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荷花淀简短教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4 19:53:12

荷花淀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荷花淀简短教案(1)

课题:《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

执教:深圳市教研室副教授 程少堂

时间:2002年4月11日14:40—15:40

地点:深圳中学

班级:高一(11)班

记录、整理:邹玲(深圳市翠园中学高中部)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读过的书刊、看过的电影电视思考一下,中国人和以美国人为代表的西方人,在感情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在亲人离别和亲人久别重逢的时候。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我认为中国人久别重逢或再次见面时一定会哭得唏哩哗啦的,认为这是挺难过的感觉。如果是美国人再次见面时首先会拥抱,然后再互相询问一番;在离别时绝对不会拖泥带水,说走就走。感觉美国人比较豁达,但中国人就比较含蓄。

师:你后面概括得太好了!文化方式不同,表达感情的方式也不同。要是在美国,在西方大街上,一位男士看见前面有一位小姐很漂亮,他会直接对小姐说:Beautiful!(笑声)这位小姐往往会怎么说?

生:Thankyou!

师:但是你要是在中国大街上,比如在深圳大街上,你看见一个小姐很漂亮,你要是走上前去对她说:“小姐,你很漂亮!”往往会有两种反应:要是碰到胆子大一点的,她可能会反手给你一耳光;如果是文雅一点的小姐,会怎么样呢?(学生说:跑了)不是跑。她会对你说:“你走不走?你不走我叫警察的!”(笑声)在奥斯卡颁奖大会上,美国的演员,也是女演员,她拿到金像奖后说:“我是最好的!”台下掌声雷动。但是在中国有一个演员,曾经说过“我是最好的中国演员”,是谁呀?(有学生回答:刘晓庆)这句话被骂了20年,还在骂。这是为什么呢?文化不同。有些话在美国可以说,在中国不能说。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大家看一看。大家读过《西游记》吧?我小孩比你们大一点,她上高二。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我说跟你讨论一下《西游记》,唐僧带领几个徒弟到西天取经,假设唐僧在路途上得了重病,病治不好,因为没有什么药,你说他会选谁当接班人,去完成西天取经的重任?

生:(众说纷纭,说沙僧,孙悟空的都有。)

师:我女儿跟你一样也是说:“孙悟空”。我说,不会是孙悟空。她说:“猪八戒!”我说,还不是。她说:“是沙僧哪?”我说,很可能是他。她问为什么,我说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我也说不清楚。我解释说:中国文化是讲究共性的文化,太个性化的人,哪怕你能力再强,不受欢迎。你说这种文化是不是不好?不能那么讲。讲究共性的文化有它的好处,讲究个性的文化也有它的好处。

那么,我们看孙犁的小说。孙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当然算不上伟大的作家,但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文学界影响非常之大,由于他的作品的影响,五六十年代曾经诞生一个文学流派叫荷花淀派。中国的文学青年及文学界都很喜欢他的作品,觉得很雅,艺术品位很高。但是,很多在中国学习的西方留学生,不喜欢孙犁的小说,甚至觉得他描写的细节不可思议。

我也曾经调查过一个学校,问高二的学生,问他们学过《荷花淀》没有?他们说学过。问他们喜不喜欢?他们说:“不喜欢。”问为什么,他们说,老师讲《药》的时候就是买药、吃药、什么药什么药;讲《项链》就是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讲《荷花淀》,就是夫妻话别,送夫出征、助夫*敌什么什么,老师还在上面读呢。有句话,丈夫和妻子分别的时候说:“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她说他们同学觉得很搞笑,我说有什么好笑的?她说男同学说:“男人都走了,女人还怎么生产?”(哄堂)我说这个小孩儿有点调皮哟!但他的语文还不错,他知道“生产”有两个意思。我说你们不喜欢还有一个原因:你们对中国文化不了解,有时代的隔膜。所以我说,我今天就跟大家用一种新的眼光来讲《荷花淀》,我教给大家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读《荷花淀》,乃至来读其他的文化色彩、民族色彩很浓郁的小说,我今天最主要的目的就在这里。

(老师板书:“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

师:中国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种文化,是世界几大文明文化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所以随便说这种文化不好,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我们刚才说了,孙犁的小说,西方人说读不懂或者不喜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中国文化不了解。

这篇小说,从情节来看,没有很复杂的情节,人物也不是很多,也没有很多悬念,但是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作品。在2000年即上个世纪末《亚洲周刊》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长篇中篇放在一起)之中,孙犁的小说被选入两篇,一篇就是《荷花淀》,另外一篇是《铁木全传》。铁是钢铁的铁,木是木头的木。写的是土地改革时期的一个铁匠和一个木匠。大家有兴趣,课外去买来看看,书店有卖。一个作家被选两篇作品在“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中,这是很不容易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课题,“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我们以前用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眼光读得比较多,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通过什么什么描写,刻画了什么什么人物,反映了什么什么现实,歌颂了什么什么主义或精神,鞭笞了什么什么丑恶现象等等;或者说,情节是怎么怎么样,人物形象是怎么怎么样等等。这些东西也是要的,但是我们今天将用另外一种眼光,把这些东西融合进去,在文化的视野的关照之下,来读这篇小说。我们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在以后读小说的时候,也要学会用这样一种眼光来读小说,既要钻进小说读小说,同时要跳出小说读小说。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第1段到第3段写自然风光的部分,齐读一下。“月亮升起来”,预备读。

生:(齐读1~3段。)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读得很好。因为我听了很多公开课,有的是著名特级教师上的,同学们都不肯读,叫读读不起来。深圳中学的同学是深圳最好的同学,读得很好。下面我请个朗读能力好的同学读一读第1段。昨天我了解了一下,有位叫张晶的同学读得不错。张晶,你来读一下第1段,老师用的教学参考资料,已经印给了大家,上面说这篇小说有诗情画意,是诗化小说。张晶,把诗的味道读出来。

(张晶音质柔美、充满深情地读第1段)

师:你的朗诵水平很高。你是哪里人啊?

张晶:祖籍天津,也算是深圳人吧。

师:但稍快了一点,如果你节奏稍慢一点,那就更好了。你再读一遍。

(张晶放慢节奏,充满深情地又读了一遍。听课师生鼓掌)

师:很好很好!听说前几年龙岗区教研员钱老师的女儿从深中考到北京广播学院去了。你的素质很好,可以考广播学院,当播音员或主持人。(笑声)

下面同学们再自由地朗读1~3自然段,你们什么都不要思考,仔细体会一下它的韵味。不是说像诗一样的美吗?你们仔细品味它怎么样像诗,怎么样美。

生:(自由朗读)

师:好的,大部分同学读完了。昨天晚上,我在家把第一段编排了一下。不是说孙犁的语言像诗吗?我一个字也没有加,把它编排成诗的样子。(老师放投影,第1段被改写成了诗歌)张晶啊,你带领大家读一下,领读。

张晶:(带学生逐句读诗)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师:孙犁的这篇小说开头是非常有名的,但是我读了大学以后还不知道它怎么好,别人说好,我也跟着说好,我怕我不说好,别人说我没水平。(笑声)后来慢慢慢慢地读多了,才知道它好在哪里。它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纯粹是白描,像铅笔画的素描,但有内在的诗情和韵味,要慢慢地品味,要多读才能体会,所以我就不讲它,你们多读它。有人说,前面这些景物描写没有必要写它,我认为是要的,不能不要的。这个等一下再说。这三段里集中写的什么东西呢?我认为写的是两个大的问题。

(老师板书:“人与环境(风光)”)

写的什么呢?一个是人——水生嫂,再一个是自然风光,写得很美。我想写这种美的用意何在?有什么特点?读了半天以后,请大家简单地说一下。哪位同学?首先说他的用意何在?抗日战争这么严酷,有这么恬静优美的环境吗?作家这么写是不是违反现实的呢?如果不是违反现实的,他的用意何在?哪位同学说一下?你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不想交流就不交流,自愿,不想交流,就思考一下。好,这位同学,你报一下姓名。

生:王一杰。我觉得作者把景色写得这么美好,突然让我联想起艾青的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为什么我眼里常含着泪水?”

师:(充满激情地衔接)“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嘿,很好!

生:(深受鼓舞)我觉得孙犁把这个土地写得这么美好,就会让人觉得这么美好的土地会有谁不爱?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理所当然会对她有很深的感情。(老师插话:地灵人杰)我觉得这应该是所有抗日战士战斗的动力之所在。

师:嗨!说得好,说得非常好!(充满激情地)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山河如此多娇,岂容日寇践踏蹂躏?就是这个用意嘛!她说得太好了,所以作家一点都不违反现实,所以这几段不能不要!

那么,在这里,我再提个问题,这里写到这么美丽的环境,其中有水生嫂,这里人和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你用一个词概括一下,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对高一的同学来说,深了一点。(学生议论纷纷)好,你说。

生1:和谐。

生2:融洽。

张晶:我觉得好像有很多种,有一种就是互相渗透,给人的感觉。它这里好像那种环境,很甜美,然后在里面也很平静的感觉;有时候我觉得这个女人很中国情调。还有,看张爱玲的文章中,说一个女孩子在那个社会,她说如果哪个人会来找她,她可能身体已经深深地嵌在她处的这个环境中,拔也拔不出来了。感觉环境应该是渗透吧,不只是人影响环境,这个环境会给人一种很特别的气氛。.

师:这个张晶太优秀了!(笑声)我觉得一般的中学生答不出来。她说这几段写人和环境之间是渗透关系,渗透关系在中国古典哲学里面叫什么呢?(板书: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是什么呢?“天”是自然,“合一”就是她刚才说的渗透关系,她没有说到这个词,但意思说出来了。人和自然之间呢,有很复杂的关系,但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刚才大家讲的融合渗透的关系,一种是对抗的关系。高尔基的《海燕》,哪位同学记得?来,给我背几句。(学生杂言背诵)海燕是俄国革命者的象征,它是写人的,谁来背?背一句也行,不会背乱背一句也可以。(笑声)好,你来背。

生:我只记得最后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笑声)

师:“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在孙犁的小说中喊是喊不出来的。那个海燕和乌云是一种什么关系?对抗对立关系。在传统的中国文学当中,典型的中国意境当中,一般来说,不出现这种意境,而是强调一种融合的关系,在人和自然之间。月亮升起来,他写的月白风清。我改一改,我随便改的,我这么改:“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忽然一声炸雷,女人慌慌张张跑到屋子里”,(笑声)或者这样,写女人很坚强也可以:“一声炸雷,几个雨点敲打在女人的脖子上,女人仍然在屋檐下编着她的席子,席子在闪电的照耀下就像刺向日本鬼子胸膛的刺刀。”(哄堂)孙犁的小说民族色彩浓郁,他不喜欢写那种和大自然急剧对立的环境,他所有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这种风格。所以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人和大自然间是什么关系呢?就是同学们讲的和谐。(老师板书:和谐)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现在西方还在学中国这个特点,包括成立环保局。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是大自然的产儿,所以,污染了大自然,糟踏了大自然,就是污染糟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污染糟踏了人类自己。

这里,我穿插一下,写芦苇,中国自古以来是个很典型的意象。大家知道,写杨柳,代表什么?

生:送别。

师:杨柳依依,随风起舞,好像缠绕着你,不让你走哇!写水的时候,那种水的柔情,是一种意象;另外,水也载舟,水也覆舟,势不可当,也是一种意象。中国古典文学当中,有许多基本定型的意象。芦苇在古代叫蒹葭,《诗经》中有一首《蒹葭》——

生1(主动站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学生鼓掌,笑声)

师:哎呀,太好了,太好了!深中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学生欢呼)后来琼瑶写了一本小说叫什么?

生:(齐答)《在水一方》。

师:《在水一方》的电视剧主题歌,琼瑶是根据《蒹葭》这个意境来改编的,有两句,我会唱,唱给你们听听。我唱得不好。(老师深情唱道:“绿草苍苍,白雾茫茫……”学生高兴,鼓掌,欢呼)

(充满激情的)从《诗经》到琼瑶,芦花在中国文化当中象征着爱情。芦花的圣洁,芦花的凄幽,在芦花荡,发生了多少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在这篇小说中,孙犁写了芦花荡,荷花淀,通过飘落在、跳动在女人怀中的洁白的苇眉子,飘落在发际之间的芦花,我们可以看见,它交织了多少当时中华民族的妇女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对正义战争的支持,一一凝成了一曲回肠荡气的战火中的爱情。

我们这一部分用的时间是比较多了。

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那么,我们再看,这篇小说写了很多人,写了很多人际关系。那么,写了哪些人际关系呢?这个问题很简单。我来说。写了父子关系。水生回来说:“爹哪去了?”“爹已经睡了。”写了父子关系吧。写了夫妻关系吧,还写了那些女人之间的关系吧,也写了男人和男人即战士和战士之间的关系,对不对?也写了那些战士和他们妻子之间的关系。但是,我现在要同学们具体地通过语言的品味,来说一说这篇小说写人和人之间关系有什么特点。各种人和人之间关系有一个共性,我们要用具体地说。大家先看教材,看对话。

(学生翻阅教材)

师:首先我们看一下夫妻之间,水生和他的媳妇之间的关系。大家看第2页。水生和他媳妇之间的对话,特别是他媳妇和水生之间的对话,非常简洁,但是又情意绵绵。是吧?我们看第2页,“水生笑了,女人看他笑得不平常,‘怎么了,你?’”这句话很多资料上都有。我把它改一改,两种改法。一种是把“你”字去掉,改成:“怎么了?”另一种是把主语“你”提到前面去,改成:“你怎么了?”它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生:少了一种夫妻之间的关怀,还有她对丈夫一种挂心的感觉。

师:比较焦急,是吧?所以她先把一种状态问出来,然后再问“你”怎么样。如果不要“你”呢——“怎么样?”“怎么了?”啊,张晶说挺陌生的,好象不是很亲切。这位同学说硬了一点,这样说比较温柔,而且比较急切,这个你们自己体会一下。大家去问老师问题的时候,有两种问法。“老师,请问这个问题,我不大懂。”这是一种问法,这比较好。还有一种问法是:“这个问题我不大懂,老师。”这也可以,强调的是问题。但是不能说:“这个问题我不大懂。”行不行?不大好。

再往下看,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我有两种改法,丈夫要上前线去了,我这么改,女人说(撒娇地):“不嘛,你不要走嘛!”(笑声)这样可不可以?(学生答:不可以)那为什么不可以?那是个什么形象?小女人,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是现代概念,过去是不明大义。

我再改一改,女人这么说(耍泼地):“行啊!你走,我搬回我妈妈家!”(笑声)可不可以?也不可以呀,耍泼也不行。

接下来我们再改一句:“女人鼻子有些酸,但是她并没有哭。”我把它这么改:“女人的泪水直往下淌,她咬了咬牙。”可不可以?(笑声)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学生说:忍!)忍,也是对的。孔子在编《诗经》时说了句话:“乐而不淫,哀而不——(学生齐答:“伤”)。”对,还是深中的同学知道。“乐而不淫”是“富贵不能淫”的“淫”,这里意思是乐而不过度,哀伤的时候也不过度,在这个地方也是一样的,主要是表现觉悟了的中华民族的女性的精神状态。

再看第3页,“水生说:‘不要让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这是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忠贞。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人还是要学习这些传统美德。因为有时候,似乎看到在有些地方,有些场合有的人表现得太随便了。这句话,我把它这样改一改,看行不行?看是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要求的。水生说:“我走了,很可能回不来,因为要打仗了。要是我回不来,你看着办吧。你也不要太死心眼,你看着办吧。”(哄堂)这样也可以,也不是不可以。或者说:“要是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也不要跟他拼命,好死不如歹活。”(哄堂)这行不行?不行。中华儿女,中华民族文化,不是这样。宁为——

生(齐答):玉碎,

师:不为——

生(齐答):瓦全。

师:宁可站着死,

生(齐答):不可跪着生!

师:对了,说得很好!我再改一句,第3页,“全庄的男女老少出来给他送行”,改成“大部分人出来给他送行”行不行?全庄人出来说明什么?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历来如此。虽说中国人内部打,(笑声)但一旦有外敌打进来,我们是全力以赴,神州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还有好多,你看这些女人之间的关系。有一则幽默,女同学听了不要生气,是个笑话。有个老师说:“女同学喜欢说话,一个女同学等于500只鸭子。”第二天上课时,有位女同学报告:“老师,外面有1000只鸭子来找你。”会是谁?找他的是老师他妈和他妻子。(笑声)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有时候在一起容易闹矛盾。但是,我们小说中的女人闹矛盾没有?(学生答:没有)她们之间的关系,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夫妻之间,人与人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生:和谐的关系。

师:还是和谐。(老师板书:和谐)

师:非常好,非常好!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么,我们再接着往后看。人和自然的关系很和谐,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很和谐。但是,人有时和自己闹别扭。我们人,不尊重自然规律的时候,一味地征服大自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和别人闹别扭,别人会害我们,去打我们的小报告。有的时候,我们会自己跟自己闹别扭,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没人跟他过不去,他自己还会喝药,拿刀片划自己——前段时间报上登的。这篇小说中,我们来看,人和自我心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老师板书:人和自我之间(心灵)的关系)

师: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有痛苦、有孤独、有彷徨、有空虚、有寂寞。有一本书叫做《向死而生》,是说人生下来就是往死那儿走的。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经常就是引用这半句,并且把它解释为: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所以要努力学习。其实庄子后面还有半句,是:“以有涯度无涯,殆矣!”就是说用我们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太危险太蠢了的。(哄堂)庄子在这里有点消极。中华民族的文化,像所有的文化一样,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儒家是比较积极的,道家比较消极。人有时候需要一点阿Q精神,特别是在受挫折的时候。中国人对待自己内心痛苦的时候,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课文中妻子送丈夫上前线,丈夫不知是死是活,回来的时候可能缺条胳膊,断一条腿,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我们看不看得出来,他们内心痛苦得不得了?

生(齐答):看不出。

师:怎么看不出?举个例子说说看,在课文中找个例子证明一下。在课文中,看出她们有点舍不得,但还比较乐观。

生:第3页,最后一段,“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自己的狠心贼。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

师:还有很多例子,由于时间关系,不一一列举了吧。有痛苦,也有孤独,但是不是那种呼天抢地的苦。我不知道你们看电影电视时怎么样,我看电视,比较喜欢那种大悲大苦时欲哭无泪,我最不喜欢那种电视里一个人很痛苦的时候,大风大雨,在闪电之中跑啊跑啊,在天地间大喊:“天哪……”我觉得他不怎么痛苦,他还喊得出来。最大的痛苦是他喊不出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中国人对待自己内心痛苦,有一种特殊的方式,中华民族强调的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华民族很会调节自己内心世界和情绪,很会找到心理平衡,他们很乐观的——小小日本帝国主义奈我何?八年打不走打十六年。(笑声)那么,我们实际上已经讲了,人和内心的关系,也是和谐。

我们再穿插说一个例子。这里面讲女人去找她们的丈夫的对话,有的比较忸怩,有的比较坦率,有的找借口,说是婆婆叫的,实际是她自己想看丈夫,很正常的,这是人之常情。要是丈夫走了妻子都不思念,那就不正常了,那就糟糕了,那丈夫就不消打仗了,那日本鬼子来了,来了就让他来吧!(笑声)正是由于日本鬼子破坏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才把他们赶走。但这些女人说得很含蓄,包括水生和他的妻子之间。为什么要含蓄?含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我举个例子大家看一下。

(老师放投影:“世上狮子爱麒麟,阿哥阿妹结同心。哪个先上黄泉路,望乡台上喊三声。”)

师:一个民歌。“世上狮子爱麒麟”,麒麟是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美的动物,比喻小伙子追求漂亮姑娘。“阿哥阿妹结同心”就是俩人很好啦,“同心”就是要好,很可能已经同居了;“哪个先上黄泉路,望乡台上喊三声”,这表示海枯石烂永不变心嘛。我把它改一改。我把这四句改成:“我们两个下决心,马上登记去结婚。结婚以后不变心,哪个变心不是人。”(整个过程中听课师生笑声不断,全场沸腾)意思一样,味道呢,味道差些。是不是?含蓄、蕴藉,有味道,这是中华民族艺术的一个追求。含蓄也是适中和谐。

好,那么我们大家再往黑板上看一看。我们通过这一篇小说的研读,大致上带领大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和谐;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它强调的也是和谐;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它也强调要注意调节,心理平和,没有大悲大喜。所以中国古典戏剧都是大团圆的结局比较多。悲剧,真正的悲剧,比较少见,即使是像《窦娥冤》那种悲剧,最后六月愿天下大雪,把那个坏人惩罚一下子。像《哈姆雷特》那样的西方式悲剧是很少见的。这个,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点。

那么,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归结一下,什么叫文化,这个我来说。

(打出字幕:“文化的定义很多,简单地说,文化就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即怎样想和怎样做”)

文化学里面讲文化的时候,定义是很多的。每个文化学家都有他的定义的。但是,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文化就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比如说我们看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不是看他读多少书,拿什么学位,是看他怎么思考。会思考我们就说他有文化,比如说你们会思考,你们是深圳最好的中学生,你们是深圳最有文化的中学生。其实文凭是一样的,你是高中文凭,他也是高中文凭,是吧。行为方式,即怎么做事。我举个例子。你比如说,在西方,我们到澳大利亚去,那些外国人跟我们讲,那个翻译跟我们讲,他说,外国人中的那些老太太,他们是先花钱借贷款买房子。然后到退休,到老了她的贷款也还完了,她也住了一辈子房子了。而中国的老太太不一样,她先攒钱,攒攒攒攒攒……攒到最后,等她已经可以买房子了,她已经进医院了,快死了,她住不了了,结果不是她住房子,是房子住她。这是两种文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一样。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吃饭,吃饭本身不是文化,饮食本身不是文化,我们叫饮食文化是一种习惯的说法。其实吃饭本身不是文化,因为动物也吃饭。但是怎么样吃才是文化。你看中国人吃饭,我都经常跟年轻人讲,我说有些年轻人,一上菜,他就先夹一筷子。我说你干吗要先夹呢,我说我跟你讲,这个餐桌是转的,大家都有一筷子,少不了你一筷,我说你干吗要先夹?有领导,有长辈,还有,还有女士嘛(笑声),还有小孩,要他们先吃,然后你后吃,这就是文化,中国人特别讲这个,是不是啊!这就是行为方式,就是怎样想怎样做。

我们在这里讲这三个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自我之间的关系,都是讲的怎么样思考,怎么样做的问题,它都是文化的问题。

那么,我们把这节课小结一下。

(打出字幕:“小结:中和(适中和谐)精神与中和之美,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审美观念,它的基本思想是教人处理好人与自然,人和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使之处于协调状态,即教人学会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

我提出了一个哲学、美学的概念。刚才我们讲了“天人合一”,中和就是适中和谐,就是做什么事情做得恰如其分。感情也是这样子的,各种关系都要处理得恰如其分。这种精神,这种强调中和之美,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审美观念,它的基本思想是教人处理好人与自然,人和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使之处于协调状态,也就是教人学会诗意地生活。今天我带了本书来,叫《人,诗意地栖居》,是外国人海德格尔写的,书城就有。他是受了东方文化的影响,就是我们怎样活得像诗人一样——我也没做到,我也在学。人和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和人的关系处理好,人和自我的关系处理好,那么,你的生活就会充满诗意。

我今天给大家提出一种新的视角读小说,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读小说:从孙犁的小说看中国文化的基本的精神。

最后,给大家留一道题,研究性的,现在不是提到研究性学习吗?请大家记一下。这个题目完成以后,班长,你们送到对面,我们领导当主编,我当执行主编的《深圳教学研究》,有一个栏目,就叫《学生习作》,我在你们习作中挑,八百字左右。先给你们老师看,然后请老师写个评语,再送给我,我们来挑十来篇,到时我们来发表一下。什么题目呢?就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看过吧?(学生回答:看过。)看过就好,没看过的就赶快去买。(打出字幕:“作业:《老人与海》与西方文化精神”)“《老人与海》与西方文化精神”。这里头有一句话,我提供给大家。

(打出字幕:“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老人与海》”)

这句话是我最喜欢的,我在20年前就背下来了,到现在还背得。我写文章用这一句,我女儿说:“你怎么就记得呢?”我说:“喜欢的话,就要记得。”(充满激情地朗诵):“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一种硬骨头精神!这句话是最有名的,它的主人公讲的。刚才题目记下来没有?《〈老人与海〉与西方文化精神》,一个小论文。研究性学习的。没有看过的要去看,没有的到图书馆借,最好是买一本。到书城去,一个月总要去逛一下书城呀!不买,那去翻一翻,翻一上午也能看很多书啊。咱们同学的爸爸妈妈,买几本书都负担得起的,特别是深中的同学。对不对啊?你爸爸妈妈肯定会。

来,现在,同学们,一起站起来,跟我读读这几句话:

师(充满激情地领读):“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

生(齐跟读):“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

师(领读):“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

生(齐跟读):“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

师:好,谢谢同学们,下课。

生:谢谢老师!

(全场热烈掌声)

荷花淀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荷花淀简短教案(2)

附一:

冗繁削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

——关于“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一课的几点说明

程少堂

一、本节课的定位

是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指引下的一节研究课,研究小说教学怎样教出“语文味儿”(本人在2001年提出“语文味儿”概念,并从2001年3月开始在深圳市中语界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文味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课题),怎样教出新意。《荷花淀》是经典名篇,经典名篇在教学上不容易出新,原因之一是教得太熟,形成思维定势。“画到生时是熟时”。这节课希望在名著重读(“生”读)方面提供一种新的理念,一条全新的可资借鉴的“陌生化”(此处借用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术语,指教学内容和方法都要不断更新,要使熟悉的变得陌生,给人以新鲜的刺激)思路,并企图借此机会给既有的小说教学模式来一个建设性的冲击。不想把这节课讲成一节“规范”的课。

二、本节课的视角

我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艺术就是知道什么可以不教的艺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把握一种新视角,就能开拓出一片艺术的新天地。从新视角教,就意味着不从旧视角教。传统上我们习惯于从社会学或政治学(包括语言学)、广义文章学(包括语言学)等角度读小说。本课则企图让学生通过《荷花淀》的欣赏,学会用一种新的即文化学(包括语言学)的眼光读孙犁的小说。情节、环境、人物性格当然是要分析的,但是在文化的视野之下分析(当然仍然必须是文学分析)。尝试把文、史、哲真正打通。

三、本节课的追求

有“语文味儿”的语文课,其课堂上都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许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特别需要一种其乐融融的心理环境。课堂教学的氛围就是这样一种心理环境,它能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和文本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感情和信息的无(或少)障碍交流。在这种氛围中,师生双方都处于一种充满活力的游戏状态(亦即自娱娱人的审美状态),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这时课堂上就会出现“庄周梦蝶”般的现象: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教师,不知道是学生变成了教师,还是教师变成了学生,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环境之间融为一体(而不是五张皮)。此时此刻,如果把教师与学生当成是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而把教材、教法、教学环境当成是教学过程中“天”的因素(相对教师而言,也可把学生当成教学过程中的“天”的因素),那么,弥漫着“语文味儿”的语文课,就会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句)的优美意境,就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教学中的最佳体现。在这里,语文教学也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这样的教学不仅是自娱的(对教师而言),也是娱人的(对学生而言),也是“互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教学,而且也是发展教师自身的教学,亦即使师生共同得到发展。这就是本节课的追求。

语文公开课大致可有四种境界:一种是讲完后听者都说好。这种课可能(但不一定)是真好,但少见。第二种是讲完后大家都说不好。这种课不少。第三种是讲完后无声无息。这最可悲。第四种是讲完后引起众人争论——我个人认为这最后一种境界最激动人心,这种课的价值一点都不比大家都说好的课的价值小,因为它激活了大家的思维。今天这节课追求第四种境界。

本节课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追求师生双方心理的共鸣与思维的活跃。

总之,本人的意图是找到一条新思路,并力求把这节课上出品位,上出启发性,上出冲击力的。如果听完这节课后,有60%的老师说:“《荷花淀》(或小说)还有这种教法啊!”那我的目的就基本达到了;如果有80%的老师这么说,那我的目的达到的程度就大大超出我的预料之外了。

荷花淀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荷花淀简短教案(3)

附二:

但开风气不为师

——程少堂老师《荷花淀》公开课纪实

我市中学语文教研员程少堂副教授的公开课“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于4月11日下午在深圳中学举行。我市全体高中语文教师、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以及深大师院部分师生共500多人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听课。市教育局唐海海副局长、深圳中学校领导也参加了听课。程少堂老师的公开课角度新颖,立意高远,大气磅礴,幽默生动,强烈震动了我市中语界。

《荷花淀》是经典名篇,也是建国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传统名篇如何教出新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全市中语学科的“总教头”,程老师独具慧眼,另辟蹊径,全课抓住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三重关系,从文化的视角来重新解读《荷花淀》。他先从中西文化的比较入手,一上课便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立刻被激活。在学生列举了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后,程老师作了深入浅出的解释,引出课题——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听课师生当即被这个新颖的角度所吸引,因为这是大家从来没有想过的话题。之后,程老师让学生反复品读小说开头三段的景物描写,接下来用投影放出了根据第一段改写的诗行,并让一位很有朗读天赋的女生朗读诗句。在这诗情画意的品味中,老师让学生思索:这里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并引导学生与高尔基的《海燕》作比较,学生明白了:西方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立关系,中国文化则主张人和大自然和谐交融,呈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美。然后老师又旁征博引,从“芦苇”到诗经中的“蒹葭”,到琼瑶小说《在水一方》,老师甚至用深情的歌声告诉学生:跳动在女人怀中的芦苇正是中国女人的爱情的象征。至此,女人的贞洁美好的情感在荷花淀的诗意环境中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在这诗情画意的品味中,程老师引导学生思索:抗日战争如此残酷,为什么要写这种如诗如画的环境?学生的回答直指主题。这精彩的阐述让听课的师生叹服。接着,程老师又水到渠成地分析了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女人之间的关系、战士之间的关系,无不渗透着一种和谐美。更难得的是,程老师由小说中女人们的探夫不遇等情节,得出了中国人处理人与自我(心灵)之间的关系仍是和谐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人生在世,有幸福,有欢乐,也有孤独,有彷徨,有无奈,但人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欢乐与痛苦?中国文化的处理方式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即中和——和谐适中。”中国人的表情方式是含蓄而内敛的。这种对心灵的探索,是大胆而深刻的。在课的结尾,程老师归结出了“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审美观念——中和(适中和谐)”,中国文化是要人学会“诗意的生活”。学生的课后作业是研究性小论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与西方文化精神。最后,在充满激情的“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的师生齐诵声中,圆满而有震撼力地结束这节课。

课后,由珠海市教研员容理成老师、我市两名语文特级教师及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点评了此课。市教育局唐海海副局长更作了精彩的总结。珠海市教研员容理成、新安中学特级教师吴泓、市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李凤平都对市教研员带头讲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李凤平老师还具体指出这节课的优点:(1)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来审视中国小说,高屋建瓴;(2)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注重文化熏陶、感染上做得很好;(3)讲析诗化小说含蓄性的特点,做到了旁征博引;(4)研究性课题设计得很好;(5)对学生评价——激励语做得非常好。美中不足:课堂大起大落,大开大合,有的地方衔接过渡不足;引申扩展的不应过多,与课堂无关的不说;语言还应更精炼些,导语应再精炼些,短些;应让学生来提问题,挑起事端,再平息事端。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深大附中叶培祥老师说,这节课是语文教学新视野的成功实践,上出了冲击力、震撼力。执教者旁征博引,纵横开合,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唐海海副局长热情洋溢地指出:这节语文课是对旧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冲击,它以独特的视角激活了听众。课堂上老师灵活运用直接间接的比较,旁征博引,处处启发学生,可整节课却是形散而神不散。尤为难得的是,整节课表现出的水乳交融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启发学生表现的是其个性、思想,而不仅仅是知识;老师不断地把学生引向求知的不平衡,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老师在此不是知识的判官,倒成了智慧风趣的精彩点评人;本课注重的是非知识目标,小说不过是老师启发学生思维的一个载体。这节课上出了文化品位,上出了启发性,上出了冲击力,上出了老师的个性魅力。它打通了文史哲的界限,从大文化的角度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长期受此熏陶,学生定将受益匪浅,并可影响其终身。他还说:“从在座的各位对这堂课的关注和思考,我们看到了深圳语文教学的希望。”唐局长虽自称“外行”,可他对这节课的评点既高屋建瓴,具有辩证思维的高度,又独抒新见,入木三分,令在场所有老师深深折服,被老师们认为是最有水平的评点,是这堂公开课的另一个亮点。

这节课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全市500多名中学语文教师被这节课深深吸引,无一人中途离场。老师们的最大感受是受到震动。深圳市中语会副会长、深圳中学语文科组长薛安康老师说:“这节课很精彩,可以打90分。”市直中学语文中心组组长、外语学校语文课组长林海平老师也盛赞这节课“令人耳目一新,很成功。”深南中学语文科组长柏华老师听课后仿古诗赋诗一首:“听君新唱杨柳枝,如闻仙乐耳渐明。此曲只应程师有,别处能得几回闻。”翠园中学邹玲老师评价道:“这节课非常成功,从多方面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是‘语文味’的典范,值得专门研究。”梅林中学张汇汇老师说:“以前从没听过这么有冲击力的课。”原南昌一中语文科组长、退休后在深圳执教的曹雄飞老师说:“这节课是老师的教学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的典范,厚积薄发,很成功。”东湖中学杜舟平老师(曾获湖北省教学比赛一等奖第一名)课后给程老师发了一个电子邮件:“今天在深中听了一节《荷花淀》,感受颇深:无论是执教者的钻研教材还是设计教法、课堂引导,程老师都达到了一种‘不胜寒’的高度,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中西方美学的滋养,是攀不到这个高度的。如此看来,这堂课是给了听课者‘一个高度’。”杜舟平老师还评出“课堂最佳”;“最佳导演:程老师;最佳学生:张晶晶;最佳设计:将原文改一改,换一换;最佳评课:唐局长、学科带头人叶培祥。”深圳中学徐亚芬老师(山西大学文学硕士)说:“这节课亮点太多,高潮迭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教师的个性魅力,令人激动。执教者、学生与听众忘情投入,现场效果非常好,可谓盛况空前。一堂课气氛这么好是很少见的。”

面对好评,程少堂老师谦虚地说:“这节课不是一节规范课,我的本意也不在上一节中规中矩的的课。‘但开风气不为师’,目的已经达到。本人将吸收老师们的建设性意见,把这节课打磨成经典。另外,在此基础上搞出一系列研究,比如写出长篇论文《重读孙犁:孙犁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因为文艺理论界还没有人用这种眼光论孙犁的作品。这节课在深圳不再讲了。诗歌教学是一个难题,下次我想讲诗歌鉴赏,希望那节课不比《荷花淀》差得太远。”

(2002年4月,小舟供稿。原载《深圳教学研究》,2002年第2期)

荷花淀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荷花淀简短教案(4)

附三:

慢慢走,欣赏啊

——程少堂老师《荷花淀》公开课观后

深圳市翠园中学 邹 玲

听完程少堂老师的《荷花淀》公开课,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上得如此从容不迫,上得如此兴味盎然,上得如此诗情画意。

由这节课引出了我对语文课,对语文味儿的一些思考。这节课之所以这么让我们觉得震撼,觉得耳目一新,就因为它是一节体现了语文味儿精神实质的实践课,它让我们对语文味儿的理论有了更加直观的感性的认识。通过这节课,我觉得对语文味儿可以作以下的解读:

一、对文本个性化的感悟

语文味儿强调对文本要有个性化的感悟,这一点在《荷花淀》这节课上体现得很充分。程老师讲《荷花淀》,并没有从传统的社会学和广义的文章学(如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角度去讲,因为这是大家所熟悉的套路,这种讲法不具有个性特色,他是从中外文化比较的角度来讲的,而这个角度却是大家陌生的。这样处理教材,迄今为止,是我们未曾领略过的。这样的教材处理,打开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整个课堂始终处于一种新鲜状态,一种欲知根底的期望状态,这样的课堂,是不会沉闷的。

程老师之所以能做出这种别具一格的个性化处理,我想是与他深厚的专业功底和长期的文化积累密不可分的。作为一个文化人,他嗜书如命,不懈的阅读和思索产生的文化积淀使得他对问题有独到的认识和体会。他可以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居高临下、独辟蹊径地做出自己对教材的处理和解读。当然,并非人人都能做到程老师这个高度,但由此,我感到对文本做个性化的感悟就是要对其作文化关照、情感关照。语文教师不但应当在课堂上讲出自己对文本的个性感悟——来自于教师内心的、出自于个体生命体验和个性品味的感悟,甚至还要有点批判精神,这种感悟绝不是照抄教材和教参,而是在其基础上内化出的具有教师鲜明主体色彩的“我这一个”,即人们所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出你的哈姆雷特,才是读出了你的个性。有了出自于心灵的感悟,才能去感染和打动学生;有了你的批判精神,才会有学生的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人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不辞冒昧在此续上一句:个性的才是有魅力的。你有你独特的体验,它又是发自于内心的,是真切而鲜活的,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吸引学生呢?讲出教材中最震撼心灵的篇章段落,讲出心中最温柔最敏感的感受,讲出读书的思考,讲出生命的困惑,这些才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也许,你没有对课文作出面面俱到的分析,但那又有多大关系呢?既然你已经用你的心智开启了学生的心扉,用你的感悟触发了他们的感情,你就已经给学生们留下了广阔的探索空间。“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人存此心,事循此理,教师有了出自于性灵的个性化感悟,才能藉此洞开学生心灵,赋予语文课灵动的语文味儿。

二、诗意人生的追求

语文味儿的追求应该是一种浪漫人生的追求,一种诗意的追求;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的精神自由舒卷之地,是我们在现实的疲惫和无奈之中抚慰精神的一方家园,正如程老师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所描绘的,应该是一个奠基人的精神根基的幸福之所在。当你面朝人生的大海时,沐浴的是和煦的春风,看到的是灿烂的春花。这种灿烂是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充足的精神底气带来的一种气定神闲,一种优雅,一种诗情画意。

诗意是什么?正如风景优美的阿尔卑斯山急转弯处那道著名的广告牌:慢慢走,欣赏啊!它不崇尚追逐名利的急切和匆忙,而是追求一种唯美的自由舒展的精神生活,一种生活的情调和韵味,一种对自然的欣赏和品味,以至于对自然的参与和融合。徐志摩说“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愿做一条水草”,就是在这种与自然的交融中体现生命的自由的生存状态。

程老师这节《荷花淀》的文化追求和文化品位,实际上体现的是诗意人生的追求。课的题目是“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他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人与自身(心灵)的关系。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人面对自身痛苦的“哀而不伤”,这三方面关系体现出来的都是和谐美,这种和谐美正是一种诗意。程老师借助这篇小说充分揭示出了这种诗意。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程老师这节课强调的是生命本真状态的和谐美:月光如诗,女人如诗,芦苇如诗。诗意的芦苇象征贞洁的爱情。诗意也体现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关照上。中国人表现情感的方式是含蓄的,这种含蓄是需要花时间去品味,用心灵来感受的,其中更有诸多难以言说的朦胧情愫,正是这些朦胧营造出一种诗的意境。“哀而不伤”的节制,具有一种中和之美,即使悲伤也是掩泣,而不是号啕,因为后者是缺乏诗意的。诗意还是对现实人生理想的追求,对真善美的执着和信念。这节课讲到的爱情的坚贞,人情的善良和美好,无不体现了这种追求。耐人寻味的是,这儿的诗意并不回避人间的苦难和不幸,战争正是对诗意的生活的破坏,反战则是要维护美好生活的诗情画意。可见,诗意并不见得非要靠讴歌真善美来体现,对假恶丑的鞭挞仍然可以展示诗意,只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它,以对人类的爱为根底去“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这些善的情感同样也是诗意的,因为它体现了对人类的关怀和悲悯意识,同样指向人的精神家园。

讲出语文课的诗意,面向人的精神——对自然的感悟,对人世的思考,对心灵的探索,这样的语文课当然充盈着语文味儿。

三、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

读《论语》,作为教师而言,我最喜欢的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论语·先进》),其中四名弟子各自申述自己的人生理想,畅所欲言,无所顾忌,老师微笑鼓励,他与学生之间的那种平等交流,积极鼓励,适时点评,真是其乐融融,如沐春风。孔子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赞赏,不就是注重精神享受的诗意人生吗?

程老师执教的《荷花淀》,再现了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他在课堂上谦和、平易、风趣、幽默,他对学生的尊重、肯定、激励使得学生充满自信;他的启发使学生思维活跃,笑口常开。要与学生情意相通,水乳交融,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人生的智慧,更要有激情的投入。当学生诵出艾青的诗“我的眼睛为什么时常蓄满着泪水”时,程老师能够充满激情地应接“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当学生朗诵出《诗经·蒹葭》时,他便深情地吟唱出《在水一方》的歌曲……这里,老师放下了自己的架子,学生忘却了老师的威严,师生的情感双向交流,智慧的火花相互撞击,教师迸发激情,学生体验激情,课堂成为展示心灵的舞台,成为师生情感激荡,心灵交融的文学殿堂。这种交融性及情感性,正是语文味儿所追求的境界。

整节课中,程老师的教法是灵活多样而非刻板既定的,是根据学生情况不断调整和变化的。为了让学生理解中外文化这样一个陌生的话题,程老师多处运用比较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人生积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例如:他把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改写成诗歌的形式;用现代理念来改编小说的对话,让学生在幽默睿智的笑语欢声中理解原著简洁含蓄的话语中所蕴涵的中国文化的韵味。当学生感觉到环境与人是一种渗透关系时,他能马上给予肯定,引申为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千法万法,教无定法,所以,语文味儿其实是最不受具体模式、固定步骤限制的,它更多地渗透在一种情感交融、品味欣赏的浓浓的文学氛围的营造中。

作家毕淑敏说,“爱好文学的人,是比较不容易犯罪的”,因为他“比较地多一些宣泄情感的渠道,比如可以在阅读名著中受到精神的净化,在欣赏作品中体验高尚的情感,在写作中倾诉对人生的感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感到创造的喜悦”。(《喜欢文学,比较地不容易犯罪》)我们的语文味儿所追求的,也应该是这样一种“高尚的情感”和“净化的精神”,对于语文味儿的咀嚼,我们的态度实在应该是朱光潜大师所提倡的:“慢慢走,欣赏啊。”

(原载《深圳教学研究》2002年第2期)

荷花淀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荷花淀简短教案(5)

-End-

「有用就扩散」

喜欢就奖励一个“[赞]”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