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新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是以吸收《大学》《中庸》之醍醐。初读《大学》部分,有振聋发聩之感。再读《大学》,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无憾与清爽。《大学》之所以受到2000多年来的学者、统治者、士人的推崇,就在于它极为简明扼要地回答并解决了人生三个重要的问题:天地生人的意义,如何去实现天地赋予个体的使命,个人与天下的关系。大学是怎么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呢?首先,开宗明义地指出天地生人的意义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接着,指出实现的方法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个人与天下的关系则是“一家仁,则一国兴仁;一家让,则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可见,大学为千古立志做君子者树立了道德、为人处世的标杆,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读书人。
读《中庸》部分,顿悟“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最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事实上,方枘圆凿并不是不能相容,中庸之道恰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形而上学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是故,中庸之道,为的是修己治人,内圣外王。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是中庸的宗旨,“诚”是中庸的基础。而“中和”与“至诚”协调,便是君子欲得的美好境界。如若明白了中庸之道,那么,年少轻狂、愤世嫉俗者就可以用平常心对待一切,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明白了中庸之道 就不会一味悲观,也不会盲目乐观 从容地面对生活,对不如意之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计较平常得失荣辱。我们或许做不成大事业 只能从实实在在的平凡中讨生活。可是,只要我们把这些具体而实在的小事做好,于实在中获得小小的乐趣,又何尝不是《中庸》给现在的我们带来的一些启迪与思考呢?“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 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尽管一个人的修为要达到中庸的程度有一定难度,但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不能放弃对中庸最高境界的孜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