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教学设计与反思,窃读记课堂笔记图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5 05:31:02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侯桂新

来自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的楚云老师是一位驰名南粤的中学语文教学名师。我和楚老师素未谋面,但通过她的新著《从此爱上语文》而走进了她那精彩纷呈美不胜收的语文课堂。

《从此爱上语文》分三辑。第一辑名为《语文·课堂:一词一句一世界》,收录了楚老师教授《智取生辰纲》《关雎》《雪》《秋天的怀念》《华南虎》等的几个精品课例,以及三个阅读教学案例。第二辑名为《语文·思考:一言一文一天地》,收录楚老师对初中语文课文中出现的父亲形象的解读,对《窃读记》等文本的解读,以及对教育教学的深入反思。第三辑名为《语文·生活:一弦一柱一华年》,收录楚老师对自身从教经历的回顾,以及和各类学生交往互动的记录。这三辑的开头都收有学生对楚老师的课堂评价,全书最后另设《附录:来自心灵的回响》,选收学生评价和报刊记者访谈多篇。如此组合,使得全书内容丰富立体,透过楚老师精心锤炼的一篇篇文字和学生热情洋溢的学习反馈,楚老师和学生们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

窃读记教学设计与反思,窃读记课堂笔记图片(1)

《从此爱上语文》 作者:楚云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呈现在本书中的楚老师形象,正如有学生所描绘的,有着“云彩般的女神气质”。她对课文有着独到深入的个人领悟,对学生有着善解人意的细心呵护,对课堂有着驾轻就熟的从容掌控,对理想有着不惧痛苦的执著坚守。她对诗文中的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都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带着学生阅读艾青名作《我爱这土地》时,她从诗句中的“也”字出发,逐步抵达诗人忠实而忧郁的灵魂,令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而在教授鲁迅的散文诗名篇《雪》时,她先在学生面前准确背诵全文,继而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浸润的鲁迅的孤独,以及在孤独中的顽强抗争。每一堂课上,她和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在语言文字里“出生入死”,穿越时空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与作品里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这样的课堂,出发点是一篇篇物化的文字,然而随着学习的展开,每一个字都具有了生命和灵魂,就在老师用心培植的语文土壤中,一粒粒种子已经留在孩子们的心里,等待将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此语文,谁能不爱?

一名合格的老师,最低要求是站稳讲台,把课上好。而一名优秀的老师乃至名师则需要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有深刻认识,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楚老师对此深表认同,并在书中多次论及。她一再强调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理应深入学生的内心,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生命。一则说“最好的语文教育,就是对心灵的点燃”;再则说“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最大的特点在于完全直指心灵。语文要培养的是鲜活的生命和有趣的灵魂”;三则说“孩子的心灵总是如同清晨的露珠那样澄澈通透,一旦被美好的事物点燃,就会下意识地唤醒思想深处最本真的自我”。长期以来,关于语文教育,一直存在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议。楚老师并未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工具性训练,但她旗帜鲜明地高张人文性,而从教育的效果来看,哪怕是以世俗的功利标准来衡量,她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当然,这种富有情怀的人文性教育能够结出硕果,有赖于师生两方面的高素质与高投入。楚老师以阅读和写作为两大抓手(辅以她个人擅长的朗诵和演讲),一方面推崇海量阅读,把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做真正的读书人作为第一要事,带着学生博览群书;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坚持练笔写随想,为了保持真性情,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如此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幅提升。作为学生文学之路的点灯人,楚老师自己就是一名优秀的读者和作者。她那细腻的文学感受力和强大的文本解读能力尤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十分看重文学文本的审美本色,在备课时坚持素读与细读相结合,务求从文本中得到心灵共鸣,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达成同样的共鸣。为此,她常常殚精竭虑,一定要找到文本中能够给学生带来心灵触动的“动情点”,并以此切入,深入文本的语言与审美世界。她将情感视为文学文本的核心要素,并以学生内心的情感是否被点燃作为课堂自我评价的尺度。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要求师生全情投入,难度很大,然而她成功了。

楚老师成功的秘诀之一是在语文课的凝练上精益求精,不断反思,不断创新。通常而言,人们和文学文本的共鸣要看机缘,我们对一些文本有强烈共鸣,对另外一些文本的共鸣则不那么强烈,甚至没有感觉,这是阅读中的常见现象。作为语文老师也是如此。于是,有的老师在教某些课文时激情充沛,感悟独到,而对于另外一些篇目则因为找不到共鸣点只能轻轻放过,草草了事,或者“借鉴”教参及同行经验,让自己成为留声机。然而,对自己要求极高的楚老师决不能忍受自己照搬别人的教法。“如同女人不愿与人撞衫一样,渴望教出个性的我,又怎能容忍与他人‘撞课’呢?”如在教授节选自《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一文时,前三次教学她都未能成功拨动学生的心弦,但她坚持挑战自我,终于在第四次,通过素读原著,发现原著回目“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中的“押送”和“智取”对仗不工,要更准确地概括原文,其实可以改为“苦送”。这一改,全文豁然贯通。由此切入,第四次教学终于圆满成功。像这样锲而不舍,反复钻研,楚老师以一个湖南人特有的执著较真,不断将自己的课堂锤炼得近于完美。

昔日杜甫论文,曾有“庾信文章老更成”之句。楚老师从教至今已近二十四年,作为一名经验丰富成绩突出的教学名师,经过年深日久的精心打磨,她的语文课堂日益接近理想中的“有温度、有深度、有情趣又有个性”这一目标。展读《从此爱上语文》,我常有盛夏饮清泉、冬日煨火炉的感觉。没错,这样的语文课,这样的语文老师,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乃至这个民族所需要的!(侯桂新)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