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与山民的感想,棕熊白熊和熊猫的故事中文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3 06:03:20

熊猫与山民的感想,棕熊白熊和熊猫的故事中文版(1)

佛坪熊猫谷景区内的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两只大熊猫在雨中嬉戏。新华社发(蒲志勇摄)

62岁的何庆贵又上山了。羊肠小路并不好走,但这个秦岭山民却脚步轻快,这是长久山林生活练就的本领。

何庆贵的家乡在陕西佛坪县,这里森林覆盖率超过90%,境内野生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朱鹮等“秦岭四宝”齐聚。2015年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这里野生大熊猫数量达130只左右。

20世纪70年代末,为了保护野生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在佛坪设立了保护区,不但限制开发,当地农户的一些山地、林地也要“让”给大熊猫们居住。

何庆贵所在的三官庙村处于保护区的核心区,随着保护力度加大,2006年这个村整村搬迁。

令何庆贵没想到的是,才与大熊猫告别没多久,他就又重新回到山上,成为一名“大熊猫向导”。

熊猫与山民的感想,棕熊白熊和熊猫的故事中文版(2)

这是在佛坪县长角坝镇沙窝村拍摄的山茱萸花。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自小长在山林间,何庆贵十分熟悉大熊猫的活动踪迹。加上“山路都在脑子里刻着”,每当有科研人员上山考察,他就成为向导的不二人选。

“2013年以前,我和科研人员几乎在山上一待就是半年,有使不完的劲儿。”草密林深,常常会与野生动物不期而遇,年届六旬的何庆贵对此十分乐在其中。

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用脚能到达的地方,正在被一些更为科学的手段取代,比如红外相机和不断更新的监测设备。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一些先进的智能设备和监测方法被应用于动植物保护中。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手段,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将进一步提升,更有利于提升生态保护的成效。

“现在,每年上山就二十几天,跟以前相比差远喽!”何庆贵说,自己是有些难过的,“是一种面临‘失业’的不知所措”。

同时,何庆贵也非常庆幸,原来,在当地政府号召下,他早早养殖了土蜂,还种植有100亩山茱萸。春天,漫山遍野的山茱萸染黄一面面山坡;秋天,颜色如枸杞一样的山茱萸果实成熟,作为药材也能卖上好价。

“尽管向导这个职业不那么吃香了,但现在每年光土蜂蜜和山茱萸就能收入4万元,日子也挺好。”何庆贵说,他是“失业”之后又“乐业”。

熊猫与山民的感想,棕熊白熊和熊猫的故事中文版(3)

大熊猫国家公园佛坪管理分局凉风垭保护站的一间监控室里,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监控画面。新华社记者 张斌 摄

同时,何庆贵的家乡佛坪也在不断变化。当地持续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019年,佛坪全县旅游创收7.07亿元,同比增长36.75%。

“我们县生态好嘛,现在吃的就是‘生态饭’。”佛坪县长角坝镇沙窝村是当地的乡村旅游示范村,村里代代红农家乐老板代辉说,沙窝村现在有100多人从事乡村旅游。

尽管上山的日子少了,但何庆贵觉得,自己与大熊猫为邻的亲密感还在。“生态越来越好,大熊猫经常溜下山来,有时看见人,转个头继续吃竹子,一点儿都不怕。”他说,“大熊猫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守护好他们就是守护我们自己的生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