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只是个孩童时的她
就以顽强的毅力开始自学知识
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课程
以及大学的专业课程
15岁时
张海迪随父母到了
当时聊城莘县的
一个贫穷的小山村
但她同样没有惧怕
那里艰苦的生活环境
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
时刻想着为身边的人
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那里
她去村里小学教孩子们读书
并且克服种种困难
学习医学知识
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各种疾病
1万多人次
受到乡亲们的热情赞誉
在学习的征途中
她的练习本足足有二尺高
上面密密麻麻
布满了磨炼的笔迹
每当她艰难地读完一本英语书时
她都要高兴地欢呼
有时把书扔上房顶:
“我胜利了!”
动了第四次大手术后
张海迪疼得无法忍受
她咬着被单在颤抖
朋友们心疼地说:
“海迪,你哭吧
哭出声来就好受了”
但是稍稍平静后
张海迪却央求说:
“让我看看书吧”
1983年
张海迪开始文学创作
先后出版了200多万字的作品
长篇小说
《轮椅上的梦》《绝顶》《天长地久》
散文集
《生命的追问》《我的德国笔记》等
凝聚着张海迪对文学的
执着和热爱
张海迪以顽强的意志
与疾病和困难作斗争
满腔热情的学习和工作
她以自己的生活历程
回答了亿万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1983年的张海迪
正如她在《中国青年报》
1983年发表的
《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
一文中所说: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她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的事迹
激励着千千万万的青年去奋斗”
为残疾人照亮生活道路的
残疾人工作者
2008年
张海迪当选为
中国残联主席
多年来
她克服病痛和困难
经常到贫困地区入村入户看望残疾人
倾听她们的呼声
帮助她们解决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