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拜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周绪维/文
第一次拜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说起来还源于一段机缘。一次,到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家聚会,在书房的写字台上放着一本装帧精美的书,出于好奇随手翻阅了几页,便被作者那气势恢宏、飘逸大气的文字所吸引,好似饥饿的羊群豁然间进入了一片水肥草绿的大草原,意念不由地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朋友也是托人刚刚从外地买来,我怎能强为人意呢? “书非借不能读也”,我也一样有,无奈我只能在心中渺茫地写上一个“等”,然后从朋友那里如获至宝,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文字。—题记
对余秋雨这样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著名学者,我是没有丝毫的资格和资历去评头论足的。抛开这些不提,作为一名缪斯女神的崇拜者和文学的爱好者,凭借骨子里那份对历史文化、文学的挚爱和憧憬,我想,谈一点读后所感还是未尝不可的。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笔下的一部行记旅行散文,他用脚步作度量,以弘扬古迹文化为己任,凭借对古迹文化的感知,用古迹文化辩证现代文明。高度决定视野,尺寸把握人生,他站在绵延万里的秦长城上,以敏锐、锋利的视角,隔着时光的隧道,让我们隐隐地看到四川蜀守李冰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朦胧中看到了江南静谧、安详的千年古镇,古老的石拱桥在历史的蒙蒙细雨中焕发地更加妖娆;隔着千年的潮起潮落,在岁月颠覆中看到了敦煌仙女飞天的梦想……。读他的文化散文,心情会不由地沉重起来,在一种理性、肃穆、严峻中让你游弋于漫长文化的海洋,让你的思绪在他的笔尖伴随着残存的废墟跌宕起伏。历史古迹、历史废墟、历史文化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遗产和历史遗留给我们精神上的国粹,是无国度和高贵卑贱之分的,就像地球上的水,无论是高原之水,还是沧浪之水,抑或是浩淼的滔滔江河之水,它的作用都是一样的。穿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洗净金戈铁马上残存的斑驳锈迹,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灵魂上的震撼,一种心灵上的思索,一种思想上的洗礼,让我们缅怀辉煌历史的同时,更多是对古代灿烂文化的一种瞑目深思和一些理性的哲学思考。
用笔墨祭奠历史,用汉字激扬文化,用博学、才情辩证历史文化,是余秋雨对中国历史的一种超越时空的膜拜和理性的辩证。《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对中国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的一种思想触摸,是一种超越历史本身的文化跨越。
《文化苦旅》如同是一部厚厚的编年体史书,需要你用辩证的思维去瞻仰,用睿智的逻辑去权衡。仔细斟酌又好像是在读一部民族的文化发展史。我想,余秋雨一定也是在用文学家、辨证家、思想家的灵魂来跪拜中国历史,心中才顿悟出对历史古迹、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他文笔犀利,精鹜八极,神游万仞;文风酣畅淋漓而又咄咄逼人,下笔游刃有余,文章洋洋洒洒又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字字如珠玑;寓意深刻而又富有哲理,让人好比进入辽阔的大草原,眼前豁然开朗起来,心境有种飘然的冲动,有种醍醐灌顶的感受;恍惚间又似进入了雷霆万钧的飞瀑前,你的意念顷刻间被她吸引。我想这是文人的魔力,笔墨惊风雨,才气荡回肠,管竹之间尽收昨天的历史。
没有对历史文化的满腔热情,没有对中国久远历史的熟稔、深刻了解以及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是不会有如此独到的见地。有人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一部废墟文化,它的实用意义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废墟是一种绝迹的文化标本,废墟也是一种有力度的哲学文化,废墟唤醒了我们沉睡的灵魂,鞭挞我们不要忘掉烙印在废墟上的屈辱和眼泪。唯有如此,废墟才不会被历史风干,才不会被零落成泥辗作尘,我想正是从这些颓废、衰败废墟上衍生出的哲学文化是我们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如郭沫若对《聊斋志异》的评价: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隔着辘辘的历史巨轮,与之遥相呼应的是余秋雨用现代人的文明俯瞰着历史遗留下的废墟文化,他从《牌坊》、《都江堰》到《阳关雪》、《莫高窟》、《废墟》等一路走来,余秋雨对历史古迹、废墟文化的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触动了一个民族潜藏的文化能量,让我们重新点燃了心中对历史文化深层次的追溯,回望历史也是一种学习,一种文化遗产兼容并蓄地继承。如果历史古迹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让后人唏嘘不已或者观瞻的建筑或雕像,那么它就是僵硬的,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思。从这一层意义上说读懂了《文化苦旅》就读懂了中国历史,她把历史文化、废墟文化升华到了一种极点,一种绝美的境界,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语的层次。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余秋雨用旅行者的步伐、思想家的眼光、考古家的甄别托起了中国的废墟文化,唤醒了国人对历史、文化的膜拜。
正如余秋雨在文章里所写的那样:“是现代的历史哲学点化了废墟,而历史哲学也需要寻找素材。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作者简介:
周绪维,男,汉族,1979年10月生,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人。笔名小荷、雨荷,现为中国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日照市、莒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山东散文学会举办2005-2008年“鲁艺杯”散文大赛入围奖、入选2009年全国“华夏情”诗文书画征文大赛金爵奖,作品入选山东省《山东文学》六十周年国庆专辑珍藏版、在中国原创散文网、意林网、《莒州文学》、《莒州通讯》、日照市党刊《工作与研究》、《山东文学》、《大众日报》等媒体及企业内刊《华泰人》等报刊杂志上刊发100余篇散文、杂文。
编辑:马学民
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