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是学长学姐打扫卫生时忙碌的身影,依旧是武汉站武昌站接踵而至的车,依旧是体育馆前搭设的红色帐篷,还有拎着大包小包眼睛里塞满星星的新生……又一年的开学季,时光仿佛穿越了365天和那年今日重合在了一起,只不过不同的是,我已经从那个依仗导航走四方的小姑娘,变成了四处帮别人指路的志愿者。
表盘上的指针不知道转了多少圈,每一圈都是我来到华中农业大学后的点点滴滴的见证。虽不敢在众多学长学姐面前妄自夸大自己对学校有多了解,但也真正走过了华农大部分的边边角角,领略了它在四季更迭时变幻的万千姿色。
盛夏之际,爸爸和我来到这里,满目苍翠是我对华农的第一印象,郁郁葱葱的树木枝丫在道路上方交叠,遮挡了蛮横骄阳;深秋时,她变成了会发光的金黄色,枫叶在斑驳的树影间游走,温暖了我十八岁的梦;阳春三月,我踏在下起了簌簌樱花雨的南湖道,阳光穿过粉色的枝丫暖暖的洒下来,有着说不尽的明媚。
如今,又是一年夏天,2018年18岁的他们像当初的我们一样,在绿意盎然的时节迈进校园,在美的让人睁不开眼的华农里度过最美好的四年。
华农的美,更多来源于岁月的积淀。当年张之洞老先生秉承着“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力必归农”的信念创办了湖北农务学堂,后几经变迁,六易校名,多番周折才终于确立了如今的地址。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20年的风风雨雨,它不仅没有变得沧桑,反而越来越美。我真的很幸运,可以在有限的求学生涯中遇到百廿校庆,看到狮山之下硕彦一堂的盛况。
张之洞
一年的学习过后,我不仅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学到了如何更好地做人。华农精神教导着我们要勤读力耕,立己达人,这不仅对华夏五千年耕读文化的传承,更是百廿华农人踏实苦干、砥砺前行的躬耕精神的实质体现。邓秀新院士也曾经说过:“华农历经百年沧桑,数代学人薪火相传,呕心沥血,积淀形成‘勤读立耕,立己达人’为核心的华农精神,是华农之本。经过多年的耳濡目染,华农精神已经融入我们的灵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此,我深以为然,日后,我也会带着学校对我的嘱托,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未来做的每一件事上,将华农的志愿精神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作者:吴晨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