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公下令:“昔我穆公,从岐山、雍地起家,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授命为方伯,诸侯都来祝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后来厉公、躁公、简公、出子几个国君,造成国家内忧,无法顾及外事。三晋夺我河西,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迁都栎阳,且欲东伐,收复穆公故地,修明穆公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谁能献出奇策妙计,使秦国富强,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卫公孙鞅听闻,乃西入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改写历史进程。】
公孙鞅,好刑名之学。在魏相公叔痤那里做事,痤知其贤,没来得及向上面推荐。公叔痤重病,魏惠王来看望,问:“如有不可讳,国家大事该怎么办呢?”公叔曰:“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惠王听后默不作声。公叔又说:“如果不用,必*之。”王许诺而去。公叔召鞅谢曰:“吾先为君谋,后以告子。你快走吧!”鞅曰:“主上不能听你的话任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我呢?”王出,谓左右曰:“公叔病的厉害,痛心啊!想让我把国家大事托付给卫鞅,接着又劝我*了他,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传奇故事写的栩栩如生,应该是文学创作,商鞅作为历史重要人物之一,需要通过故事提高人物形象。这是司马迁写史记的好传统,大量的虚构和想象,甚至篡改。】
卫鞅到秦国,通过宠臣景监求见孝公,说富国强兵。孝公非常高兴,与议国事。【商鞅有一套完整的法家理论和策略。秦国变法后,中央集权制度高效,力量集中,所向披靡,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汉以后加上儒学,外儒内法,成为历代统治者稳固其统治的两大核心手段。有人说,秦的统一是民族悲剧,一元化的统治让民族失去活力。】
卫鞅想变法,秦人不太高兴。卫鞅对孝公说:“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只要能富国强兵,不法其故。”甘龙说:“不对。按照原先的法制治理国家,官员熟悉,百姓安定。”卫鞅说:“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这两种人,可以居官守法,不能和他们谋划法制以外的事情。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孝公说:“好。”【变法改革会触及利益,反对的声音肯定很大,不是卫鞅几句话能说服的。而且这里卫鞅的话,只是书面上看起来有道理,实际说服力等于零。秦国之所以能变法,是因为孝公为首的整个统治阶层下了决心。】
炉渣,炼过之后留下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