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怎么断句,和楚人有鬻矛与盾者一样的句子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4 06:51:54

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统文化》已被省内许多地区指定为中小学必修内容,这套教材内容择取合理,编排精巧,寓教于乐,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理念相得益彰,广受好评。当然,天下物无全美,这套《传统文化》教材也偶有可商榷处,虽白璧微瑕,但教书育人不可有半点模棱两可,故将存疑之处辑录于此。

二年级卷

1、P13
自夸自败,还增一毁。(还:haí)

按:此处应读作huán,《说文解字》:“复也,从辵瞏声,户关切。”《唐韵》作户关切,《集韵》《古今韵会举要》《洪武正韵》作胡关切。此处当据古音。 明清后的口语和通俗文学作品中才逐渐出现hái音,但诗文中仍读huán。

2、P37

风日清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按:《千家诗》录徐元杰此诗,作“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事实上“清和”与“晴和”意思极为相近,都有天气和暖的意思,但“清和”更偏恬淡、含蓄、蕴藉,如宋·潘汾《丑奴儿慢》词:“愁春未醒,还是清和天气。”“晴和”则多了一份疏朗、明快、俊逸,如唐·元稹 《春六十韵》:“震动风千变,晴和鹤一冲。”

3、P49

梅雪争春未肯降,*人搁笔费评章。

按:引自《千家诗》,本作“*人阁笔费评章。”“阁”同“搁”,放下。

4、P61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

按:本段文字见《随园诗话》:“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显而易见《随园诗话》的原文更加简洁明快,而教材选文则不免反复拖沓。

三年级卷

1、P20

名曰精卫,其鸣自(讠 交)(jiāo)

按:应读作“xiào”。《康熙字典》:“虛交切,音嘐。”

四年级卷

1、P7

(释“红泥小火炉”)诗人把刚酿成的美酒,暖在用泥砌的小火炉上,淡绿色的新酒在红红的火上散发出阵阵清香。

按:此处将“红泥”拆开解释,不当;“砌”字使诗韵全无,粗陋俗浅。

2、P18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斜:xié)

按:此处“斜”字当读若“侠”。读古诗,韵脚就古不就今,否则不押韵。

3、P19

名作有《念奴娇·大江东去》

按:《东坡乐府笺》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作如无词名,则可以用词牌名加上词的首句权作词名,但既然作者已然拟定词名,何必再多此一举?

4、P27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

按:出自《姜白石词笺注》,本作“云鬲迷楼”,二字通假。古诗文中的通假字,应取现存年代最早版本里的用字。

5、P27

苍崖绿嶂

按:《姜白石词笺注》作“苍厓绿嶂”,二字通假。

6、P43

白在宣州谒见,遂辟为从事。

按:出自《旧唐书》,本作“遂辟从事”,“为”或是衍文。

7、P48

岁余,以直言失官。

按:当为“岁馀”。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指出在“余”和“馀”意义可能混淆时,仍用“馀”。因此在古诗中,除了表示“我”的意义及用作姓氏外,用“馀”似更佳。

8、P56

龙骖回旧宅,凤德咏余芬。

按:当作“馀芬”。同上。

五年级卷

1、P9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柜:jù,木匣子)

按:柜有二音,其一读若“贵”,指收藏衣物、书籍的家具;其一居许切,《说文解字注》释曰:“柜,柜木也。”郭璞注《尔雅》释“楥”曰:“或曰桏,当为柳柜。桏,似柳,皮可煮作饮。”此处当采前者解。

2、P39

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百年之计,莫若树人。

按:郭沫若《管子集校》作:“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3、P42

后百余岁有孙膑,是武之后也。

按:出自《曹操集》,本作“后百岁余有孙膑。”

4、P46

于是迁仕为郎中(迁仕:晋升,调任。)

按:此处应断句为“于是/迁/仕为/郎中。”“迁”当作司马迁自称解。司马迁宦学之前并无出仕,何来晋升、调任?

5、P47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俶傥:洒脱,不拘束,卓异不凡)

按:“俶傥”有“卓异不凡”与“洒脱不羁”二意,后文列举诸多名人不凡之事,故此处当取“卓异不凡”之意,不能同时取两个义项。

6、P51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

按:句读错误,当为“乃幽武,置大窖中。”

7、P51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按:句读错误,当为“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8、P60

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晴光

按:出自《元丰类稿》,卷七作“碧天垂影入清光。”

9、P70

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阴中:暗地里)

按:释义不完整。阴:暗地里;中:中伤,陷害。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窃谓人主之待臣子,不过公道以相知,党人之报怨嫌,必为巧发而阴中,臣岂敢恃二圣公道之知,而傲党人阴中之祸。”

六年级卷

1、P37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接世:继承前辈的事业。)

按:释义错误。“接世”在这里是为动用法,指为社会所接纳。

2、P37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何及:到什么地步。)

按:释义错误。“何及”应翻译为“怎么来得及”,整句话意为“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3、P39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略

按:当作“掠”。“略”与“掠”虽都有掠夺之意,但“略”字对象为土地城池,“掠”字对象为人、物。

4、P39

亲自参与指挥了126场战争

按:此处当为“战役”。

5、P44

落日熔金

按:当作“鎔”,通“熔”。《李清照集校注》作“镕”,误。《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鎔”与“熔”合并,字典未收录“镕”字,但收有金旁未简化的“鎔”字

6、P44

捻金雪柳

按:当作“撚”,通“捻”。《李清照集校注》作“撚”。

7、P44

风鬟雾鬓

按:《李清照集校注》作“风鬟霜鬓”,四印斋所刻词本《漱玉词》作“风鬟雾鬓”。但“雾鬓”指浓密秀发,“霜鬓”指鬓发如霜雪,此处当作“风鬟霜鬓”。类似用法如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苏轼《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

8、P59

而窥其中则蕴藉深远(蕴藉:宽和,宽容)

按:“蕴藉”一词,有“宽和有涵容”与“含蓄”二意,此处与“深远”并用,当作含而不露、含蓄解。《后汉书·恒荣传》:“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

9、P71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吸晚虫。

按:“吸”字误,当作“啄”。《甫里先生文集》作:“鸟下深枝啄晚虫。”《说文解字》注“啄”曰:“啄,鸟食也。”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燕子啄春泥。”

七年级卷

1、P5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按: “矣”字按王弼《老子注》当作“已”,冯达甫《老子译注》亦作“已”。二字通假,但多数版本都做“已”字。

2、P15

圣人无积

按:此处多数版本作“圣人不积”。王弼《老子注》作“不积”。

3、P15

既以为人矣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已愈多

按:句读错误,当为“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

4、P23

故圣人去则不用也

按:房玄龄注《管子》作“故圣人去而不用也。”

5、P32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

按:句读错误,参考杨伯峻《孟子译注》当为“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

6、P45

举世皆浊我独清

按:依《史记》载,此处当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7、P45

有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按:“皓皓”当作“晧晧”,二字通假。

8、P51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按:“晤”应为“悟”,二字通假,但存世《兰亭序》摹本及《晋书·王羲之传》都作“悟”。

9、P51

及其所之既倦

按:存世《兰亭序》摹本及《晋书•王羲之传》都作“惓”。

10、 P52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按:存世《兰亭序》摹本及《晋书•王羲之传》都作“以为”。

11、P55

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按:“南粤”应为“南越”。“请缨”句引西汉终军出使南越典故:“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12、 P81

聪明睿智,光披遐荒。

按:“睿智”应为“睿知”。“知”与“智”通假,但在古诗文中多用“知”字。

八年级卷

1、P16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按:句读错误。杨伯峻《论语译注》作:“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此处“也”字只是副词,犹“亦”,如庾信《镜赋》:“不能片时藏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岑参《赴北庭度陇思家》:“西向轮台万里馀,也知乡信日应疏。”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