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褓指代婴儿吗,襁褓指什么的婴儿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5 02:02:05

“子”的甲骨文像幼儿在襁褓中两臂舞动。“子”,幼儿通称,可兼称男女。“小子”指童子,“赤子”指刚出生的婴儿。“赤子之心”,即指像婴孩一样纯洁的心意。《大戴礼记》载:“上之亲下也如心腹,则下之亲上也如保子之见慈母也。”所谓“保子”即“襁褓之子”,就是用小被子裹着的婴儿。

“孩”,《说文解字》释为同“咳”,“小儿笑也”。《汉书·王莽传》有“孩提之子”的说法,颜师古注曰“婴儿始孩,人所提携,故曰孩提也”。可知,婴儿会发笑后,即由母亲提携抱起,即到“孩提”阶段。后以“孩提”泛指儿童。

襁褓指代婴儿吗,襁褓指什么的婴儿(1)

五代·周文矩 《浴婴仕女图》 团扇

“婴”,本指妇女颈部所戴饰物,假借为“膺”,指胸部。因幼孩常被母亲抱在胸前哺乳,后来延伸为幼孩。《释名》载:“人始生曰婴儿,胸前曰婴,抱之婴前,乳养之也。”后来,“婴”与“儿”合成为“婴儿”,泛指幼儿。

“孺”,指刚学会走路的两三岁孩童,常与同义词“子”连用。“孺子”指蹒跚学步的幼童。“儿”,本指囟门未合的幼儿,初无性别之分,常用语有“小儿”“婴儿”等。后来,“儿”特指儿子,与“女”相对。“幼”字从幺从力,会意力小,代指未成年人,与“老”“长”相对。“童”,同“僮”,本义是男性奴仆,后转指儿童,泛指未成年人。

古代幼童尚未束发时,短发自然下垂,称“垂发”或“垂髫”。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扎成羊角状朝天辫,故称“总角”,后以之指称少年。

◎本文原载于《今晚报》(作者谭汝为),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