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开发区滨海学校听了两节初二语文课,课堂的一个环节,是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按教师的提示对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圈点勾画。那一刻,学生们在教室里安静地读书,宽敞的多功能教室里充满了宁静的气息,偶尔有书页轻声翻过的哗哗声,然后还是安静,似乎听得到学生的笔在文字间轻轻走动的声音。课后,参加该校教研活动的余映潮老师对此进行了积极的评价,他认为这个环节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真正的安静。对于课堂上的“安静”,我一直是极力倡导的,此时听到名家的这个评价,我心里充满安慰,觉得这是一种十分理性和辩证的评论,似乎是对自己想法的支持。
平时,我们见惯了太多的语文课堂的不安静。
我们常常看见,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的手纷纷高高举起,一副积极踊跃的样子,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的答话正是老师预先设计好的答案,严丝合缝,毫无纰漏。这样的一个个问题下来,一堂课结束了,老师满意,学生得意。满堂问答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我们常常看见,有的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进行超越文本的解读和发挥,看似慷慨陈词,实则离题万里,课堂成了少数学生演讲的舞台,大多数学生只是充当冷淡的听众和看客。
我们常常看见,当没有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课上出现冷场的时候,老师往往急着让学生讨论,于是,学生三五成组地凑到一起嘀嘀咕咕,老师走到学生身边面授机宜,教师一片热火朝天的讨论景象。
其实,这些不安静,都是一种形式上的表面的繁荣,都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探究,不利于对问题的独立思索,更不利于思维的纵深发展。至于声光电的充斥课堂,说学逗唱演的轮番登场,就更是对语文课堂的一种伤害了。你看,学习表现母爱的文章,必然要有唱母亲的歌曲在教室里回荡,赞美奉献精神的课文出现,必定伴随着相同类型的歌声。想不到多年来传唱的一首首歌曲,竟成为语文课堂的一种佐料了。而学生脱离文本的热热闹闹的模仿或者表演,就更是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了。
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安静下来。
安静聆听。语文课堂不能是教师的一言堂,但也不能是教师的“不言堂”。教师的讲授应该是用在刀刃上的“好钢”,教师该讲的时候应该深入细致地讲,酣畅淋漓地讲,旁征博引地讲,提纲挈领地讲,以解决学生认识不深刻,体会不透彻,见识不广泛,理解不高远的问题。这个时候,学生需要安安静静地聆听。
安静阅读。语文课堂上一定要有学生对课文的仔仔细细的阅读,这个过程不同于课前预习中的阅读,因为那是教师有效监控缺乏和阅读氛围缺失之下的阅读,也不同于其他师生朗读带来的阅读接受,因为那是一种群体状态下的个体被动接受。只有学生亲自走进文本的阅读才是相对有效的阅读。这样的阅读,常常是以默读的形式出现的,这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安静品味。对于文本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的精妙之处,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安安静静地品味赏析。教师的指导在前,学生的品味在后,于是课堂上就有了安静的时空,这正是学生把玩文本赏读文本的绝佳时机,学生有可能深入体会到作品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的妙处,语文素养就在这静静品味中悄悄地提升了。
安静思索。语文课堂一定是训练学生语感和言语思维的地方,因此教师提出的某些问题,一定应该是学生必须经过认真思索之后才能回答出的,这应该体现了问题的深度和梯度。所有学生都答不出的问题一定过难,对学生没有什么意义,而学生不需要经过仔细思索就能顺利答出的问题对学生又有什么意义呢?理想的问题应该是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问题。所以语文课堂上应该学生安安静静地思索某一个问题的时间,那一刻,教室里是安静的,但是学生的脑海里却涌动着思维的浪涛,这难道不是语文课堂上最理想的“动”吗?
我并不反对语文课堂应有的活跃,但是课堂教学应该而且必须是一种张弛有致动静结合的思维训练场,而不是浮华喧嚣的闹市。语文课堂师生活动的目的是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进而欣赏美点,激发感悟,在这种读读悟悟的过程中达到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逐渐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