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陷入低谷时期常常会引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暗暗给自己打气加油,或说给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告诫自己一定要发愤图强,总有一天能超越他们。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句流传广泛的谚语,意指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不要用偏激的眼光去看待一件事或人,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说不定。
这句谚语和很多成语故事一样,有自己的出处,经得住推敲。而且字面背后藏着深刻的寓意,话一出口,聪明人一听便知话外有话。
此句谚语文字记载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气势,我是亲眼看见的。而今彭府上,方府上,都一年胜似一年。 ”
书中这段话的意思也是说凡事变化无常,盛衰往替,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好运常伴,也不可能永远走厄运。
话中提到的“河”指的是黄河,所谓的“河东、河西”指黄河的东岸、西岸。连起来便是说,三十年前我家明明住在黄河的东边,而三十年后却住在了黄河的西岸。
这如果不是古人的自愿行为,自己搬家去了西岸,又怎么样去理解呢?
其实出现这种超自然现象,往往都是天灾造成了的。黄河虽被我们称为母亲河,但它也有发脾气的时候。历史上有资料记载的,在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938年间,黄河中下游决口便多达1590次。大水冲破河堤,淹没村庄,洪水所到之处一片泽国,给百万民众带去了深重的灾难。其中,清光绪十三年(1887),河南遭遇暴雨。当年9月30日,急涨的黄河水在郑州十堡处冲毁河堤,十几米深的洪水很快围住了郑州城,淹没了开封以东数千个城镇和乡村。据《再续行水金鉴 》记录,这次洪灾至少造成150万死亡,冲毁良田400多万亩。
只是待洪水退去后,人们返回家园,又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村庄,原先在黄河的东岸,现在变成了西岸,给生活带去诸多不便。追根溯源后,人们发现黄河水含沙量高,水底淤塞严重,在洪水猛烈的冲击之下,河流冲出原来的河床,另辟蹊径改变了流向,这样一来,也使原先驻扎在黄河两岸的村庄改变了方位。如下图所示:
历史上,黄河因发洪水而改道的现象,一共出现过26次。黄河岸边的人称之为:“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经历多次改道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谚语,便在民间流传出来。
古代由于科学技术落后,古人一般都相信迷信。黄河的改道导致村庄的地理位置在方位、座向、地相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而这些改变恰巧又是古人迷信的风水学中的最关键点。在古人的眼中只有拥有了好风水,才会给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好运气。
古人的这个观点,也使这句谚语的意思向外延伸,变成了一句带着言外之意的话外话。刨除迷信的成分,对现代人也有一定的教育与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