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661—702)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的故事无限向往,而今,自己生不逢时,何等孤独寂 寞,何等苍凉感伤,只能独自登上蓟北楼慷慨悲歌:俯仰古今, 时间绵长;登楼眺望,天空辽阔。时空跨越求索,知音伯乐何 在?古代招贤的圣君不复得见,未来求才的明君也来不及见到。只见大地苍茫宇宙悠悠,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这首诗没有一个字描写幽州台,只写登台的慷慨悲凉、寂寞苦闷的感慨,却是大气磅礴,意境雄浑,语言奔放,神韵飞动。
陈子昂有才便任性。他深受父亲陈元敬﹙蜀中大隐,好神仙之术,慷慨仗义,见义勇为,仁慈果敢)的影响,虽然从小聪 明,但他不喜欢读书,轻财好施,慷慨任侠;十七八岁还不知书为何物。后来,因为击剑伤人,才不得不弃武从文,谢绝旧友, 慨然立志,深钻经史,没两年便学涉百家,不让乃父。于是,十八岁的陈子昂北上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后还乡。三年之后, 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考,依然落第。
据说,陈子昂第二次落第后到街市游逛,遇上一人喊价百万卖一把胡琴,很多人围观,只看不买。陈子昂挤进人群,出价千缗(古代一种计量单位)买下了它,第二天在长安城宴请豪贵,捧着胡琴感叹说:“我是蜀人陈子昂,写有诗文上百篇,才华横溢人不知,粗贱胡琴岂可留!”话音一落就把胡琴摔碎,然后, 把自己写的诗文遍发给参加酒宴者。京兆司功王适读过作品之后,惊叹说:“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一时之间,长安文士为之瞩目。
又过三年,陈子昂终于进士及第,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的重视,授任为麟台正字,后升为右拾遗,但很快就因直言敢谏而被株连下狱,之后不久出狱复官。
为官之后的陈子昂尚武的本性难移,在二十六岁、三十六岁时两次从军边塞,且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
契丹人攻陷营州之时,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三十六岁的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军事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轻率出兵,致使前军陷没,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率领一万人马作为先锋攻击敌人,武攸宜以书生轻之,不纳;随后,陈子昂又向武攸宜进言,被激怒的武攸宜直接把他降为军曹。
三十八岁时,壮志难酬的陈子昂因父老而辞官回到四川射 洪,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他的罪名,加以迫害。陈子昂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三岁。就这样,在茫茫无际的时空中,遗世独立的陈子昂留下苍凉绝唱后便悄然隐去,像一颗辉耀千古的流星。小人物大胸襟,陈子昂让人感慨让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