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只是为了记录[比心][比心]
记录只是为了坚持[比心][比心]
樊登书店的书
这是一本看得特别认真的书,极力推荐儿子看,跟他说作者所站的高度是我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的,所以我们通过他的书,了解了世界上我们所不知道的一面,学习了我们所不能想到,悟到的人生哲理。打开了我们的眼界,拓开了我们的思路。这也是我们看书最直接的收益。
笔记我做得很认真,每一封信,重点都记录下来,甚至买了这本书,准备暑假给儿子和侄女看。希望他和她都有所收获。
《态度》一书是吴军博士首部个人成长类著作。吴军博士认为,由于处事的态度不同,起点差不多的人会不断分化,进而拉开命运的差距。
这本书是吴军博士给正在上大学和上高中的女儿们的家书,针对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遇到的有效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理解并赚取财富等具体问题,以及如何洞察世界,人生等哲学问题,给出了诚恳的建议。这些建议或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特别是十多年来参与大学管理和在世界一流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或源自其尊崇的智者的成功经验,对渴望自我精进,加速成长的读者有着极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知名的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网络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
于2002年加入谷歌,是当前谷歌中、日、韩算法的主要设计者。2010年加盟腾讯,担任搜索业务副总裁。后回到谷歌负责计算机问答项目。2014年,作为创始合伙人创立丰元创投。
著有《见识》《智能时代》《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硅谷之谜》《大学之路》等多部畅销书,并多次获得包括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在内的国家级图书大奖。
书的背面:
最好是更好的人: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其实本身很难一步到位。一些人无所作为不是因为不想做事,而是一根筋地追求最好,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专业和业余:很多时候,利用很贵的食材,做出一盘美味并不难,难的是将土豆丝这样的菜炒出好味道,让大家回味无穷。所以,真正一流的大师是在任何小事情上都能体现一流水准的人。很多人会觉得,某件事情太简单,它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这其实反倒是他们无法成为一流人士的原因。
抵制诱惑:有回报的事情和造成上瘾、受到伤害的事情常常没有交集。原因很简单,任何回报都不能白白得来,需要付出努力,甚至有些时候要逆着自己的*行事。
成功是成功之母:一个人如果做一件事失败了,虽然可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但是第二次哪怕他离成功再近,都有可能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人只有成功过一次,才更容易成功第二次、第三次,因此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上帝喜欢笨人:根据我的经验,我很多想顺便做的事情最后都是丢三落四,而万一耽误一点儿事情,可能损失很大,因此我宁可采用笨办法,并且让它成为我做事的原则。
做事时境界要高:很多时候,那些诱惑显得如此美妙,你周围的人会渐渐放弃目标,接受它们。这就是考验人的定力的时候。人的境界高一点儿,多关注长远,少盯着眼前,才能走得更远。
第一章:人生哲学
第1封信:乐观的人生态度比什么都重要
在一个集体中,不要妄自尊大、看轻他人,与人相处共事,尽可能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和谐少争。这样就容易与人相处,减少矛盾,自然也容易得到快乐,一个人内心豁达、心胸宽广,自然容易快乐。
第2封信:幸福的来源
幸福是一种感受,并非是钱可以衡量的,幸福需要基本保障,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给自己留一笔应急的积蓄以便让自己做事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大胆追寻自己的理想,当我们得知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世界带来或多线少的正面影响时,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要知道:给总比拿要快乐得多。
第3封信:如何拥有抵制诱惑的定力
电子游戏是有诱惑力的,沉迷电子游戏的人,绝大多数在学业上和工作上都不如其他同龄人,很多人甚至从此丧失了工作热情和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摆脱诱惑,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种能力,也可以把它看成一种品行。我们可以设一个有意义,有回报的长远大目标,用平和的心态,日积月累圆满地去实现目标。
第4封信:成功是成功之母
人在年轻的时候,需要做成几件事,并且通过这些成功的过程,学会取得成功的方法。一个人如果做一件事失败了,虽然可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但是第二次哪怕他离成功再近,都有可能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人只有成功过一次,才更容易成功第二次,第三次,因此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这个时候有两个选择,一是回避这种困难,二是挑战一下自己,看看能否克服这个困难。
一群年纪相仿的人在小时候没有太大差距,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分化。有些人遇到一些困难,或许在别人的帮助下克服了,或许自己克服了,总之把问题解决了,那么他就往前走了。另一些人或许因为没有人帮助,也没有人告诉他们需要去服困难,总之退缩了,就在原地停留了。这样的事情其实每天都会发生、态度不同、结果不同、日积月累,差距就会显现出来。(这是对学霸和学渣的形成最好的解答)
第5封信:最好是更好的敌人
在任何时候,“最好是更好的敌人”,或者说,任何进步都比没有进步好,世界上很多事情,其实本身很难一步到位。很多时候,一些人无所作为不是因为不想做事,而是一根筋地追求最好,最后什么也得不到。很多时候,一个完美的结果需要完成很多改进,而不会一步到位、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是一个暂时性的折中方案。然后会经历很漫长的过程才能达到一个各方面都满意的结果。
第6封信:好习惯成就一生
现在处于一个好时代,要从做每一件事开始养成好习惯,培养好性格,结交好人,这样命运女神就会垂青你。如撒切尔夫人所说,从做每一件小事开始,慢慢形成习惯,习惯塑造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
第二章:洞察世界
第7封信:决策时格局要大
人在选择做什么事,不做什么事方面,格局要大。
如果要开始做一件事,就要尽可能往最好的目标努力,境界要高。
所谓境界,就是目光能看多远。
第8封信:做事时境界要高
一个人格局的大小,是指在空间范围内,能否看到大机会,能否做一件影响范围更大,影响力更大的事。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只知道追求速效,无视长期利益。
人一旦习惯获得短期利益,境界就高不起来了,可能永远不会追求更高的境界了。人追求多高的境界,最后就会得到多好的结果,所以多关注长远,少盯着眼前,才能走得更远。
第9封信:生活是具体的
在一个机构里、很多不必要的争执如果能够“秉承”生命是具体的“这个原则来处理,很容易解决甚至不会发生。德国人不仅对待国家、社会和生活态度如此,也把这条原则贯彻到工作中。学学德国人做科研、写论文的态度和方法,他们的论文和他们的产品一样,也是出了名的严谨。
第10封信:教育改变命运
一个人上了好大学并不等于他接受了好的教育。教育的范围很广,并非仅仅是在学校里上课。人不接受教育,就很难有见识,而没有见识,做事情就会事倍功半.人受教育的时间很长,机会很多,自己所在的学校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不要仅仅为了成绩而读书,更不要为了进入一个好学校而读书,而要为了让自己能够真正立足于社会,并且能够成为有用之人而读书
第11封信:好运气背后是三倍的努力
如果想获得10分的成绩,仅仅准备10分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你可能要准备30分的努力。如果你做事情总是能够关注每一个细节,付出你期望的结果三倍的努力,好运气会到你这一边。
人的成长是自己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对任何人来说,失败并不可怕,因为任何尝试都会伴随着失败。但是聪明的人不会让同样的失败重复出现,因为他们会不断地从失败中学习,而且也只有从失败中不断学习,人才能变得成熟。避免不必要的失败的最好的办法,是倾听周围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并且不断地从他们身上学习好的经验和做人的美德。
上大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向周围的人学习,而不仅仅是学习课程。
第12封信:更重要的是做个好人
相比能力、品行更重要。对任何人来说,相比成功,维持善心更重要,
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才算教育好了:自己有教养,对他人友善,对世界有爱心
怎样才算好孩子:
1.诚实,守信用;
2.勤勉,自律,谦虚;
3.友善、随和;
4.正直、公正。
第三章:对待金钱
第13封信:面对贫穷,你可以选择沉沦或奋起
贫穷是一把双小剑,既会给人动力,也会让人沉沦。
第14封信:承认自己“贫穷”才能真正“富有”
贫穷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让人奋发向上;另一方面又让人颓废不能自拔。
人的天性是不安于现状,穷则思变,变则通达,因此贫穷可以成为一种动力,
永远要承认自己的贫穷,不用担心别人的白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富有起来。做任何事情,谁都不是天生就能做好的,做不好的事情被人嘲笑是难免的。不能指望别人永远给你留情面,只有自己把事情做好,才是为自己保留情面唯一可行的方法。希望你把各种挫折和匮乏作为自己的动力。
第15封信:不乱花钱.也不乱省钱.
不吝惜花钱,不乱花钱,如果能够通过花钱更好地解决问题.那就很大方地花出去.实际上。绝大部分时候,花出去的钱,最终会数倍地返回来。
第16封信:运用财富时要从大处着眼
巴菲特说:钱是为了让你做想做的事,而不是为了让你无所事事。一个人有了财富,能否善用财富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格局又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有了钱之后自然有条件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那些事恰好对世界有正面影响,就非常有意义了。
有了钱,很多人做的无非是重复他人做过的事,那些事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更有意义的显然是做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完成这些事除了要有钱.还要有脑子,要有持久力。当人实现了财富自由,应该利用财富做一点儿其他人没有做或者做不到的事。
第17封信.懂得钱的用途,还要有赚钱的本领
JP摩根说:“任意让”小钱“从身边溜走的人,一定留不住“大钱”。要牢记先挣钱,再花钱的原则,而挣钱不妨从“小钱”开始。有了钱又能善于用钱,这需要能力,仅仅有善心是不够的。
第18封信:第一次投资的建议.
开帐号:
第一,选择一个对你来讲比较方便的银行。
第二、买卖股票的交易费用要低。
第三、服务要好。
投资:
第一、永远不要觉得自己能够打败市场。
第二、对市场要有信心。
第三、虽然股市在下跌后总会涨回来,但是单一的股票未必。
第四、时间是你的朋友,两投机不是。
只有耐得任性子的人,才能赚钱,买完股票,就别问涨跌了。
第19封信:一生永远不要碰的三条红线
很多时候,你周围有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的运气。在投资方面,千万不要听普通人的建议,因为大众在股市上是亏钱的。
第一、不要进行过于冒险,会导致无顶之灾的投资。
第二、不要进行自己不懂的投资。
在投资中,严于律己和恪守原则比聪明与专业知识更重要,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胜算微乎其微。
人通常不会在一开始就做自己不懂的事,但是当一个人在一些领域获得一儿成功时,就会觉得自己无所不懂,无所不能。然后做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最后一败涂地。
第三、永远不要眼红别人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投资机会。
或者说投机机会,不要因此乱了自己的方寸。
投资永远不要试图把握所谓的时间点,那是投机,即使投机者遇到一两次好运气,也难以改变一生的命运。
第20封信:我的金钱观
钱,从本质上讲是物质的媒介,而不是物质本身,
在名牌大学学习,眼界不在于看不看钱,挣不挣钱而在于能否看透钱,认清钱仅仅是媒介这种性质,这比挣钱本身更重要。在学校,仅仅学到谋生的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而要学习具备超过同龄人的能力,做更有影响的事。
第四章:人际关系
第21封信:论友情:交友时不要怕吃小亏
大学交朋友,同学的功利心不会太强,彼此愿意相互照应,帮忙不是什么大事,也不会因此觉得欠对方一个人情,对方也不会要什么回报。另一个好处是,同一个班上的同学,不论家境和其他条件相差多大.到了一个班里学习,彼此就是平等的.或者相对平等的。
交友时一定要真诚、大方和宽容。不要怕自己吃小亏,对别人的一些小毛病要容忍。毕竟人无完人,不要因为别人的一些缺点就否定整个人。
第22封信:论爱情,合适的人会让你看到和得到世界
好的爱情应该是因为对方,自己得到了全世界。
爱情需要亲身去体验,去感受,去思考。
第23封信:团结大多数人
训练领导力:
第一、是组织和工作能力,一件事交给你,你能否将它分解、组织大家完成。
第二、是团结大多数人,让每个人能够各尽其才,发挥作用。
只要大家能设定一个共同目标,把彼此的利益绑在一起,遇到矛盾,对事不对人,就能团结大多数人,把我们的事情做好,对于那些对人很好,特别是对我们很好,但是能力有限的人,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和我们的关系好,就凡事偏袒他们。你会发现很多人和自己不一样,争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是你将来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你将来有幸成为一个领导,对同事,对下属,千万不能有洁癖,要注意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第24封信:远离势利小人
防范小人,第一条就是自己要戒除贪欲。
怎样区别好人和小人呢?
第一、善良的人会从你的最大利益上对你好,而小人,因有自己非常自私的目的,他们利用你的一个(或者n个)弱点,让你获得一些局部的小利益,但是从长远来讲,却会损害你的最大的最根本的利益。
第二、看待一个人,不要只看他对你如何,还要看他对待周围的人如何,如果一个人对周围的人都很刻薄唯独对你好,你就要小心了。
第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看一个人周围都是些什么人,就能从侧面了解这个人。如果一个人周围都是一些高尚的人,他们自己也通常是君子。如果他们周围都是些道德沦丧的人,他们也一定好不到哪去。
第25封信:达到沟通目的才算有效沟通
我们要随时牢记,通信要确信对方真正接收到了你传达的信息和信息的含义,才算结束。
沟通要用对方能听得懂,能理解的语言进行讨论。与人沟通,切忌啰嗦。
与人有效沟通,重点不在于证明自己正确,而在于达到沟通的目的。
概括4点:
第一、有效的沟通要以对方的确认为准,不要以为话说出去了,别人就一定接收了你传递的信息。
第二、要以对方所听得懂的话来沟通,切忌卖弄自己的知识,把简单的问题讲复杂了。
第三、沟通要简洁、切中要客。为了做到这一点,要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第四、善辩不等于好的沟通,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两非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
第26封信:如何体面地拒绝别人
第一、能力不及,不能帮比忙,直接在第一时间委婉拒绝。第一时间告诉对方的原因,
第二、能帮比忙,但是却不想帮,因为自己的代价太大。如果不想帮,就不要勉强自己,但也要及早通知对方
第三、不论多困难都愿意帮,而且极有可能办成,这时就答应对方.然后就全力去做。
(帮人不在于项数多,而在于成功率要高)
第四、虽然愿意帮,有可能帮上,也可能帮不上。
这时,要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告诉对方,千万不要轻易许诺,不要拍胸脯。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实际情况告诉对方,表示自己会全力帮忙,但是可能性不大,让他早做准备。在和人交往上,真诚是最重要的。
切忌做的:
第一、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吹牛皮.
第二、对于做不到的事情,提出给人廉价的补偿。
第三、帮助的时候指望回报。
第四、帮助违反原则的忙。
第五章:有效学习
第27封信.上帝喜欢笨人
在做数学题时,按部就班的笨办法常常是好办法。在做其他事情时,也永远不要投机取巧,记住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上帝喜欢笨人。
人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以致不断犯错而不自知,而错误带来的结果,就是各种惩罚,包括很差的考试成绩。笨人不懂得打擦边球,不懂得把利益最大化,因此凡事要留很大的余量,而当发生一些意外情况时,那些余量就会起作用。当笨人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有更多的朋友。
第28封信:证伪比证实更重要
笛卡儿把科学的研究方法总结成4个步骤:
第一、提出质疑。永远不要接受那些自己不清楚的真理。任何没有经过自己研究、自己搞懂的结论.都应该怀疑。人可以有很多想法,或者说假设,但是对于自己的想法,也不要轻易得出结论
第二、小心求证。我们在得出结论之前,要做充分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工作。这样的结论才站得住脚。
第三、对于复杂的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小问题来研究,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对于这些小问题应该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逐步解决。解决每个小问题之后。再综合起来,看看是否彻底解决了原来的问题。
第四、当我们从问题出发,通过实验得到了结果之后,需要合理地解释结果,并以一般性的结果上升到结论。最后将结论推广并且普遍化。
对于科学而言,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论。在科学面前,从平等,谁对谁错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证实,科学不仅要能被证实,而且还必须具有可证实的伪性,是否可以用经验证伪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线,要理解可证伪性,只要看看什么是不可证伪的就可以了。
比如:
第一、上帝的存在性。
第二、永远正确的结论。
第三、列举了所有的可能性。
第四、从错误的前提下可以得出任何结论。
第29封信:做理性的怀疑者
首先、科学不代表正确。
人们通常对科学的一个误解就是把它等同于正确,把正确等同于有用。
其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没有绝对正确和绝对真理。
第三、人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科学家也经常犯错误。
最后,千万不需要把科学当成宗教。
第30封信:为什么要读非小说类名著
除增长知识外、还有4个好处
第一、可以进一步提高语文能力,特别是理解力。
第二、名著中常常充满了智慧。
第三、阅读名著是系统地了解一种思想的捷径。
读名著的方法:
方法一、先读一部经典的介绍,或简写本和精彩章节的节选,慢慢了解了它的内容,再整篇研读。
方法二、先快速通读一遍,了解大致内容,在重要的地方做一个标记,回来再仔细读。
哈佛大学必读丛书:
富兰克林的《富兰克林自传》
达尔文的《贝格尔号航海志》
埃德蒙.伯克的文集.
小丹纳的《跪杆前的两年》
柏拉图的《游叙弗伦》《申辩篇》《单里托篇》《斐多篇》四篇对话录
《英语散文集》
推荐《培根随笔》《从一到无穷大》《时间简史》
第31封信为什么要学好数学
学好数学三个好处:
第一、它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甚至对经济学这样的人文学科也至关重要。
第二、在中学之后学习数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因为逻辑推理是数学的基础。(读完教科书中的内容、把里面的公式推导一遍)
第三.学习数学可以提高你的阅读理解能力。
数学没有学好,是因为理解力不够,因为一些已知条件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隐含的.
如何学好数学.需要做好三件事:
其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其二、建立比较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其三、善用逻辑。
任何数学结论,都是从已知条件出发,严格逻辑推理的结果。
学习数学是一个慢功夫,但是如果方法得当,见效半年左右的时间就能见效。
第32封信.我们在大学学什么
本科的学习有三个主要目的。
第一、学习一生要用的科学常识和人文素养
第二、学习做事情的方法,并掌握自我学习的能力。
第三、培养协作精神。
第33封信: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可以读研究生的大学和读本科的大学分开,
好处:
第一、你会是两所大学,尤其是两所好大学的校友。你将来会有一个更大的校友网络。
第二、避免单一性。
第三、好的本科专业和好的研究生专业未必在同一所大学,并且经常不在同一所大学。
当大致的专业方向确定之后,导师比学校重要。
这和本科生的选校原则正好相反,对本科生来说。先选学校再选专业比较好。
为什么导师很重要呢?
因为他不仅能让你在学术界迅速站稳脚跟,而且可能对你一辈子的职业发展都有帮助。好的导师对你最直接的帮助是让你在博士期间写出一篇好论文。
所以,需要了解感兴趣的专业的全世界最好的教授在哪里,不能仅仅看那些大学的排名。
第34封信:写科技论文的技巧
写论文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写什么,哪些是必须写的,哪些根本不需要写,甚至不能写,哪些可有可无,视篇幅而定。
科技论文里有4个部分必须写清楚:
第一、问题的提出和前人的工作综述。
如果你有三分钟介绍你的工作,这部分需要花一分钟时间。
第二、自己的工作想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这是论文的灵魂。
第三、好的研究论文,不仅要得出自己的结论,还需要比较自己工作和相关工作的优劣。
第四、实验所用的数据,要尽可能地使用那些同行能够得到的。
写科技论文.不能做的三件事:
第一、吹牛。过分强调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上升到非常高的高度,生怕立意不够高被拒绝,这样的做法是在帮倒忙。
第二、贬低同行的话。
第三、对于一些次要的,但需要花特别多篇幅才能解释清楚的现象或发明,根本就不需要写在论文里。因为这反而会比读者更糊涂。
最后,要注意两个细节:在论文中,凡是别人的数据和观点都要写明出处;对于任何在研究和写论文过程中给予了帮助的人,都要鸣谢。
第六章:做人做事
第35封信:做事前不要过分算概率
人的格局不能太小,不能完全用利益来衡量自己该做什么事情。
年轻人在做任何决定之前应该做好准备,三思而行、但是对于想清楚的事情,做起来就不要犹豫。很多事情你在做成之后,回过头来看成功的概率不过5%,甚至更低。
第36封信: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什么事情如果开始做了,就要做到极致。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很多困难,而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最好的成长过程。如果不按照专业水平来要求自己做一件事,失败之处不在于你做这件事情水平的高低,而在于白白花了时间,却没有多少收获。人一辈子不在于做的事情多,而在于做好几件事。
做事情的时候,按照专业要求去低,四个原则。
首先,好的专业人士要在任何情况下为工作本身着想。不会因为其他事情影响该做的事。
其次、专业素养意味着遵守流程和行业规范、例、做数学题一定不要跳步骤。
再次、是否有专业素养体现在是否能把那些不经意的事情做得比别人更好。
最后、专业人士要有成体系的领域知识,而不仅仅是掌握一两项技能
只要培养了专业素养,做事情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缺乏专业素养,仅仅靠天分和运气做事,结果就难以保证了。即使偶尔会成功,也是自己难以重复和复制的
第37封信:永远寻找更好的方法
世界上永远有很多我们觉得无能为力的事情,有些是注定的,或者运气不好,我们能做的事情比较少,但是有些倒霉事如果一再发生,就说明我们做事情的方法可能有问题,需要跳出所有的固定思维,寻找更好的方法。这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遇事不要逃避,间间自己是否有比较避更好的方法。能否做点什么,解决问题,哪怕只是解决一部分问题。
第38封信:服从是学会领导的第一步
一个人形成领导力是从服从开始的、当你做赋予一些权利管理他人时,要考虑你的意图传达下去是否会被顺畅执行,当你没有接受过和执行过别人给你的命令时,很难理解被领导者的心理。
培养领导力:
第一步是服从。
第二步是合作。
第三步是给领导当好助手。
当助手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统筹全局的能力,以便将来自己能够独当一面。好的助手一方面可以完成领导下达的关键任务,并且在关键时刻发挥特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会帮助领导进一步获得成功。
几乎每一位好领导都是优秀的沟通者,他们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发泄不满,也不会因为自己主观的好恶,而违背客观的做事原则
第39封信,捡最重要的事先做
大学生参加实习,目的是面向未来,而不仅仅是眼前的项目、因此,在做好自己的工作之余,应该尽可能开阔视野。
在你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的同时,如果能多学习一些东西,多尝试一些工作,对将来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不要因为任务简单就开始干,遇到事情先要迫自己慢三拍,想清楚任务的优先级,先去做那些特别重要的工作。
在实习时,工作并不是全部,要和公司建立联系。在完成实习准备离开之前,要当面向所有有关的同事道别、表达谢意,回校后要发邮件告知导师已经安全到校,并且感谢对你的辅导和照顾。
第40封信,主动心态能提升全局观和协作力
在接受邀约时,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严谨,需给对方打电话。接受后需要向人力资源的人员询问自己的福利,实习时,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需要对整个项目有一定了解,并优化自己的工作而不是简单完成任务。
[比心]读书的真正意义,在于邂逅1%的收获,遇见那一行文字,是一个思考,认识自我的过程。[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