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项水利工程相继建设完工,一根根引水管遍布城乡,一条条河流岸绿水清……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近年来,昭通市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以及专题会议研究水利项目投融资、要素保障等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常态化深入一线调研督导,市级组建工作专班跟踪调度,全力夯基础、提效能、强管理,全市水利事业发展迅速,为昭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项目投资多 “提速”工程建设
经济要发展,水利需先行。水利项目建设既事关经济增速又涉及民生福祉。近年来,随着水利建设中央资金逐年递减,昭通水利建设需求却不断增多,资金矛盾愈发突出。为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研究部署,强化对接协调,持续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工作。经多轮谈判,市政府与省建投集团达成合作意向,明确采取政企股权合作模式,由省、市、县三级投融资平台作为投资主体共同组建项目公司,开展项目建设。目前,全市共有26个项目采取政企股权合作模式与省水投公司开展合作,项目总投资超过76亿元。
2020年12月2日启动建设,2021年11月16日完成基础开挖及截流验收,2023年3月30日大坝填筑封顶,2023年7月24日输水竖井贯通,2024年1月3日溢洪洞贯通。概算总投资96355.12万元的永善县天星坝水库工程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取得如此进展,就是昭通水利建设投资工作的一个缩影。到2024年底,该水库将初步发挥效益,届时将新增总库容2555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1893万立方米的优质水源,受益区13.01万亩耕地、1.7万人及4.1万头大小牲畜的用水将更有保障。
一座座水库大坝拔地而起,一条条渠道在山间蜿蜒盘旋。2023年,昭通持续加力推进21座中小型水库工程建设,巧家洗羊塘、老深沟水库工程竣工验收;镇雄坝口河、巧家铜厂水库实现下闸蓄水验收;完成永善云荞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全市规划白水江大型灌区1个,中型灌区28个;续建1条、新开工7条河道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河道99.962公里。全年新开工水利项目81个,总投资70.3亿元,完成水利投资65.66亿元,同比增长10%;争取到省级以上水利建设资金6.93亿元,同比增长59.3%;
谋划储备昭通市水网建设项目共1181件,总投资1469亿元。全市水利项目投资工作实现开工项目创新高、完成投资创新高、争取资金创新高、谋划项目创新高,为全市经济“稳大盘”作出水利贡献。
引水保民生 “润泽”城乡人民
隆冬时节,昭通黑石罗水库仍然碧波荡漾,湖水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让人流连忘返。黑石罗水库是昭阳中心城区应急和备用水源,正在建设中的润昭引水主管城市应急供水项目,投资7706.62万元,将建设9.6公里管道,把黑石罗水库的水引进昭阳城区。
近年来,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型城镇化发展、重点产业发展等供水保障需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研究、深入调研,努力确保供水保障有力有效。针对昭阳主城区供水保障问题,市、区两级制定了昭阳中心城区供水作战图,实施润昭引水工程,创造性地将渔洞水库与已建成的黑石罗水库和即将开工的岔河水库连通起来,形成了水资源联合调度供水保障体系,提升节水、管水和用水效率。建设四平山水库引水工程,解决盐津县水田新区群众饮水问题,加快推进五库连通工程建设进度,有效提升威信县城供水保障水平。去年以来,全市着力推动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饮水安全,农村供水保障三年专项行动主体工程全面完成,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205件,有效解决了81.18万人的饮水低质低效问题,解决了1.37万人的纯水窖供水问题,纯水窖供水问题已全部清零,有效保障了农村饮水安全。“以前用水相当困难,天*时候没有水,我们就用三轮车拉着水桶到处找水,相当费力,花费也高。”站在空置的大水桶旁,村民肖力看着自家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清水,脸上堆满了笑容。威信县水田镇香树村是一个拥有常住人口5149人的行政村。受极端天气的影响,村里连续2年发生旱情,原来的供水水源几近枯竭,导致9个村民小组 948 户2954人的生活用水极为困难。为解决香树村村民的用水难问题,威信县水务局等相关部门多次组织专业人员到村里寻找新水源,后来在6公里外的水田社区长木湾村民小组山羊沟选定了打井地点,历时数月,投资124.77万元建成香树村抗旱应急供水工程,使得全村15个村民小组全部受益。
抓实河长制 “守护”一江清水
杨柳依依,细雨霏霏,河水潺潺,行人匆匆。2023年夏天,记者在鲁甸县水磨镇新棚村龙树河段采访看到,河道两岸全是杨柳,周围有庄稼地和湿地,清澈见底的河水在慢慢流淌,新棚村党总支*、河长宋文和几名村干部、驻村队员在河岸边巡查……龙树河流经鲁甸县新街、龙树、水磨3个镇19个村(社区),设有县级河长1人、镇级河长3人、村级河长19人。
草满湿地树满坡,杨柳依依龙树河。新棚村河长巡河只是昭通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以及市、县两级督察长和3220 名基层巡河护河员对全市 393 条河流、206 座水库进行日常巡查的一个缩影。“我和4名网格员、4名保洁员负责龙树河3.4公里和11条小支流的巡护工作,确保了一河清水流入渔洞水库。”宋文边巡河边对记者介绍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昭通市全面落实河长制,创新“一个U盘下达河长令”“河(湖)长 校长”“党建 河(湖)长制”“水域综合执法”等机制,四级河长联动、部门协同发力、社会共同参与的治水护水合力不断凝聚,成效越来越明显,切实筑牢了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努力为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出昭通贡献。
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昭通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坚持“典型引路法”,抓好金沙江、赤水河、渔洞水库“一江一河一库”重点水域示范打造。在金沙江流域保护治理上,严格落实“十年禁渔”,强化岸线增绿、固土、截污,金沙江昭通段439.2公里7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均达Ⅱ类以上,其中5个断面达Ⅰ类。2020年以来,在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中累计投入资金44亿多元,出境断面水质连续5年稳定保持在Ⅱ类,流域小水电站清理整治工作被中央环督办作为正面典型案例编入督察成效汇编,保护治理典型经验被编入中国河湖年鉴并在全省推广学习。启动渔洞水库保护治理三年行动,谋划实施水环境治理等4大类70个项目,力争到2025年径流区“两污”收处率达 90%以上,坚决确保昭鲁坝区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显示,昭通水环境质量在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排名从2021年的30多名上升到了2023年的第11名,实现了“三连升”,全省排名第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昭通,正大步行进在大兴水利、福泽城乡的大道上。(记者 陈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