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著书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蒲松龄为什么会写出这么多文章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19 23:30:29

古代人成就一番事业,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科举考试”,这项制度既有先进性,也有其弊端。虽然外国人认为我国古代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但并非所有人才都能通过此项制度选上来。历史上也很多科举考试落榜的古人成为名人。比如明朝有名的画家唐伯虎,本已考中,但却引发明朝史上的一桩科举考试大案,致使唐伯虎成为这桩大案中的主角,最后不得不落魄到回家卖画为生。但正是唐伯虎的这次打击,而成就了我国历史上一个大画家。试问如果唐伯虎顺风顺水,能否在古代画坛占有一席之地呢?

蒲松龄著书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蒲松龄为什么会写出这么多文章(1)

白描

我们都知道蒲松龄是《聊斋志异》的作者,这并没有争议。但探寻蒲松龄成书之谜,很多人并不知晓。通过史料记载,认为蒲松龄写就此书,主要是收集了古代的民间传说和野史奇闻,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亲身经历,经过艺术加工再创造出来的一部小说。甚至有人评价是蒲松龄的“孤愤之书”,他借鬼孤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罪恶,对古代纯真爱情进行理想化的描述,对包办不合理婚姻进行抨击。这是现代人总结,但真实情况是这样吗?作为蒲松龄的老乡,咱们通过一些史料记载,还原蒲松龄的成就《聊斋志异》的一些因素。

蒲松龄著书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蒲松龄为什么会写出这么多文章(2)

蒲松龄生于1640年,卒于1715年,这正是清朝康乾盛世时期。蒲松龄家是地主和商人之家,并非贫寒人物,只是到他这一代已经破落了。他从小为科举成名而努力。“日夜攻苦,冀得一第”,19岁时应童子试,考取了秀才,在县、府、道的考试中连得第一,但此后却在考场中屡试屡败。

蒲松龄著书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蒲松龄为什么会写出这么多文章(3)

蒲松龄31岁时,不得不出外谋生,他先在江南宝应县知县孙蕙处当了一年幕宾,以后便长期在官宦人家设馆教书,70岁时,撤帐回家。直到71岁,才按照清朝惯例选了贡生,但4年后,他就去世了。

以上简要介绍蒲松龄的一些情况,对其进行了白描了。咱们再来通过史料探究其写书的因素。

蒲松龄著书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蒲松龄为什么会写出这么多文章(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