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时候,我国民间一直有这样一句俗话,说是“宁为太平犬,莫做离乱人”。
意思就是:
在太平年月,就算做一条狗,也好过战乱时做一个人。
有道是“时过境迁”。如今的我们,或许无法理解:
不管太平还是离乱,为什么放着好好的人不做,而要去做一条狗呢?
《水浒传》里的这首诗,就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
苟图富贵虎吞虎,
伪取功名人*人。
清世不生邹孟子,
就中玄妙许谁论?
这首诗,是梁山归降朝廷后,宋江带着众好汉征讨方腊时,作者施耐庵写的。
当时宋江正进军苏州,派大刀关胜领军攻打毗陵郡。
在这一战中,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先后折了。至于梁山军马,更是被人家顺势一个掩*,死伤了不少。
宋江闻听关胜败了,亲自带兵赶来。
第二天,黑旋风李逵提着两把板斧,和他的最强组合:丧门神鲍旭、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一起跑到人家阵列里一顿砍*,不但给韩滔、彭玘两人报了仇,还另外*了三四百人。
写到这里,施耐庵便写了上面这首诗。
“苟图富贵”,指的就是方腊。
据说这个方腊,原本是经营漆园的。
那时候的官吏,老百姓找他们想办点事,千难万难。可他们对老百姓的私产,则完全当成自己的,想用就拿。
所以,当地的官吏,经常到方腊的漆园里来,想砍那棵就砍那棵。
方腊心里不愿意,脸上还不能表现出来。
实际上,不但不能表现出不愿意,脸上还得陪着笑脸。
恰好当时,因为宋徽宗喜欢花石竹木,为此还专门设置了“应奉局”,替他在江南搜刮奇花异石、古木修竹,然后用大船运到汴梁。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花石纲”。
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其实,过分就过分点吧,可怕的是下面的这些小官小吏。朝廷拨下来的钱款,他们想着法儿的中饱私囊,可活儿又想干得漂亮。
没办法,只好老百姓倒霉。
于是,老百姓的日子原本就不好过,因为这件事,更加雪上加霜了。
方腊眼见如此,一狠心,干脆反了他娘的吧。
结果他这么登高一呼,整个东南方的老百姓都群起响应,俨然要跟北宋朝廷分庭抗礼。
正因为这个原因,诗中才说这是“虎吞虎”。
“伪取功名”,说的就是宋江。
实际上,宋江等梁山众好汉,大多也跟方腊一样,是被地方官吏的苛捐杂税,逼得走投无路的百姓。
如阮氏三雄,本来是打鱼的渔民;解珍、解宝这兄弟俩,原本只是个猎户。还有吕方、郭盛等这些人,因为做生意亏了本,不得不落草为寇。
当然,更多的还是小老百姓。
浪子燕青在汴梁城,当街下跪拦宿太尉时,就曾说:
“梁山泊十万之众皆感大恩!”
梁山水泊里的这十万人,哪儿来的?还不都是贫民百姓。
试想一下,如果这些人天天有饭吃,日日有钱花,谁会跟着宋江这伙人,跑梁山水泊里去落草为寇?
还不是因为日子没法过了,不得不铤而走险。
只不过可惜的是,宋江等人却把他们当做了筹码,一个劲儿的热脸去贴冷屁股,求着让朝廷招安,好给自己捞个一官半职,混个身前享用,身后留名。
没曾想,宋江等人这么做,换来的结果却是,不管他们怎么南征北战、东挡西*,在那些既得利益者的眼里,终究还是个草寇。
所以,诗中才说这是“伪取功名”,毕竟不真实。
其实,无论是方腊起义,还是宋江招安,对当时的朝廷政治,还有各级官吏的横征暴敛,基本上没什么影响。
要不然,也不会在镇压方腊起义后的五六年,北宋就灭亡了。
这其中的道理,实际上孟子一句话,就说得很明白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老百姓喜欢过太平日子,为此宁愿当一条犬。
因此上,对于当时的宋徽宗,还有各级官吏来说,就应该时刻谨记孟子这句话。因为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吏,他们的禄位和官职,还不都是老百姓支撑的?
所以,不要连当一条太平犬的机会,也不给老百姓。
大家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本文为原创,仅在“今日头条”发布,欢迎点赞、评论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