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儒家重要经典,它同《易经》一样,都是儒家的理论渊薮。不过《易经》比《中庸》影响大,涵盖面广,而《中庸》是宋以后儒者研读的重点。儒学,特别是理学,许多概念、命题出自《中庸》,许多理学大家持守《中庸》的信条,许多儒者用《中庸》的方法论思考,从而可以看出,《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今本《中庸》,并非独立成编。它仅是《礼记》中的一篇,初始既没有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也没有留下作者姓名。
对于《中庸》的作者,一般认为,它出于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司马迁曾说子思作《中庸》。至宋代,理学大家也认为《中庸》为子思所作,这几乎成了定论。近代人们对《中庸》作者产生疑问,认为《中庸》是秦代作品,也有人认为是子思所作,只是掺入了秦人文字。我觉得现存的《中庸》,还应为子思所作,但可能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写定。
现存本虽说没有独立成编,但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有关这方面的著作也有一些,但影响甚微。唐代韩愈注意《大学》《中庸》,揭示道统。到宋代,很多人目光转向《中庸》,范仲淹让理学开山者之一张载读《中庸》,二程表彰《中庸》,二程弟子也有关于《中庸》的著作,朱熹讲友石子重作《中庸解》,但影响最大的还是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中庸章句》。
朱熹把《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并为之作章句集注。从元代开始,《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各级学校的必读书,成为士子求取功名利禄的阶梯,影响达700年之久。
如何读中庸我们读《中庸》,不能只读《礼记》里的《中庸》篇,还是要读朱熹的《中庸章句》。
朱熹说,自己早年对《中庸》有很多疑问,经过“沉潜反复”,多年思考,才得其要领,最后“会众说而折其中”,才作成《中庸章句》。《中庸章句》使《中庸》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此外还对诠释《中庸》的各家同异得失,也加以辨析。把记录论辩取舍的文字著为《中庸或问》。他还把石子厚之书作了删节,更名《中庸辑略》,还写了《中庸或问》,以设问形式,回答有关中庸与注解的种种问题,又在讲学中,同弟子反复讨论《中庸》,这些讨论大部分收录在《朱子语类》中。可以看出,朱熹对《中庸》下了很多功夫,《中庸章句》是他的得意之作。以上这些书,是彼此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相辅相成,是研究《中庸》不可或缺的资料。
在《中庸章句》篇题之下,朱熹对“中庸”下了一个定义,指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不偏不倚”,出自本书“中立而不依”和改用《尚书·洪范》“无偏无陂”;“无过不及”,出自《论语·先进》。又用“平常”释“庸”,借以指出中庸的合度性,日用性。是“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的道理,都是实用的学问。
《中庸》及《中庸章句》及朱熹有关著作,还讨论了儒学和理学的一系列问题,如天命、性、教、道、慎独,情,已发未发、中和、大本,达道、在中、时中、用中、费隐、忠恕、鬼神、五达道、三达德、知行、治国九经、择善固执、诚、致曲、尊德性而道问学、学问思辩行、三重、仁义礼智、无声无臭等等,有天道,有人道,有本体,有工夫。许多儒者对这些概念和命题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论辩。这些讨论,虽说常常莫衷一是,但丰富多彩,细致入微,富有哲理。可以说宋明理学所以能成为本体化、哲学化的思潮,达到了时代哲学高峰,是和《中庸》及《中庸章句》密不可分的。
《中庸》在儒家典籍中,是高层次的理论色彩浓厚的著作。读通、读懂很不容易。
为帮助读者读懂《中庸》,下面具体对各重点章节做一个简单介绍。
第一章第一章是一篇的纲要。提出许多概念,如命,性,道,教;戒慎,慎独;隐微,已发,未发,中和;大本,达道,位育等。成为哲学家的热门话题。
本章先讲天命,这里讲的命,不是指富贵、贫贱、寿夭等命定内容,而是指个人的禀赋而言,人的禀赋是自然形成的,这就是含有道德内容的性。人人遵循各自的性,在日常生活中,就知道当做什么,不当做什么,这就有了常规,这就是道。从道入手,修饰品节,这就是教化。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道德自觉,谨慎地修养自己。
个人修养特别提出了“中和”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中和”是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的道是挺立的,不偏不倚的,这是性,所以叫做“在中”。喜怒哀乐总是要发露出来的,但发出来要符合节度,无过不及,这就叫做“时中”也叫“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整个社会心平气和,社会和自然界很和谐,天下也就太平了。这里讲的中和,实际就是中庸。前人说:“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大体不错。
本章具有全篇纲要的性质,即所谓“一篇之体要”。其下十章,大体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用朱熹的话来说是“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篇之义”。的确都是引孔子的话,反复申说首章所提出的“中和”(中庸)这一概念,弘扬中庸之道。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用费隐讲“道不可离”,费隐后来成为哲人讨论的重要范畴。以下八章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的。用朱熹的话来说,即“杂引孔子之言以明之”。这里费,指道的普遍性以及用途的广泛性。隐,指道体的精微性与隐秘性。正因为人与道不可须臾离开,所以,道就应该有普遍的可适应性,但道又必须有精微奥妙的一面,供人们进行深造,进行创造性的实践。
第二十章第二十章是重点篇章,提出了五达道,三达德,治国九经,诚、诚之等天道人道问题,同时也提出学问思辨行等治学原则。朱熹说:“此引孔子之言,以继大舜、文、武、周公之绪,明其所传之一致,举而措之,亦犹是耳。盖包费隐、兼小大,以终十二章之意。章内语诚始详,而所谓诚者,实此篇之枢纽也。”(《四书集注》)
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一章是继续讲诚。这里接上章讲“诚”。“诚”就是真实无妄。从诚开始,便具有善,这是先天的性,和圣人对应。而一般人先明乎善,真实无妄,这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无论是天性还是后天人为的教育,只要做到了真诚,二者也就合一了。朱熹说:“右第二十一章。子思承上章夫子天道、人道之意而立言也。自此以下十二章,皆子思之言,以反复推明此章之意。”这个总结是正确的。
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二章是讲至诚和性关系及其价值,也是讲圣人与天道关系。
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三章是讲善德积累和诚的关系。上章谈的是圣人,这章说的是一般的人。
第二十四章第二十四章是讲至诚的作用和天道相联。东阳许氏曰:“至诚前知,亦必于动处见所谓‘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圣人知来者如此,非有异也,故为中庸。”(《四书大全·中庸章句大全》)心诚则灵。灵到能预知未来吉凶祸福的程度,这似乎有些夸大。兴亡征象,有点神秘。其实,无非是强调真诚见微知著的出神入化的功用罢了。
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五章是讲要用诚来成己成物,讲的是人道。真实,从自然的方面来说,是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真诚是从人的方面来说,是自我的内心完善。所以,要修养真诚就必须做到物我同一来实现。这叫“合内外之道”。
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六章这里用天地之道,形容至诚的盛美与生生不息。前面历数历代圣人,这里把圣人之道作了一个总结。
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七章,首先盛赞圣人之道像天一样广博浩瀚,大概是从《易经》中“天地大德曰生”而来。君子应该做到“尊德性而道问学”五项。朱熹认为,“尊德性而道问学”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最得圣贤精神。
第二十八章第二十八章,前面谈了智、仁、勇、孝等道德规范,这里是讲礼乐问题。本章承接上一章发挥“为下不倍”的意思。谈的还是素位而行的问题。但“非天子不议礼”说容易形成独断,所以有徐乾学的说法。他说:“司礼谓:非天子不议礼,今以上意行之何为不可?予言非天子不议礼,谓所议者合于礼也。若非礼之礼,岂天子所议?况既谓之议,须合天下之情,非独断也。”(徐乾学《读礼通考》卷二十一。
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九章这是讲君子之道要经过各方面验证,才能成为天下法则。这一章承接“居上不骄”的意思而发挥。
第三十章第三十章这是赞美孔子,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命题。“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两句话,成了道统论的雏形,屡被后儒所称道。用“万物并育”,“道并行”比喻孔子的博大宽容,用“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来形容万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一章极言至圣之德,含有仁义礼智。朱熹说:“聪明睿知,生知之质。临,谓居上而临下也。其下四者,乃仁义礼知之德。”(《四书集注》)显然是对的。
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二章是讲至圣诚仁作用,是中庸释义“不依”的依据。此章还是讲“至圣”。至圣必须是至诚的。“大经”,指五伦—五种人际关系;“大本”,指性之全体,如仁等,“大经”“大本”立起来了,崇高的道德自然会独自挺立,无须依托任何东西。全篇极力形容至圣和道的同一。
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三章引用《诗经》证明君子之道的特点及治世作用。此篇由前面圣人之道的高远广博,回归于君子之道。使人联想前面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的入德之路。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几点结论性意见。
一、《中庸》思想来源主要是孔子思想。
二、朱熹正确地解释了《中庸》的结构与章节之间的关联。
三、《中庸》的展开是从天道开始,逐步进入人道的具体内涵,最后谈的是德教的力量与方法。
四、《中庸》主要讨论的是天道与人道关系。是“究天人之际”的名篇。
五、提出了独特的方法论。这些需要阅读时慢慢体会。
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来处”。阅读经典,可以进一步确认和巩固一直以来受到的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及影响。然而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苦于有读经典之心、无读经典之力,甚或有读经典之力,却寻不到亲近它的路径。因此,邀请专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向读者总结、介绍正确的、通俗的经典阅读方法,传授他们阅读经典的经验和思考,有着十足的必要。本书挑选中华传统经典如《楚辞》《尚书》《左传》《史记》等等一般读者足可想到的文学或历史经典共50部,应是代表传世典籍中最核心、最精粹的部分,邀请学界权威的教授或学者分篇撰写成文,既有阅读方法,又夹背景介绍,教授读者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经典的方法。
延伸阅读中庸之道是中国思想与文化的灵魂,本书通过对《中庸》的诠释揭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以“上下通达”重释中庸,以“与于斯文”也即参与文化创造作为中庸的展开方式,以“命—性—道—教”的统一作为中庸的基本架构,以诚作为命、性、道、教合一的根据。由此,中庸之道落实为一种当下地承担世界的积极精神,这种精神在成己、成人、成物的互动中呈现自身。以上述方式,本书对中庸乃至中国思想做出了别开生面而又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理论诠释。
更多内容请关注浙江大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zu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