坡,一个全新的自己。

要知道,在此之前,苏轼可是差点要考上状元的人,也是当过太守,见过大世面的,苏轼的豁达,由此可见一斑。

在黄州期间,公元1082年,苏东坡写出了千古绝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关于乐观的名人素材,关于乐观的素材名人事迹(7)

公元1084年春,在黄州当了四年农民后,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途中,他专程去拜望了已经归隐的老领导王安石,这一年,他47岁,此时的王安石63岁,已然老态龙钟。

当年争锋相对的两个人,相逢一笑泯恩仇,唱和诗文,谈佛论道。北宋这些高人雅士之间,有一种当今中国已近绝迹的君子之风,朝堂上固然有政见之争,但私下里却是惺惺相惜。

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东坡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

公元1085年,神宗驾崩,哲宗即位,苏东坡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新旧两党轮番掌权,朝堂上暗流涌动,党派之争愈演愈烈。苏东坡的政见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仕途仍是起起伏伏。

随后,苏东坡自求外调,又回到了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他主持疏浚了西湖,用挖出的泥修了一道堤坝,这就是著名的“苏堤”,苏东坡在杭州过得很惬意。

关于乐观的名人素材,关于乐观的素材名人事迹(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