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的喧嚣掩去了生命的真实,人们在虚浮的幻象中行走。而当黑夜来临,暮色渐渐收尽,凉意暗生,月亮无声无息地转过了中天,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时间静静地又是一刻不停地游走,把所有的存在变成了虚无。
当一个人站在这黑夜之中,面对着亘古如斯的宇宙,生命是何等的脆弱渺小,只不过是瞬间的存在;今宵的月色固然美丽,却只是一瞬间的拥有,此后如何,无人知晓。在短暂的圆满之后,是数不尽的未知的日子,还得继续承受着生之痛苦,偶然的希望伴随着无数的失望。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苏轼与其弟苏辙也有过这样刻骨铭心的记忆。宋熙宁十年(1077),苏轼要去徐州任知州,于是其弟苏辙在这一年四月陪他一起到徐州,直到八月中秋过了才离去。但是,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有七年未曾见过一面。每逢佳节倍思亲,很重兄弟情的苏轼,在每年的中秋之夜,只能举杯邀月,对影狂歌,把对弟弟的深切思念之情写在诗词中。
守得云开见月明。时隔多年的中秋,苏家兄弟终于欢聚一堂,对酒当歌,举家欢庆。只是,这幸福的时刻真的能长久吗,分别久了,总怕聚散苦匆匆,于是,就有苏轼写下这首意犹未尽的小诗《阳关曲·中秋月》,表现了人类永恒的母题――时光易逝生命无常及随之而来的巨大孤独感。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宋代〕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之夜,人称佳节;其夜之月,明朗为最。人们观赏它,绝大多数是用那赞美、同乐的感情作诗吟咏,也绝大多数抒发一种喜悦快慰的心怀。但这首诗却与此有所不同,它固然是赞美了中秋之月,可是并没有进而抒发欢慰的心情,而是由赞美转生失意,从遐想归于茫然,叫人最后感到了一声沉重的慨叹和一丝无奈的忧伤。按照常理,这当然是不谐调的,可是在此,却恰恰是诗人苏轼匠心独运的表现。我们知道,苏轼由于当时政治斗争的排挤,曾屡遭贬官易地,以致如在过着漂泊的生活,他作此诗时就正处在这个“漂泊”之中。这时遇到佳节,他不可能不加倍地浮想联翩、感慨万千;而面对现实,他也绝不可能不触动情思。于是他希望用这看似不和谐,但实际上却能产生巨大反差效果的结构方法来表述他因中秋赏月引发的诸种情思。
诗从咏写明月着笔。首句先衬一笔,描写净澈的夜空,万里无云,散发着不尽的寒意。高空是“寒”的,这种艺术意想,在东坡的诗词中累累出现,写于熙宁九年的《水调歌头》“中秋”词就说过:“高处不胜寒”。中秋圆月出现在夜宇清寒的环境里,更增添了它的光亮度和皎洁美。“银汉”句,櫽括了李贺、李白的诗意,妙手运铸,毫无痕迹。银河里有流水的声音,意出长吉诗“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东坡反过来写,却说今夜银河里没有水声,显得格外静谧。“玉盘”,语见李白《古朗月行》“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如玉盘一般圆润洁白的明月,在宁静的银河里转动,夜景是多么的美好呀!何况能与阔别已久的弟弟同赏明月,今夜的人生是多么的美好呀!
三、四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月不会常圆不缺,天不会常晴不阴,像今夜的好月,不可能一直保持,不知明年中秋时在何处看明月,将会看到什么样的明月,词人缘月兴感,喟叹人的悲欢离合就如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难以捉摸,难以逆料。苏轼因屡遭贬谪,往往有前途未卜之感。如他的《十月十五观月黄楼席上次韵》:“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和子由山茶盛开》:“雪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后更谁看?”《东栏梨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都有一种人生如寄的伤感。
这首词虽然充满了哀愁和忧虑,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真实情感的流露,才让我们更加欣赏苏轼的才华。他以月为媒,将人生的悲欢离合融入到词中,让读者感受到了人生的苦与乐、得与失、离别与相聚。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事无常,能在中秋佳节阖家团聚,共赏良辰美景的日子,不会永远存在,明年的中秋,说不定就天各一方。因此,我们要更加珍惜每一个可以团圆的中秋节,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