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讲的什么故事,风筝讲了啥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4 12:04:38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谍战戏走热,《风筝》不是第一部。但是《风筝》却再度深受观众的特别喜爱和高度评价。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此深深打动了在影视剧鉴赏方面近乎苛刻挑剔的当今观众?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报道:

风筝讲的什么故事,风筝讲了啥(1)

电视剧《风筝》——

信仰之力撼人心魄

■陈先义

2018年开年,一部电视剧引来老百姓街谈巷议,成为中国文艺迎接新年到来的一道独特景观。从普通百姓到知识分子,从各级干部到青年学生,直到那些从事影视剧创作的专业人员,无不在“追剧”中体验鉴赏一部艺术上乘之作的审美快感。这就是刚刚播出的由杨健、秦丽编剧,柳云龙导演和主演的大型电视剧《风筝》。

播出期间,网络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观众发表观后感言和对艺术家奉献艺术精品的诚挚感谢,更主要的是表示对剧中先辈以生命坚守信仰的精神的无比崇敬。有业界专家称,这是我国电视剧特别是军旅题材剧近年来由高原向高峰登攀的一次成功实践。

说实话,谍战戏走热,《风筝》不是第一部,此前已有《暗算》《潜伏》等多部,它们都各自成为年度热点,曾经风靡一时。但是《风筝》却再度深受观众的特别喜爱和高度评价。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此深深打动了在影视剧鉴赏方面近乎苛刻挑剔的当今观众?我们可以毫不掩饰地说,是信仰,是整部剧始终高高举起的那面信仰的旗帜,是那条贯穿全剧且真正撼动人心的关于信仰坚守的思想红线。

《风筝》用撼人心魄的故事讲述信仰,不仅引发社会的强烈反响,而且带来了全社会对文艺与思想相互关系的再次深入思考。

风筝讲的什么故事,风筝讲了啥(2)

一部被称为经典的作品,一个重要的标志,应该是编剧和导演不仅会用情节用情感讲故事,给观众以审美的愉悦和享受,更主要的是,要能够给整个社会带来思想的哲学的启迪和思考,这属于高层次的创作追求,是对文艺创作高标准的要求。所以从一代伟人*到大文学家鲁迅,无不把文艺比作为“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烛照国民精神的灯塔”。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风筝》无愧于这样一盏烛照我们国民精神和灵魂的灯塔。它撼人心魄的地方,就是主人公郑耀先对信仰看得比生命更可贵的那种精神。特别是在远离组织,且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背景下,成为“断线的风筝”之后,毅然用生命的代价去选择对信仰的坚守。整部作品用十分缜密的叙事,回答了主人公郑耀先为什么是“一个这样的人”这个触及灵魂的哲学层面的命题。这就超出了一般文艺作品的审美愉悦意义,作品直抵人心,触及的是人的心灵,引发的是人思想层面哲学层面的反思。

风筝讲的什么故事,风筝讲了啥(3)

在最危险的年代,郑耀先因为和组织失去联系,没人能证明他的真实身份,以至于连根据地的战友和游击队员们也无不对他恨之入骨。而在国民党内部,对这样一个极其出色的人才,同样产生过极大怀疑,这就使他处于几面追*之中,但是郑耀先在困境中一次次摆脱嫌疑,并且出色地完成使命。特别是在全国解放以后,在能证明他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的证物都已经意外遗失的时候,他为了寻找隐藏在我方高层的国民党特务、代号“影子”的韩冰,还必须继续承受“反革命嫌疑”压力的身份,还必须在全国解放的背景下继续与敌人进行艰苦的斗争。这样一些环环相扣的剧情悬念和设计,的确给观众带来极其强烈的观剧体验,但另一个方面,也给编导自身带来了极大的创作难度,因为这要求在情节设计上必须天衣无缝,必须极其缜密。而正是在这一点上,《风筝》的编导显示了非凡的艺术才华和对精品的严苛追求。这也是作品能感动社会的关键所在。对信仰的坚守,最精彩的表现是郑耀先失去组织后盾时,在困境中的坚守。无论是给老首长传递延安撤退路线,还是化名周志乾继续寻找“影子”,郑耀先都表现出对党的一腔赤诚。这种因为内心信仰而产生的极其强烈的自觉精神,展示的是革命先辈舍生忘死、坚守信仰的崇高形象,深刻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革命精神。

风筝讲的什么故事,风筝讲了啥(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