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祥的墓志铭,张培祥临死前顿悟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2 16:11:56

张培祥的墓志铭,张培祥临死前顿悟(1)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当活着都成为奢望,岁月无法宽厚相待时,总有人以生命的慷慨与繁华相爱,用信念及真诚留名。

曾经,有一篇名为《卖米》的文章轰动文坛,一夜之间刷爆了每个人的手机,但作者张培祥年仅24岁就因白血病不幸辞世,这位薄命才女短暂的一生如烟花般绚烂美丽,天妒红颜,不舍难言,北大著名导师曲三强还亲自为她撰写了墓志铭。

寒门才女

有生之年,人活着就不该因为环境影响就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张培祥的起点就是从贫穷的考验开始。光看名字,任谁也想不到这是一个普通农户家的长女,无法得知父母起名时寄予了怎样的厚望。

张培祥的墓志铭,张培祥临死前顿悟(2)

《卖米》来看,贫穷二字都不足以形容她家里的窘境,父母皆是体弱多病常年以药养身,年幼的弟弟不知人事,所有的重担无疑都压向了这个孱弱的女孩。节衣缩食,艰苦的农活已经成为张培祥生活中无法抹去的痕迹,不需要什么鼓励鸡汤,本能早已让张培祥学会了坚韧。

尽管过早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生活,但她还是学会了怎样去苦中作乐。一有点自己的空闲时间,她就跑去镇上唯一的书店去看书,书里的世界那么美好,可以忘却生活中的一切纷纷扰扰。

不放弃的心,注定成为了张培祥贯穿逆境,照亮自我的光芒。张培祥靠着从小积累下的惊人记忆力和顽强的信念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多次获得了高等奖学金,因此拿下了保研资格进一步深造。这一路走来,多少力倦神疲,甘苦自知。

北大是多少优秀学生最终的集结营,难以形容竞争有多么激烈。就是这样高强度的生活中,她除了学习,空余时间既翻译又创作,还做了许多兼职来贴补家用。纵使命运有失偏颇,总喜欢给她设下种种阻碍,张培祥却总能仰望天空,起飞后的人生绝不容许铩羽而归。

张培祥的墓志铭,张培祥临死前顿悟(3)

写下《卖米》

从小就爱书,惜书,张培祥积累出了浓厚的文学底蕴,似乎是书本滋养了这个女孩的一路成长。为了彻底让父母放心,张培祥进入北大第一天就过着白天打工晚上学习的计划,她扎实地规划着未来的每一步。

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加上她学的又是知识最为繁杂的法学,能脱颖而出不亚于每一天都是在千军万马中闯过独木桥。有人开玩笑说道,劝人学法,千刀万剐,张培祥只是不以为然笑笑,100多名同级生中她排名第九,付出了多少汗水心血可想而知。

此外,在学业压力如此大情况下,她还开始了翻译和创作生涯,先后给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策划过内容,并撰写了多个精彩节目台本。同时,北大唯一官方BBS论坛上也有她活跃的身影,张培祥本人以“flyingflower”(即“飞花”)的网名在此笔耕数年,先后在论坛上发表十多篇小说。

张培祥的墓志铭,张培祥临死前顿悟(4)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卖米》这篇《卖米》获得了“北京大学首届校园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被评委老师直接赞美为“可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佳作”,轰动了整个文坛。

读过的人都知道她描绘了一部怎样让人压抑到喘不过来气,又感动到潸然泪下的佳作,其中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那些贴近人心的真实感。对于突如其来的荣誉,这位北大才女仍然处之淡然。

张培祥认为,自己的苦难不是拿来诉说的功勋,她还是继续努力打工支撑着全家人的生活开销,靠着纤弱的双手,给家里改善条件,甚至还能置办起彩电,洗衣机这样的家电。生活的磨砺下,她成为无所不能的顶梁柱。

天妒红颜

长河浩荡,世事变化无常。2003年,非典肆虐神州大地,首都北京更是疫情严重,笼罩在人人自危的乌云下。特殊时期,学校都严格监管自己的学生,以防疫情蔓延。

张培祥的墓志铭,张培祥临死前顿悟(5)

在这个时候,张培祥感觉到了身体上的严重不适,特别是皮肤经常出现了青紫斑点。症状越来越严重时,她这才不得不去医院看病。结果巨大的不幸袭来,她被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由于发现较晚,张培祥病情急剧恶化,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刚毅的姑娘被疾病压倒在了病床上。为了不影响家人,她把自己重病的消息隐瞒了下来,只是一个人默默消化这沉重的打击,同时还在坚持着文学创作,继续完成着自己的《大话红楼》再创作。

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所有认识这姑娘的人都被她的病情牵动着神经,多方联合出力都希望能留下这个鲜活宝贵的生命。可惜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药石无灵。也许是上天见她命运多舛,不忍心让这个姑娘再受过多的苦楚,便想着收回这样瑰宝般的人才。

这年8月,所有人的手都没能拽住这朵“飞花”,她永远地飞向了天空。张培祥病逝于北京第三医院,一颗未来的文坛巨星就此陨落。次月,北大为这个优秀的学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全场悲恸哀伤,张培祥生前的导师曲三强亲自为她撰写了墓志铭,惋惜这位才女红颜薄命。

张培祥的墓志铭,张培祥临死前顿悟(6)

文学之路在天堂延续,张培祥用生命写下的故事已经完结,但她的朴实动人文字力量还在影响着众人永远铭记不屈从于命运挑战的精神。

去世一年后,张培祥精心创作的《大话红楼》出版并在全国发行了,这位北大薄命才女留给世间最后的美丽文学,别出心裁用红楼写出了西天取经的故事,构思精妙无人能及,只不过跟古人一样,还没有等到完成她就轰然长逝,成了世人心中的一句哀叹。

“一切皆流,无物常驻。”即便卑微如小草,只生长一个春天,无法改变这样的命运,但是也要保持态度去面对;风雨凌冽如刀割,也有你的风骨去迎接,花光所有力气,要无怨无悔燃烧到最后一刻。

认清生活真相以后不要气馁,奋力拼搏,明知道无能为力,也要尽力争取,逆风翻盘去点亮那盏人生梦想的明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