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如何破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这需要新思维引领、新常态展现、新系统构建。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从知识取向走向素养取向。知识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其根本假设在于教师拥有知识就可以熟练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知识的多寡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素养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教育情怀和志向,决心为教育事业而奉献的专业态度和专业情感,并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基于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诉求,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做好五项修炼。
内生动力。重知识、技术支配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被动的、外部的培训大于教师主动的、内在的发展需求。对教师而言,什么是根本性的发展动力?这就要从教师内在发展需求的角度进行审视,充分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基于区域教师培训与发展的实际,提出“浇根式”改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从教师内心出发,变被动成长为主动发展。
扎根实践。教师专业发展要回归与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扎根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就是要求教师基于实践,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发展路径。教师要把反思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反思是对已有经验的批判性审视,是构建一种基于过去、面向未来的专业发展研判。教师在反思教育实践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过程中,其专业发展逐步走向螺旋式上升。基于此,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全体教研员开设了学科工作坊,以学科工作坊为依托,深入一线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在与教师一起成长的同时,改善教师专业发展样态。
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起到引领与支撑的作用。信息素养成为当代教师的必备素养。对教师而言,搜集和处理相应的学科知识、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是必备技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如何应用于教学以及教学行为如何被信息技术影响和改变,考验着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一方面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通识性培训,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关于技术运用的培训,并鼓励教师敢于在教学中进行应用。只有两个方面同时发力,教师的信息素养才能有整体提升。
持续学习。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学习力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广度与深度,持续学习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必要条件。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对外是不断学习,对内是不断内化,进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与创新。新的教育理念如何落地,创新性教学实践如何产生,从发现教育知识到达成教育理解,从提高教学技术到生成教育智慧,要依靠教师的持续学习。持续学习既可以是教师个体,也可以从学校出发,建构长效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探索教师学中用、用中学、做中学的新常态。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教师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源于实践。只有在行动研究中,教师才能进一步理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联,不断创生新知、达成自知,从而走向专业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依赖于行动研究能力的提升,并把研究结果用于实践进行检验与反馈,并持续改进,构成“问题—计划—行动—反思—评价—调整”的行动研究路径。
(作者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
《中国教师报》2019年05月15日第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