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或墓碑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通常都是人死后,由后人撰写评说,历史上的名人鲜少有自己决定自己墓志内容的。历史上武则天曾为自己立下无字碑,意思是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我国当代的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在自己去世之前,就为自己亲自撰文,写好了墓志铭,内容非常简单,其原文如下: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在当代书坛中,有不少名声斐然的大师,但是大多走的都是“黑红”路线,能够征服大众,像启功先生这样实现“零差评”的却凤毛麟角,不论是从为人还是书法,启功先生都无可诟病。
启功是雍正的第九世孙,原姓爱新觉罗,对这个姓氏,许多人引以为傲,喜好以“爱新觉罗氏”自居,启功先生却不愿处在这份所谓的光环下,为自己改姓,一生淡泊名利。
在这段墓志铭中,启功先生用力极其谦逊,甚至是自污的口吻来总结自己的一生,足见其为人。
启功先生一生钻研书法,对碑学和帖学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并且学养深厚,他的书法因为其独特的面貌,在书坛被称为“启功体”,人们评价他的书法:“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
这段墓志铭写于1977年,当时启功先生不过66岁,正是看透世事,沉淀下来实现“人书俱老”之后的创作黄金时期,可以说这件作品算得上是启功的巅峰之作。
这件墓志铭保持了启功先生一贯的瘦硬书风,字字挺健峭拔,行笔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其文字结体偏于长方,有一些点画被刻意拉长,又增强了文字的舒朗和潇洒意趣。
这段墓志铭虽然短短不足百字,但是字里行间却能看出浓厚的书卷气息,是文人书法的典范。
2005年6月30日,启功先生在北京逝世。逝世一周年后,世人遵从启功先生的遗意,将它与夫人章宝琛女士合葬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地占地只有三平方米。
启功先生生前为自己所撰写的这段墓志铭,也被树立在此。这段墓志铭被篆刻在光洁的黑色大理石上,显得朴素却简雅。
关于启功先生的墓志铭,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